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刊以對弗洛伊德、拉康等精神分析大師的著作的學習與理解為基礎;通過將中國材料與西方精神分析理論從微觀個體層面到宏觀文化層面的解釋與對質,從而找出哪些是精神分析理論能夠解釋的東西,或者僅僅能部分解釋的東西,以及不僅不能解釋甚至完全矛盾的東西;進而創造與發展出能夠有效解釋中國材料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方法,發展、豐富精神分析的理論體系。第六輯分為“無意識與精神分析專題”和“精神分析基本概念專題”。前一專題收錄中外學者的一些論文,后一專題是對Roland Chemama et Bernard Vandermersch的《精神分析詞典》的摘譯。
霍大同,四川大學教授,巴黎第七大學精神分析學博士。主要著作為:《La Chine sur le divan》(沙發上的中國)。霍大同從拉康精神分析理論出發,借助中國的思想,提出了對夢的新的解釋。這種解釋已經得到國外同行的重視。
無意識與精神分析專題
從“物”到“詞”――弗洛伊德到拉康的語言無意識思想
無意識的形成:夢
無意識與癥狀
“分析家的轉移“四則
如天窗般開放的無意識――對一例精神病個案的妄想演變的研究
精神病中的“無壓抑”性欲
再論想象、符號和實在
在青春期,相信無意識
此時重讀“狼人”的無意識
常精神病中開放的無意識
自我是無意識的?――與神經精神分析學的進一步對話
分析經驗中的無意識
無意識的位置
作為解釋的翻譯與作為翻譯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與翻譯:在背叛與愛戀之間
兒童的無意識:對三則臨床片段的思考
左和右的精神分析――試論夢境、語言、習俗與人類歷史上左和右的潛意識含義
知與無知的欲望――無意識與阻抗
精神分析基本概念專題
恐懼癥
主體的死亡
焦慮
認同
異化
L圖
轉移
精神病性轉移
能指
結
圣狀
無意識
閹割
鏡像階段
自我
主體
客體
癥狀與臨床專題
診斷的邏輯時間:拉康傳統中關于癥狀的限定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