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經濟學入門書,全書以問答的形式,圍繞“經濟學的基本架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3大方面展開,包括供給、需求、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國際貿易、經濟增長與商業周期、經濟增長與全球經濟以及失業、通貨膨脹與經濟政策等內容,系統講述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應用。
本書適合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一般讀者閱讀,也可作為經濟學、經濟管理及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和參考書。
陳根
知名科技作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波士頓大學博士后,北京大學特邀課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導師。時任人民日報、CCTV、第一財經、澎湃、福布斯、鳳凰網、新浪、網易等多家媒體的特約評論員與專欄作家。出版專著多部,涉及金融、科技、地產、醫療、工業設計等多個領域。
曾多次為國家重大政策、改革建言獻策。曾承擔多項國家部委委托課題及相關項目評審,多次參與有關政策的制定討論,內容涉及房地產調控、金融監管、醫療改革、智能制造、資本市場改革、教育改革等領域。
既有厚重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曾任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特邀策劃,承擔過三星集團的五年戰略規劃制定工作和國家三峽二期機柜設計規劃項目;曾協助多家企業成功IPO,順利解決境內外融資等事項,也幫助多家大型企業成功處理重大危機事件。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顧問,在戰略規劃、企業轉型、經營管理和資本運作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第一篇經濟學的基本架構
第一章∣經濟學的核心概念 002
第一節 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002
第二節 經濟學的研究范疇 005
1. 如何有效配置資源? 006
2. 如何充分利用資源總量? 006
3. 資源配置和利用的社會形式是什么樣的? 006
4. 資源的所有關系有哪些? 008
第三節 經濟學的定義 008
第四節 經濟學的價值 010
第二章∣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012
第一節 理性人假設 012
1. 理性人假設有哪些特征? 012
2. 理性人假設有什么意義及局限? 013
第二節 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 014
1. 什么是均衡分析? 014
2. 什么是非均衡分析? 015
第三節 邊際分析 016
1. 什么是邊際分析? 016
2. 邊際分析是如何演變的? 016
3. 邊際分析有哪些意義及局限? 017
第三章∣經濟學的分類 019
第一節 微觀經濟學 019
1. 什么是微觀經濟學? 019
2. 微觀經濟學是如何產生并演變至今的? 020
3. 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哪些內容? 020
第二節 宏觀經濟學 022
1. 什么是宏觀經濟學? 022
2. 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哪些內容? 022
3.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相互關系是什么? 023
第三節 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 024
1. 什么是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 024
2. 如何區分和理解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025
第二篇微觀經濟學
第四章∣市場機制 028
第一節 市場的性質與種類 028
1. 市場的性質有哪些? 028
2. 市場的特點是什么? 029
3. 市場包括哪些類型? 031
第二節 供給與需求 031
1. 什么是供給? 032
2. 影響供給的因素有哪些? 032
3. 什么是供給曲線? 033
4. 什么是需求? 034
5. 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035
6. 什么是需求曲線? 035
第三節 市場均衡 036
第五章∣市場結構 040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 040
1. 什么是完全競爭市場? 040
2. 完全競爭市場具有哪些條件? 041
3. 完全競爭市場具有哪些作用? 043
第二節 完全壟斷市場 045
1. 什么是完全壟斷市場? 045
2. 完全壟斷市場具有哪些特征? 045
3. 完全壟斷市場是如何形成的? 046
4. 完全壟斷市場存在哪些缺陷? 049
第三節 壟斷競爭市場 052
1. 什么是壟斷競爭市場? 052
2. 壟斷競爭市場具有哪些特征? 053
第四節 寡頭壟斷市場 055
1. 什么是寡頭壟斷市場? 055
2. 寡頭壟斷市場具有哪些特征? 056
第六章∣生產者與消費者 058
第一節 最主要的生產者——企業 058
1. 什么是企業? 058
2. 企業的組織形式是什么樣的? 059
3. 企業經營的目的是什么? 061
4. 如何進行企業決策? 062
第二節 生產者的成本 062
1. 成本是如何構成的? 063
2. 什么是機會成本? 064
3. 機會成本具有哪些特征? 066
4. 什么是機會成本的遞增法則? 066
5. 成本如何進行細分? 067
第三節 生產者的收益 069
1. 什么是收益? 070
2. 什么是會計利潤? 070
3. 什么是經濟利潤? 071
4. 如何實現利潤最大化? 071
第四節 生產可能性邊界 073
第五節 消費者選擇 074
1. 消費是如何產生的? 074
2. 什么是邊際效用? 075
3. 什么是消費者剩余? 076
4. 什么是消費者均衡? 077
5. 消費者具有哪些偏好? 077
第七章∣資本、工資、利息與利潤 080
第一節 資本 080
1. 什么是資本? 080
2. 資本具有哪些形式? 081
3. 資本具有哪些特征? 081
第二節 工資原理 082
1. 什么是工資? 082
2. 影響工資的因素有哪些? 084
第三節 利息原理 087
1. 什么是利息? 087
2. 什么是均衡利率? 088
3. 利息產生的因素有哪些? 088
4. 利息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089
第四節 利潤原理 091
1. 什么是利潤? 091
2. 利潤具有哪些特征? 091
3. 利潤具有哪些作用? 092
第三篇宏觀經濟學
第八章∣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 095
第一節 收入 095
1. 什么是收入? 095
2. 人獲得收入的方法有哪些? 096
第二節 儲蓄 096
1. 什么是儲蓄? 096
2. 儲蓄的動機有哪些? 097
3. 儲蓄的種類有哪些? 098
4. 儲蓄具有哪些特征? 099
第三節 投資 100
1. 什么是投資? 100
2. 投資具有哪些類型? 101
第九章∣宏觀經濟政策 103
第一節 財政政策 103
1. 什么是財政政策? 103
2. 財政政策是如何形成和演變至今的? 104
3. 財政政策有哪些構成工具? 105
4. 財政政策有哪些類型? 107
5. 財政政策有哪些手段? 111
第二節 貨幣政策 112
1. 什么是貨幣政策? 113
2. 貨幣政策具有哪些類型? 113
3. 貨幣政策的工具體系是什么樣的? 114
第三節 金融市場 117
1. 什么是金融市場? 117
2. 金融市場具有哪些構成要素? 118
3. 金融市場具有哪些類型? 120
4. 金融市場是如何運行的? 121
5. 金融市場對經濟發展具有什么樣的重要性? 121
第十章∣經濟增長與商業周期 124
第一節 經濟增長 124
1. 什么是經濟增長? 124
2. 經濟增長的模式是什么樣的? 125
3. 如何對經濟增長進行度量? 127
第二節 經濟循環 128
1. 什么是經濟循環? 128
2. 商業循環是如何形成的? 130
第三節 失業 132
1. 什么是失業? 133
2. 失業具有哪些類型? 134
3. 如何應對失業? 137
第四節 通貨膨脹 138
1. 什么是通貨膨脹? 139
2. 通貨膨脹是如何形成的? 140
3. 通貨膨脹具有哪些類型? 142
4. 通貨膨脹具有哪些社會影響? 143
第十一章∣國際貿易 145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性質及特征 145
1. 什么是國際貿易? 145
2. 國際貿易具有哪些類型? 147
3. 國際貿易具有哪些特征? 148
4. 國際貿易的統計指標有哪些? 149
第二節 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 153
1. 什么是自由貿易? 153
2. 如何解讀自由貿易的歷史淵源? 154
3. 什么是貿易保護主義? 155
4. 貿易保護的手段有哪些? 157
5. 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為什么會產生爭論? 161
6. 如何解讀經濟全球化? 163
第三節 國際收支及匯率 168
1. 什么是國際收支? 168
2. 什么是外匯? 170
3. 什么是匯率? 172
4. 如何解讀外匯市場? 175
參考文獻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