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學校區級課題《職初教師專業心理發展的校本化系統培養循證研究》的基礎上編寫完成。在遵循職初教師專業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心理路向)的基礎上,以循證性實踐研究為核心實踐方法,讓校本培訓成為教師發展的有效載體,關注不同層次教師的實際需求。在內容上,根據教師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已有基礎,精心選擇培訓內容,抓好培訓要點,細化培訓流程,使之更符合教師的學習需求;在形式上,將校本培訓與建設教師梯隊的目標緊密結合,采取專家培訓和自我培訓相結合,區教研和校本教研相結合,傳統師資培訓方式與現代網絡培訓
本書原書由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羅伯特·考恩教授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安德里亞斯·卡扎米亞斯教授編寫,由彭正梅等翻譯。該書所包含的論文作者均為全球頂尖的比較教育專家,內容涉及全球比較教育研究領域的多個主題(包括比較教育學科本身的發展,政治形態和教育系統,國家、國際和全球教育,工業化、知識經濟與教育等),分析了比較教育研究內容的轉向以及在不同的政治、社會和文化背景下用以考察和解釋教育問題所運用的不同的知識論視角和研究方法。
“兩個大局”交互連接與影響所帶來的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是深層次的不同價值體系的系統性碰撞和戰略性博弈所產生的。而教育是應對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的關鍵手段,是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是促進世界色彩紛呈的文明、價值觀相互對話、理解和融合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面對世界的動蕩、危機和變革,我們必須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立場上,重新界定教育這一人類共同利益,重新審視當前教育發展的格局,重塑肩負共創世界美好未來的教育。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關鍵時期,我們更要加快建設教
胡大白教授是我國第一所民辦本科大學黃河科技學院的創辦人,中國當代教育名家,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名譽會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一、二屆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監事會主席,第一、二、三、五屆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第四屆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執行會長。她在教育實踐中將中國優秀傳統教育思想和世界先進教育理念結合起來,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教育的實際,卓有成效地解決了在新的社會條件下為什么辦教育、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辦好教育等問題。本書主要對胡大白的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梳理和
本書聚焦于教育體系與國家競爭力的深層聯系,通過對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的教育體系發展進行對比分析,揭示了教育如何成為國家戰略資源,并在塑造國家競爭力方面具有決定性影響。作者特別強調了教育改革在培育頂尖科技人才和推動科技自主創新中的重要性,并深入討論了教育體系變革的動因及其對政策的影響。在借鑒發達國家教育體系的基礎上,作者力求探索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宏旨的現代教育體系,為實現我國的強國夢,協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促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些許建設性方略。
本書共7章,聚焦國家、學校、專業三大育人目標要求,詳細分析課程教學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目標要求,結合課程性質與特點,精心設計“目標問題”,將課程的知識體系轉化為隱含目標能力和素質的目標問題體系。用“目標問題”組織教學,讓教學過程緊扣課程目標,創新地提出目標問題導向課程教學理念,并構建與實踐目標問題導向課程教學模式。本書適合石油、化工等相關專業的教師作為參考,也可供從事相關研究的人作為參考之用。
本書由教育學科論、教育活動論、教育體制論、教育機制論、教育觀念論和教育人論組成,構建了教育學相對獨立的話語體系。 教育學科論包括學科論概論和教育學科論的若干問題兩部分;教育活動論包括教育活動概論、教育活動的主體與客體及其相互關系、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三部分;教育體制論主要論述了教育體制理論及教育體制改革兩方面的內容;教育機制論包含教育機制理論與教育機制改革兩部分;教育觀念論論述了教育觀念和教育管理觀念兩方面的內容;教育人論包括教育人性概論和人的本性與教育兩部分。
這是一本探討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法的作品集。通過對美育的定義、內涵和特點的闡述,以及對一些美育教育實踐的介紹和分析,本書提出了加強美育教育的創新、提高美育教育的質量、拓展美育教育的方式等未來美育的發展方向和展望。本書首先介紹了美育的定義和內涵,指出美育不僅是一種藝術教育,更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美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創新能力和人文精神,通過藝術教育、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等多種途徑實現。本書還結合實踐列舉了一些優秀的美育實踐課程,讓讀者既可以深入學習如何進行美育學習,還可以參考實際案例來
·1982年,三個挪威男孩因欺凌自殺引起挪威政府的關注;·1983年,挪威教育部委托并資助奧維尤斯教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校園欺凌調查研究,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反欺凌運動,在此期間,奧維尤斯教授研發了享譽世界的奧維尤斯欺凌問卷和奧維尤斯校園欺凌預防干預方案,前者至今仍是權威的校園欺凌測量工具,后者則是世界上第一個系統性的校園欺凌預防干預方案!1986年,奧維尤斯教授正式定義了“校園欺凌”(Bullying at school),并終其一生投身校園欺凌防治研究,是校園欺凌問題研究領域的
本書從信息化教育背景出發,內容涵蓋了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開發、信息化教學過程的實施、遠程教育與智慧教育在教學中的應用等內容。全書共分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