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方教育家說:“當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問題!睆暮⒆映錾,父母就要面對 孩子成長中不斷出現的各類問題,例如,孩子上學后,從早上起床穿衣、洗臉刷牙、吃飯 上學,到下午放學寫作業、玩游戲、看電視、洗澡、上床睡覺等,都會使父母經常忙得團 團轉;如果再加上孩子學習不好、沒有責任感、說謊、偷竊、叛逆等行為,就更令父母陷 入窮于應付的困境中。本書旨在幫助那些掙扎在孩子問題泥淖里的父母成為高效能的家長, 進而幫助孩子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培養自我負責的能力。
本書既有從事心理學和家庭教育研究30余年的專家傳授的經驗,又有豆豆媽媽工作室近20年的大眾實踐案例,力求為掙扎在教育問題泥淖中的父母提供解決方案,以便快速提高“父母效能”,幫助父母積極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許多父母喜歡聽家庭教育相關的講座,渴望獲得一些教育子女的良方, 甚至有些父母帶著自家孩子的問題,期待從講座中得到能立即解決問題的 答案。然而,短時間的講座內容可能只是開啟了一些新的觀念,離現實問 題的解決仍有一段距離。這并不是說聽講座沒有用,而是面對孩子問題, 想學幾招能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法回家迅速搞定孩子,無異于緣木求魚。其 實,這樣的急于解決問題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沒有系統的學習是無 濟于事的,父母要學的是一套整合性的教育“基本功”。
本書參考西方盛行且有效的家庭教育的觀念和方法,包括阿德勒的正 向教養觀念、父母效能和父母效能系統訓練模式等,并結合作者多年本土 化的科研和培訓經驗,發展出較適合華人家庭整合性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內 容。當然,本書不可能涵蓋全面的家庭教育,也沒有企圖解決所有教養孩 子的問題。因此,建議父母在閱讀和運用過程中,以多元的視角和彈性的 思維去嘗試,從實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鐘思嘉:美國俄勒岡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特聘教授、豆豆媽媽工作室首席顧問。曾任臺灣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學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長、理學院院長、教務長等職務,具有30余年的心理學教學、實踐和研究經驗。合作出版家庭教育著作《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兒童時間管理效能手冊》《兒童時間管理親子手冊》《兒童時間管理案例手冊》《別讓孩子輸在情商》《愛就是讀懂孩子》等。
王宏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豆豆媽媽工作室首席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培訓中心特聘專家,多所中小學特聘家庭教育專家,擅長教師培訓和兒童習慣訓練。合作出版《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兒童時間管理效能手冊》《兒童時間管理情商手冊》《兒童時間管理咨詢手冊》《豆豆媽媽的成長》等。
第一章 , 1
愛須學習:愛你在心口難開
一、開啟孩子的潛能之門 , 3
二、經營親情要及時 , 4
三、身教最可貴 , 5
四、以平靜的心態教育孩子 , 6
五、給孩子需要的愛 , 8
六、還給孩子做決定的權利 , 9
七、幽默是親子關系的潤滑劑 , 11
八、父親不能在孩子成長中缺席 , 13
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 15
十、思考與練習 , 16
第二章 , 23
行為目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一、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 , 25二、兒童不良行為的目的 , 31
三、了解行為目的的變化 , 39
四、覺察與應對原則 , 41
五、引導正向的行為目的 , 45
六、青少年的行為目的 , 46
七、建立積極的親子關系 , 49
八、思考與練習 , 51
第三章 , 55
自我改變:不吼不叫不糾結
一、不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 57
二、“爸,我已經盡力了!” , 58
三、你為什么會生氣 , 61
四、接納自己不好的情緒 , 63
五、生氣后無須自責 , 64
六、笑一笑,重返 15 歲 , 66
七、避免掉入反教育的陷阱 , 67
八、情緒管理有良方 , 69
九、思考與練習 , 71
第四章 , 79
積極傾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一、指揮者:聽我的就行了 , 81
二、說教者:你應該…… , 82
三、萬能者:想當年…… , 83
四、審判者:都是你的錯 , 84
五、批評者:你難道就不能認真點兒嗎 , 84
六、心理分析者:你就是缺乏…… , 85
七、安慰者:沒事的 , 86
八、父母說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 , 87
九、態度是舵,技巧是槳 , 90
十、積極傾聽的“四要” , 96
十一、積極傾聽的“四要”和“四不要” , 98
十二、思考與練習 , 100
第五章 , 107
我的信息: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一、我的信息:對事不對人 , 109
二、教導孩子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 , 111
三、你的信息:行為者和行為分離 , 112
四、變調的“我的信息” , 114
五、搞明白是誰的問題 , 116
六、還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權利 , 118
七、該出手時才出手 , 118
八、解決問題有招數 , 120
九、從愛出發,活學活用 , 123
十、破解兩難困境 , 126
十一、思考與練習 , 129
第六章 , 133
鼓勵有方:激發孩子的潛能
一、鼓勵不會“寵壞”孩子 , 135
二、著重積極的一面 , 137
三、肯定個別能力 , 138
四、注重進步和努力 , 140
五、協助自我評價 , 141
六、少做比較 , 142
七、漸進的信任 , 143
八、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 145
九、表達欣賞和感激 , 145
十、避免說沮喪的話 , 147
十一、父母的自我鼓勵 , 148
十二、思考與練習 , 149
第七章 , 157
行為結果:幫助孩子從經驗中成長
一、懲罰能讓孩子聽話嗎 , 159
二、孩子從嘗試錯誤中進步 , 160
三、巧用“自然的行為結果” , 163
四、避免過度保護孩子 , 164
五、區別不同行為結果的運用 , 166
六、善用“合理的行為結果” , 168
七、“合理的行為結果”不同于懲罰 , 170
八、心平氣和,堅定執行 , 173
九、調整心態,持之以恒 , 175
十、思考與練習 , 177
第八章 , 183
家庭會議:贏得孩子的合作
一、“放手”不等于放任不管 , 185
二、和諧解決沖突不再是神話 , 186
三、讓家庭充滿活力 , 190
四、違反了家庭會議的決定怎么辦 , 197
五、從無到有的家庭會議 , 198
六、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 , 200
七、家庭會議可能面臨的挑戰 , 202
八、思考與練習 , 205
第九章 , 209
雙贏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一、賞罰不再像過去那么有效了 , 212
二、留意自己的壞習慣被孩子學到 , 213
三、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 214
四、給孩子溫暖的成長環境 , 215
五、做快樂的父母沒有那么難 , 216
六、改變就在方寸之間 , 217
七、摒棄自我挫敗的信念 , 220
八、有勇氣面對“丟人”的孩子 , 222
九、思考與練習 , 224
第十章 , 231
迎接挑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一、什么是適當的方法 , 233
二、誰該為誰的問題負責 , 238
三、配偶扯后腿怎么辦 , 240
四、別人抱怨自己的孩子時 , 242
五、擺脫離婚帶來的負罪感 , 244
六、有效運用單親的優勢 , 246
七、繼父母的“難為”和“可為” , 248
八、化解隔代教養的沖突 , 250
九、思考與練習 , 251
結束語 , 255
展現自己的教育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