“以科學咨詢支撐科學決策、以科學決策引領科學發展”是黨和國家賦予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光菜使命。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學術機構和科學技術**咨詢機構,面向決策組織開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的咨詢研究,面向社會公眾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理念。
《中國科技發展與戰略》是一部二十大背景下圍繞我國科技創新環境和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的專著。全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關注的重大科學問題進行展開,從科技創新的國際發展趨勢科技創新支撐新發展格局科技治理與話語權建設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礎研究面向伙伴關系的國際科技合作統籌科技發展與國家安全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與國際競爭力構建融合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的創新體系科技人才培養與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等多個科技創新問題展開分析,旨在為科技戰略制定提供決策參考。
《科學的方向》是劃時代的著名科學家、哲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具有自述性質的哲學思考。本書憑借作者卓越的結構化思維和扎實的科學素養,從不同側面展開論述,全書既是完整一體,每個篇章也可獨立閱讀,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熱忱的人文關懷和博大的宏觀視野。本書英文原版由愛因斯坦作序,并以他與普朗克的一次“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作為后記。普朗克從科學和哲學的層面,解答了最古老的謎題之——人類與宇宙的關系。本書是每一位有所追求的探索者常讀常新的經典之作。
《十字路口的科學》是1931年在倫敦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科學技術史大會上蘇聯代表團提交的論文集,它被視為科學史學的一座里程碑,馬克思主義科學史的經典之作。1931年,西方世界正陷入經濟大蕭條時期,而蘇聯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蘇聯派出由8位科學家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這次大會,并提交11篇文章,向西方科學家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將社會和經濟因素視為科學技術發展要素的一貫處理方式,對西方的科學家來說是一種全新評估科學史的方式。本文集的問世,標志著對科學史進行新評估的起點,每當人們要探討現代科學的社會角
本書研究實驗室安全管理與實踐方面的問題,涉及豐富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知識。內容包括實驗室安全與安全管理基礎知識、實驗室安全基本技能、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實驗室安全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創新。
一部知識性、可讀性極強的科技史科普讀物。作者從科學原理和技術應用兩條主線出發,按照時間軸為讀者梳理出科技史階梯式發展的演進路徑。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相對深奧的科學公式和原理,作者引用了大量歷史文獻中的科技圖片,并繪制了大量原理示意圖。本書知識性、故事性敘述方式,能讓讀者在閱讀中學習到硬核的物理學,尤其是核能的科普知識,能夠更加深刻理解眾多名不見經傳的科學家為推動科技進步付出的艱辛努力和科技史里程碑事件的前因后果。
科學技術史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技術史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智慧的傳承和積累,認識科學發現和技術革新的邏輯與規律,以及它們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深刻影響,對于國家創新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BR》《科學技術史輯要》分科學史、文化遺產與技術史、生態環境與醫學史和科學史理論與應用4個欄目,立足學術性、專業性和創新性,經過專家組遴選推薦,以全文轉載、論點摘編、篇目推薦等不同形式,收錄了我國科學技術史領域的年度優秀論文,旨在全面呈現我國科學技術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促進交流與合
這是一個后真相時代,我們對于何為真實的判斷曖昧晦暗。現代社會龐大的信息數據網絡,除了如同迷魂陣令人難辨真假,也如同牢籠將我們封鎖其中。回顧來路,20世紀的變革既漫長又短暫,一方面,科學的迅速發展建立起現代人膨脹的自信,另一方面,科學和人文的相互隔絕,使人意識到用科學來尋找主體及意義世界仿佛緣木求魚。于是,當元宇宙作為熱詞常掛在頭版頭條,當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并被應用于商業領域,在娛樂的熱潮過后,我們猛然墮入由無知和茫然帶來的無限焦慮甚至恐懼之中。當我們認為科學決定了人類社會的命運,卻不明真假,
本書詳細介紹了2022—2023年世界前沿技術的重大進展和發展動向,并對影響前沿技術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全書共包括8個分報告,分別介紹了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天、航空、海洋技術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包括重大技術進展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主要國家的戰略舉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