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簡史(上下)》是史學大師呂思勉所著《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再版,原書1934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當年即再版數次。 全書分緒論、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結論六篇,用簡潔流暢的文字敘述了從遠古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歷史大勢、制度沿革、文化發展。在形式上一改長篇大論的說教,篇篇短小精悍、易讀易解;內容條理清晰,而且極多新穎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是呂思勉一部通俗易懂的中國通史。
作者近年來專注于圣賢教育如何落實于生活,培養孩子心性,收到一定成效。世間的種種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終又歸結為心的問題。 正如王陽明所說: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本書期望在古老的經典與現代生活之間架一座小橋,使圣賢教育更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為方便閱讀,提升興趣,本書體例以問答實錄形式展開,也契合古人 學問學問,邊學邊問,能學善問,方有學問之道。
本書對文獻材料和考古資料進行梳理扒剔,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條分縷析、刪繁就簡,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春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思想、文化、社會階層等狀況,通過對這段看似紛亂的歷史的透析,明晰地反映出春秋時代社會各方面的變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殷商史》充分體現了著名甲骨學、古文字學專家胡厚宣先生的研究成果,對處于中國歷史遠古時期的殷商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等方面作了系統、詳細、深入的考釋與闡述。1995年,胡先生不幸辭世,其子胡振宇先生乃繼承父業,歷經數載踵事增華,終于完成了胡先生這部未竟之作。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对瓏顸h高級將領的戰場記憶:淮海戰役》收錄了曾參加淮海戰役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如杜聿明、郭汝瑰、宋希濂等人,對該戰役的回憶。分為全戰役概述、第三綏靖區、第七兵團、第十三兵團、第二兵團、第十六兵團、第六兵團、第八兵團、第十二兵團、其他各軍等章。并附有國民黨軍作戰序列表和戰役地圖。比較全面、詳細地,記錄了國民黨軍視角下的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对瓏顸h高級將領的戰場記憶:平津戰役》收錄了曾參加平津戰役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如安春山、林澤生、孫蘭峰等人,對該戰役的回憶。分為全戰役概述、新保安戰役、張家口戰役、天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綏遠起義等章。并附有國民黨軍作戰序列表和戰役地圖。比較全面、詳細地記錄下了國民黨軍視角下的平津戰役。
遼沈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哆|沈戰役(原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戰場記憶)》收錄了曾參加遼沈戰役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如范漢杰、廖耀湘、鄭洞國等人,對該戰役的回憶。分為全戰役概述、錦州戰役、遼西戰役、增援錦州、長春起義、沈陽解放、營口葫蘆島撤逃等章。并附有國民黨軍作戰序列表和戰役地圖。比較全面、詳細地記錄下了國民黨軍視角下的遼沈戰役。
本書為同名系列圖書首冊,從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前夕的袁世凱事跡開始,寫到1898年10月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奪權,中國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甲午慘敗,洋務派李鴻章失勢,變法派康有為上位,然而變法圖強*終以宮廷政變收場,學習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覺淪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識,是晚清*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別政治的決斗場。無論是慈禧太后、袁世凱、李鴻章、保皇黨、滿清權貴,還是親西方勢力、變法派,所有人都被裹挾其中,輪番登場。而無論是洋務派還是變法派,保守派還是改革派,立憲派還是革命
《白話本國史》全名《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是呂思勉先生所寫的*部通史著作。1920年12月擬定寫作體例,至1923年完成全書編撰。1923年9月,《白話本國史》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發行,并一再重印,成為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行量很大的一部中國通史。1931年,呂先生應商務印書館的要求,對第三篇*章南宋和金朝的和戰的文字作了修改和刪節,作為國難后的修訂本繼續發行,1935年,修訂本已發行到第四版。本次《白話本國史》的新版,以1923年商務印書館初版為底本,參照了作者生前的修改和呂翼仁先生
20世紀初,夏曾佑寫《中國古代史》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有相當大的影響,開創了以新的章節體裁撰寫通史的先例,成為20世紀中國史學家編寫史書的主要體裁,是中國用進化論研究中國歷史的一部著作。在夏曾佑之前,國內已經有人用新觀點、新體裁寫作新式的中國通史。但夏曾佑的《中國古代史》影響更大,在史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