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真的是一本很“神 奇”的科目。有許多喜歡它的“粉絲”,也有很多討厭的人。數學課上,誰 是“擁護者”誰是“反對者”一看便知。“擁護者”總是很期待上數學課,課上聽講也非常認真。他們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黑板和老師,筆記也記得 密密麻麻。他們就像探索新大陸的探險者,享受著發現新鮮事物的樂趣。《小學生百科全書:數學》是一本中小學課外讀物類書籍。
數學是一門特別有意思的學科,那些公式中也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學問。這本書不但教給大家數學公式和基本常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同學們重新建立起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催^《小學生百科全書:數學》之后,相信你也會成為一名喜愛數學課的小朋友了!
數學真的是一門很“神奇”的科目。有很多喜歡它的“粉絲”,也有很 多討厭它的人。數學課上,誰是“擁護者”誰是“反對者”一看便知!皳 護者”總是很期待上數學課,課上聽講也非常認真。他們的眼睛一刻不停地 盯著黑板和老師,筆記也記得密密麻麻。他們就像是探索新大陸的探險者,享受著發現新鮮事物的樂趣。再看看那些“反對者”,下課鈴響時,他們的 書本早就變成了被畫得亂七八糟的草稿紙!拔姨憛捝蠑祵W課了。公式那么難背,還要反反復復地做數學題,真 是無聊透了。” 看來,數學被很多同學大大地誤解了。背公式和做題并不是數學的全部。在補習班里,很多同學公式背得也熟,題做得也快,但卻不能說出題目 的答案是如何得來的。他們只是單純地套用公式而已。這樣做題的結果,先 不說能不能取得好成績,對數學的興趣恐怕早就磨沒了。其實,數學是一門特別有意思的學科,那些公式中也蘊含著無窮無盡的 學問。這本書不但教給大家數學公式和基本常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同學們重 新建立起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催^這本書之后,相信你也會成為一名喜 愛數學課的小朋友了!
數字與運算
數字是什么時候產生的?
古人是如何記數的?
幸運數字?不吉利的數字?
算術和數字的區別
世上最古老的數學書
用人的身體部位來確定長度單位?
+、一、x、÷是怎樣產生的?
等號和不等號是誰發明的?
數字和數的區別
各種數的寫法
比1000億還大的數字怎么念?
為什么每隔三個數要點逗號?
為什么不是“一一表”而是“九九表”?
計算器發明之前使用什么計算工具?
不用數就能猜出三角形數的個數
怎樣快速計算從1加到1007
34+45=79中蘊含的計算法則
比0更小的數
倍數和約數
尋找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我的體重是多少噸?
身高140厘米以上的同學請出列
為什么1小時等于60分鐘?
分數和小數
各種各樣的分數
父親的奇怪遺言
什么是數值?
O的意義
分數和小數
小數是怎樣誕生的?
7.5屬于7還是87
小數的除法計算
百分號和割分厘的由來
通過考試分數來了解百分率
一半的一半是多少?
平面圖形
尺規作圖是怎樣產生的?
相似形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永遠相等
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度
用木棍測量金字塔的高度
用量角器測量學校教學樓的高度
如何測量山的高度?
找出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用兩個三角形拼出一個四邊形
四邊形兄弟之間的關系
線對稱圖形和點對稱圖形
支撐相機的三腳架為什么是三個腳?
圖形的高
4塊方形面包片和7塊三角形
面包片哪個更多?
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的區別
找出最大的四邊形
周長相同,面積也相同嗎?
底邊、側邊與周長之間的關系
汽車輪子的秘密
平行四邊形變身長方形
梯形和菱形的面積
圓周率都是相等的嗎?
一筆畫
內外不分的莫比烏斯帶
分形理論
立體圖形
在教室里尋找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全世界只有5種正多面體
用餅干盒子來認識面、棱和頂點
透視圖和展開圖
面積增加,體積也同樣增加嗎?
她喝了多少果汁?
大象腿和高帽子的區別
滴溜溜轉的旋轉體
飲料罐為什么都是圓柱體?
概率和統計
用圖表表示圖書館的書
統計的起源
循環賽和錦標賽
期末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如何計算?
忽悠人的平均值
由蒼蠅引發的偉大發現
學習繪制折線圖中的波紋線
007和邦德女郎遇到的難題
剪刀、石頭、布會出現幾種結果?
中樂透獎的概率有多大?
數字與公式
電話號碼的位數之謎
為什么偏偏用x來表示未知數?
不用公式也能答題?
用倒推的方法解題
吝嗇鬼的錯覺
規則與函數
什么是函數?
阿彌陀簽的抽簽結果為什么都不相同?
世上最美的黃金律
女生和男生之比
計算齒輪旋轉之比
用連比的方法找出最貪心的兄弟
分糖果
積木的規則
包裝紙花紋的規則
神奇的縱橫圖
每個小學生都要學會背誦九九乘法口訣,也就是九九表。只有理解了口 訣的含義,背起來才不會枯燥。九九表是小學生的數學基本功,學會它非常重要,因為在將來的生活中,我們會不可避免地無數次使用到它。那么,九九表的名字是怎么得來的呢?不是從一一得一開始的嗎甲為什 么要叫九九表呢甲這是因為古代的中國人最開始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背誦的。也許你會奇怪,為什么不從最簡單的一一得一開始,而非要從最難的部分 開始呢?其實在古代,學習九九表的不是小孩子,而是特殊階層的大人們。九九 表可以說是被部分階層獨占的智慧之果。不過那些大人們后來覺得九九表實 在太方便、太先進了,必須也要教給普通的老百姓們,九九表這才得以廣泛 普及。以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九九表沒什么大不了的。可古代人的確把九 九表當做了一件“寶物”,背誦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怕被別人聽去,而且還故意把本來很容易背誦的九九表寫得很復雜。由于那時人們都是從九 九八十一開始背誦的,所以九九表的名字也就由此誕生了。之后大概過了 700年,元朝時才倒過來像現在這樣從一一得一一直念到九九八十一。在歐洲,也有和九九表類似的口訣,但因為語法的原因,背誦起來并不 是很方便。比如,“二三得六”用英語就要寫出很長的一句話一一 “twotimes three are six”或者“two three are six”。所以西方人雖 然知道整個表格,也經常使用,但背誦時就只背誦到“五五二十五”而已。和西方人相比,我們背誦起來就容易得多了,而且還像唱歌一樣有節奏,朗朗上口。今天,我們用計算器或是電腦,能很快計算出各種算式。可在計算器發 明之前,計算龐大的數字的確是一件非常讓人傷腦筋的事。所以古埃及人在 公元前500年發明了算盤。一說到算盤,大家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有5個珠子串在 一起的算盤。不過埃及的算盤與之有所不同,它每列有9個珠子,從1數到9 之后,如果要數到10,就將旁邊一列的珠子向上推起一個。這種算盤后來又 傳到了希臘、羅馬,直至整個歐洲。這之后,算盤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公元3世紀,中國人以埃及算 盤為基礎,創造了中國式的算盤,即我們現在所用的上半部分2個算珠,下 半部分5個算珠的算盤。世界上其他國家使用的算盤都是從中國傳人的。P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