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創刊,是中國近代文化思想運動中*具時代影響和歷史影響的名刊。我們特別推出《新青年》創刊100周年紀念版。
目前這套新文化元典叢書(普及版)(10卷),按照內容編排成輯,本書是其中的一卷。《新青年哲學卷》收入蔡元培、陳獨秀、劉叔雅、胡適、瞿秋白、李達、高一涵等現代文學史上學貫中西的大師的文章。他們積極學習譯介西方哲學流派,討論人生意義、有針對性地批判愚民政策;譯介斯賓塞兒的政治哲學、羅素的邏輯和宇宙觀、馬克思學說等,企圖振醒沉睡中國
《呂同六全集·第四卷:自撰檔案》收輯呂同六先生自撰檔案資料、部分致詞信函、附錄諸篇,以存真實。從中足可見證呂同六先生自1962年學成歸國后,傾其一生,在研究、著述、評論、譯介意大利文學,推進中意兩國文化交流中,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豐碩成果
意大利詩歌的美,是因為她植根于意大利這片廣闊的文學沃土和這個詩的國度。本輯收錄了意大利但丁、彼特拉克、萊奧帕爾迪、鄧南遮、蒙塔萊、夸西莫多等堪稱世界詩壇的巨擘的詩歌。這些詩歌堪稱比青銅具有更久遠的藝術價值。
《呂同六全集·第七卷:意大利哥爾多尼喜劇》是由呂同六先生與妻子蔡蓉合作從意大利直接設出的中譯本。哥爾多尼(CARLOGOLDONI,1707—1793)是意大利著名戲劇家,一生勤勉創作,共寫212個劇本,除悲劇、傳奇劇、歌劇,以喜劇最多,約一百余部,與此同時,積極推行喜劇改革。
《托克維爾文集(第4卷):托克維爾回憶錄》涉及的時間,如作者自己所說,僅限于二月革命,而且只到他辭去外長職務為止,為時只有1年零8個月,但實際上也談到路易·拿破侖政變(1851年12月2日)。作為回憶錄來說,時間似乎短了一些,但我認為它對于研究這位世界文化名人的思想和活動仍是十分重要的資料。
我現在發表的這部書絕非一部法國大革命史;這樣的歷史已有人繪聲繪色地寫過,我不想再寫。《托克維爾文集(第3卷):舊制度與大革命》是一部關于這場大革命的研究。 1789年,法國人以任何人民所從未嘗試的最大努力,將自己的命運斷為兩截,把過去與將來用一道鴻溝隔開。為此,他們百般警惕,唯恐把過去的東西帶進他們的新天地:他們為自己制訂了種種限制,要把自己塑造得與父輩迥異;他們不遺余力地要使自己面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