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系列由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主編,為讀者提供國際經驗和經濟學前沿知識的比較!侗容^第119輯》緊貼當下經濟選題。隨著新經濟的發展,針對之前市場經濟的監管工具和方法,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其他方面的規則也有類似的問題。本輯比較圍繞這一主題選取稿子,從金融、土地政策、綠色發展(碳轉型)等角度選取了文章,為讀者提供了新的視角。
《技術經濟演進模式 邁向智能經濟之路》以時間為軸,從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中總結出技術經濟的演進模式。本書將技術經濟的演進分為6個發展階段,分別是采集經濟、漁獵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數字經濟、智能經濟,每個發展階段在當時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技術經濟模式出現,但上一個階段的技術經濟模式依然在借助后續生產力加速發展。本書前半部分旨在探尋不同階段技術經濟的發展規律和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本書的后半部分,一方面著重探討技術經濟演進理論在經濟戰略和決策中的應用;另一方面分析當前新型基礎
本書從實驗經濟學的起源、發展、分類講起,介紹了實驗經濟學的基本常識。隨之系統講述了設計及開展實驗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和實驗數據處理,之后花大量筆墨著重介紹了拍賣理論、博弈實驗、公共品實驗、產業組織實驗、個體選擇實驗五種傳統的實驗經濟學相關知識。最后介紹了經濟學的前沿理論——神經經濟學,包括神經經濟學的基礎、實驗框架、案例等。本書對于經濟學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學生可從中得到實驗經濟學相關的基礎知識。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破爆發,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數字經濟成為當前全球創新發展的時代趨勢,深刻影響著全球的科技創新版圖、產業生態格局和經濟發展走向!稊底纸洕耪摚豪碚、時間與戰略 》致力于從理論、全局、技術、產業、治理等多個維度刻畫當前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現實與核心邏輯,并希望為國家、企業等深入了解數字經濟、規劃未來發展戰略提供清晰的參考藍圖與前進方向。本書適合宏觀政策研究者、智庫行業研究人員、公司高管、架構師等人閱讀與學習,也適合作為高校數字經濟課程的參考讀物。
“構建理性世界經濟的新觀念”是羅德里克對全球化下貿易摩擦加劇的思考,當下的局勢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相關的理論框架和觀念。本輯《比較》組織了兩篇文章評論羅德里克的《貿易的真相》一書,可謂恰逢其時。同時,本輯除了收錄資本市場發展、宏觀審慎監管、破產制度改革、產業政策制定等視角的文章之外,還為讀者提供了“比較之窗”中印度經濟學家巴蘇從繆爾達爾《亞洲的戲劇》視角對印度的觀察,以及“視界”中關于經濟學家和經濟學在大科技公司中的角色,都是相當有意思的思考和見解。
騷動的少年、混亂的股市、宗教恐怖主義的蔓延看起來沒有任何共同點,其實它們都是受同一種人類本能所驅使的從眾、追隨和模仿他人的傾向。在當今這個互聯互通的世界里,群體選擇往往缺乏適應性。信息在全球的閃電傳播導致了群體意見的快速轉變。這一反轉的結果是,帶來了投機性的經濟泡沫、對科學家及其他專家的非理性詆毀、如地震般的政治逆轉等。 行為經濟學家米歇爾·巴德利借助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和自然科學等學科的觀點,對追隨者、領導者、從眾以及反從眾行為進行分析,生動地揭示了人類行為形
全書共設有四篇,下分十五章,涉及發展的主要問題和重要方面。第一篇包括發展的基本概念與一般原理,第二篇從制度因素、市場與政府作用討論如何影響發展的行為方式,第三篇論述各種影響發展的國內和國際要素條件,第四篇關注產業變動、農業農村發展、人口流動和區域等結構轉換和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