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CCS)早期實施方案構建及評價研究
定 價:¥58
中 教 價:¥26.10 (4.50折)
庫 存 數: 0
本書學習、借鑒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經驗和技術成果,綜合管理科學、能源經濟學、地質學、石油工程、環境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CCS的早期實施方案構建及評價進行了系統研究。第一,全面介紹了CCS的提出背景,歸納了CCS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并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大規模發展CCS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潛在障礙進行分析和闡述,總結了CCS在我國的應用前景;第二,從技術成熟度和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深入剖析了CCS各環節備選技術的優勢和不足,構建了有可能成為中國CCS大規模實施的早期方案;第三,以生命周期評價思想為指導,充分考慮CO2二次排放和額外能源消耗等問題,運用系統動力學構建了CCS鏈運行模型,厘清了CSS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和反饋機制,得出各實施方案的主要技術和經濟指標;第四,構建了動態MAUT優選模型和CVaR投資組合模型,從單個方案排序和多方案投資組合優化的角度挑選出了應優先考慮的實施方案和實施方案組合;第五,針對全國范圍內CCS多源多匯匹配問題,充分考慮源匯性質、成本、運輸距離,構建了CCS源匯匹配模型,并以我國較大的40個燃煤電廠為例,從整體減排成本低的角度得出了源匯匹配方案;第六,將CCS納入未來發電技術代表,從投資組合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發電技術的投資組合優化問題,提出我國健康發展CCS的對策和建議。
王眾,1983年生,成都理工大學講師、博士、碩士生導師。2005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6—2012年在成都理工大學,先后獲得管理科學與工程(資源工程方向)碩士學位和礦產普查與勘探(石油經濟方向)博士學位。長期聚焦資源環境經濟與項目評價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在油氣勘探開發風險評價、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可行性分析、能源項目投資風險決策等方面取得了頗豐的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ies、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工業工程與管理》《科學決策》《中國科技論壇》《科技導報》《中國礦業》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