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態度的茶之書。透過這本集子,可以一窺2013年至2018年期間普洱茶行業的起起落落,以及身處其中大大小小人物的眾生相。一餅茶,可以講歷史,山頭,樹齡,工藝,倉儲,年份,轉化,香氣,滋味,口感,沖泡方法,品牌文化,升值空間;可以講純料,拼配,單株,新茶,老茶,印級茶,號級茶,大師茶,古董茶,玩家茶……無論是產區或是產品,普洱茶的多樣性、品牌密集度與巨大存世量,每一個點掰開揉碎,都有太多值得玩味的話題可講。而一杯茶的美好,皆在真趣二字。這是懂不懂得玩茶的唯1分界線。本書就上述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意圖在風趣的文字中,獲得普洱茶品飲鑒賞的真趣。
如果說任何行業都存在所謂痛點,普洱茶行業可謂處處痛點。業界各色人等出于不同利益訴求,人為制造信息不對稱,在供與求之間拉開灰度空間,四處彌漫的江湖氣息令人望而生畏。痛點不單是行業的 痛點,也是每一位愛茶人士不得不承受之痛。本書足于茶業獨立評論員這一坐標原點,緊扣行業發展脈絡,將筆觸深入到普洱茶的產、供、銷、品、藏、玩等方方面面。一切努力在于破除偏執,探究真相,試圖找出讓喝茶更簡單起來的路徑。
自序 一杯茶的美好,皆在真趣二字浸淫普洱茶行業日久,聽到最多一個詞便是玩茶。玩,代表的是一種態度玩,弄也(許慎《說文》)。玩茶,多少都帶著些不嚴肅的成分,但身心投入是肯定的。玩茶的前提,在于普洱茶具備其他茶類所沒有的可玩性。一餅茶,可以講歷史,山頭、樹齡、工藝、倉儲、年份、轉化、香氣、滋味、口感、沖泡方法、品牌文化、升值空間;可以講純料、拼配、單株、新茶、老茶、印級茶、號級茶、大師茶、古董茶、玩家茶……無論是產區或是產品,普洱茶的多樣性、品牌密集度與巨大存世量,每一個點掰開揉碎,都有太多值得玩味的話題可講。近年來,茶文化在內地的勃興,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普洱茶從業者的大力推動,以及玩家群體不計成本的瘋玩。可以看到,無數跨行業的精英循茶香而來,或著書立說,或拓荒山頭,一片樹葉風靡大江南北,玩茶已成為一種高品位生活方式的象征。但,玩總要有個限度,越過了理性的界限,就容易走向反面。有玩家這樣自我解嘲:本來是玩玩茶,結果被茶玩了。 收一點,藏一點,囤一點,存貨越積越多,稀里糊涂成了投資客,解套遙遙無期。有玩家在追求極致的路上越走越遠,忘了因何而出發。由山頭而古樹,而單株,而單株拼配,而單株發酵……永遠找不到最好的茶。生攀比心,是痛苦糾結的根源。有玩家熱衷老茶,同慶號、福元昌、億兆豐、八八青……滿屋子難辨真偽的古董茶,傾盡半生心血,掬一把辛酸淚。有玩家另辟蹊徑,普洱茶成了試驗的材料。于是玩出了普洱綠茶,普洱紅茶,普洱白茶,普洱單從茶,普洱烏龍茶,普洱龍井茶……已近于走火入魔,無藥可醫。有玩家好為人師,自己還沒搞明白什么是茶多酚,就忙著到處立道場,帶徒弟,通經絡,講茶氣,硬生生把茶學玩成了玄學,誤人子弟,害人害己。有玩家舞文弄墨,指點江山,語不驚人死不休,只為博眼球,爭流量,出風頭,卻不知自己還是個門外漢。玩弄話語權,說的越多,錯的越多,貽笑大方。玩茶,貴在平常心。盡情享受茶的美好,不必為占有而勞神費力。司馬光說,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千利休說,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超越玩茶本身,視茶為無物,進入云淡風輕境界,方得茶之真趣。一杯茶的美好,皆在真趣二字。這是懂不懂得玩茶的唯一分界線。就這么簡單。
徐盛偉筆名老茶鬼,老茶鬼微刊創始人。生于20世紀70年代,河南孟津人。曾供職《南方都市報》。現為茶葉獨立評論員,普洱茶文化學者。
識 人
品茶,是一個不斷祛魅的過程
偽茶人為何要裝?
普洱茶界山頭主義
茶到深處人孤獨
名利場上,誰是誰的獵物
美女茶藝師
有關選美
愛惜荷包,反對迷信,遠離大師
茶界話語霸權,憑啥你說的就是真理?
圍毆大師,這次為什么是紫砂壺?
茶界批評家
輸了就是輸了
茶若能言,之父們是否懂得自慚?
茶界未有大師之前
請不要污了茶人這兩個字
大師為何被厭棄
五次元大師的蟲必死百年老茶及薛定諤的貓
飲茶的幻覺
真相就那么重要嗎?
茶人進化論
蜜蜂與蜜,茶人與茶
速成茶人, 急什么呢?!
茶商的批評
吃白相飯與做白相茶
文人相輕,茶人相殺
油膩中年,茶是最好的洗劑
大師的爆款,不過是一張過時了的舊名片
入了茶這一行,更像是選擇了一種信仰
茶界營銷總監的屠龍術與老板們的九陰真經
論茶界民科的荒誕性
論老板的人品問題
茶界名人榜,怎么沒有你呀?
1000多元一餅的大師茶,有人拿來開壺了
那個賣茶的真叼!
究竟是些什么人在說茶?
茶界杠精是種什么心態?
虛張什么聲勢?
每個茶界江湖大師構建的圈層,都是一座真理的孤島
有一種廢柴叫茶師
行 山
茶山行所見,不得不說的內幕
散客進山須知
老班章的故事
勐海茶商標啟用意味著什么?
春茶:市道本已艱難,你漲給誰看?
普洱茶離開老茶、山頭、古樹,還有什么好講?
唯古樹論可以休矣
成也山頭,敗也山頭
茶企去山頭化談何容易
一本茶書,讀懂勐庫
騾隊運茶與風機葉片上山
遇到一位故事大王
這個山頭逛到那個山頭,還是逃不出無邊的賭場
澎湖灣可以是姥姥的,曼松又是誰家的?
茶只有好與壞之分,哪有奢侈與否之說?
后山頭時代,還在炒作名山無異于犯渾
生而為人,勸你要善良 由霸座男說開去
市 道
傳統渠道出路何在
茶市勃興,怎樣做一頭風口上的豬?
重金營銷,東莞已成茶企必爭之地
茶客越內行 茶市越成熟
芳村罷市折射渠道困境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大廠品牌的今天,體驗消費的明天?
東莞茶倉,是時候揚名立萬了
茶界那些無聊的把戲
普洱茶海外鍍金,國人肯否買賬?
中國茶該不該學立頓?
參加茶博會,圖什么?
參展不賣貨,你傻啊?
普洱茶市進一步走向封閉
茶杯里的風暴
時勢造英雄,時勢毀英雄
中國茶要外銷,先跳出農殘這個坑
柑普茶大熱的背后 /
普洱茶企:離合作商越近,離消費者越遠
討好用戶還是代理商?這是許多茶企正面臨的兩難選擇
茶品過度包裝,這樣真的好嗎?
包裝 茶,設計師的茶誰會買賬?
普洱茶難進超市說明了什么?
能夠解決普洱茶行業終極問題的,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原產地窖藏,普洱茶的下一個風口?
窮人思維是小微茶企最大的敵人
需要什么樣的禮品茶
論普洱茶行業的成本黑洞
炒作,終歸是炒作
茶界罵戰,只因動了別人奶酪
利空思維之下,炒作風難再
黑茶東莞倉何處發力?
茶市無寒冬 炒茶終踏空
年份茶變現何其難
一心炒作,等于自廢武功
跟風炒幾件茶,你可能掉進了老鼠會
普洱茶,不講升值還能講什么?
年份茶的真實價值:不在品牌在品質
莊家已經就位,茶市又一輪溫柔的洗劫即將開始
茶金融那些套路
普洱茶證券化,有戲嗎?
茶金融,紙上富貴終覺淺
談茶性,就別談金融屬性
投機必敗
撐起一派虛假繁榮
茶市新一輪炒作盛宴,中期茶去哪兒了?
探路電商、新零售
茶企互聯網 , 什么?
茶企布局電商,用戶從哪里來?
方寸屏幕,就是品牌的戰場
不找客戶,找用戶
廠家試水新零售,代理商們還不警覺?
品牌茶企去中心化時代來臨,流量入口爭奪事關存亡
茶市依舊擾攘
降維打擊之下,你的茶還能賣給誰?
開 店
咖啡有館,茶庭有店?
茶庭店抑或集合店,都是在陌生領域試探
茶企真的需要體驗店嗎?
顧客就是上帝,如果是來砸場子的呢?
為何朋友圈生意難以長久?
在北方開一間茶店,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
開了不到一年的茶飲店關門了
老店的出路在哪里?
賣茶好難!星巴克已繳足學費,何去何從你們看著辦吧
由雞鳴寺開茶飲店想到的
老板上勐海,土豪下景洪
為什么普洱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為買茶的都變成了賣茶的
培養一名茶客,比教唆一名投機客難多了
讓賣茶的說句真話有多難?
買最貴的茶,不過是對未知領域的一種妥協
茶企合伙人,說穿了就是接盤俠
品 藏
茶品私人定制應當緩行
收藏什么樣的普洱茶才有價值?
你為什么買不到好茶?
也說中等水品有所賤相
茶無第一 品分高下
明白這八種倉儲狀況,買年份茶不吃虧
當心過度倉儲毀掉你的茶
所賣之茶從沒有在廣東倉儲過,就一定是好茶?
中老期茶要走向市場,得先走下神壇
生茶處境如此尷尬,到底是綠茶還是普洱茶?
跟著朋友圈學茶可行嗎?
零散存茶,就不要講收藏價值了
泡茶,水有多重要?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茶友
買的是茶,喝的是信仰
不懂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挑貴的買
誰說無味之味是茶的最高境界?
辨 茶
不明覺厲,一款老茶的真實價值
可怖的老茶翻新技術倉
昔歸啊,你那霸氣的溫柔
普洱茶拜物教
制假者也是蠻拼的
為什么真正的玩家不看重品牌茶?
普洱茶價值觀
誰在買學費茶?
熟茶悖論
產茶區對外地茶有著天然的免疫力
適制品種
從含酒精沐浴液到不含尼古丁普洱茶煙
茶界鄙視鏈,你處于哪一環?
商品茶與玩家茶
茶無上品,適口為珍不應成為劣茶的托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