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會議出業績:提升企業效能的實戰指南》從向會議要效益這一目標出發,對會議目的、會議籌備要素、高效會議遵守的鐵律、高效會議記錄要素、與會者的守則、團隊高效會議的特征以及會后的落實和評估等方面進行論述,幫助企業的會議開得更高效。
晨會、夕會、周會、月會、年會,全員會、項目會、臨時會……會議日程滿滿當當,分身乏術;會議欠缺目標,發言離題,推諉扯皮,貿然決策,無記錄,無跟進,、無落實……參會人員暈頭轉向,效率低下。面臨這樣的窘況,你是否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根治會議頑疾,向會議要效益!召開高效會議的7個目的、籌備高效會議的6個要素、高效會議必備的8大鐵律、會議記錄需參考的9條建議、團隊高效會議的7個特征、會議跟進和落實的4項措施、開一個高效率、高業績、低成本的與眾不同的會議!
也許與各位讀者朋友會議體驗相似,在筆者所經歷的會議當中,有很多會議是極其低效或者無效的。提起會議,員工們怨聲載道,而管理者更是總為開會的事情煩惱:因為一旦發動大家參與會議,就要整個團隊的時間代價,讓大家放下手頭工作,但如果會議開不出什么名堂,將是極大的資源浪費。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如果會議利用得好,開得有用、有效,將完成組織內部的高效溝通,為信息傳達、資源互補、感情增進起到積極作用,綜合而言,一個有效的會議,必定極大地促進企業運營的效率。所以,能否使會議開得有效、高效,將關系到公司的各方面成本,以及整體運作的效率,最終影響效益。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會議管理?提高會議的效益,讓會議所花的時間和成本真正“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這是比較多地困擾會議負責人的問題。本書結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圍繞實際會議工作中所涉及的關鍵環節,從會議效率、會議準備、與會者要求以及會議管理等方面及其相互關系切入,向大家展示一個完整的會議管理需要注意的種種問題與要點,同時附有相關的案例進行分析,期望能夠幫助讀者朋友在實踐中降低會議成本,提高會議效率,達到公司業績的倍增!本書是筆者多年來工作經驗和感悟結晶之作,未免有所紕漏。但至少,寫下來的都是實際的經驗和工具,是來自工作中的大實話,希望廣大讀者就如何有效的進行會議管理進行交流,以求共同進步,提高會議管理能力,讓每一次會議都能帶來高業績。
張錫民,著名管理專家,中國實戰派“咨詢式培訓、執行式咨詢”的創立者,被公認為中國實戰領導力與執行力培訓第一人。歷任多家知名企業高管,現任北京綠洲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兼任清華、北大等數十所高校和培訓機構的客座教授或特聘講師,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修養與豐富的管理咨詢實踐經驗,廣受業界好評。所獲榮譽有:2004年“中國金牌管理咨詢師”,2005年“中國十大杰出培訓師”,“2005年中國百位杰出管理人物”,“2006年中國培訓師競爭力排行榜十大華人培訓大師”,2006年獲第二屆中國管理大會“卓越管理專家獎”,2007年獲第三屆中國管理大會“卓越講師獎”,2008年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管理十大成就獎”,2009年獲“1978-2008中國企業教育培訓二十強培訓師”獎等。已出版專著有:《中層執行力訓練》、《員工執行力訓練》、《世界上最神奇的24種贏利模式》、《陽光心態》、《卓越領導力與有效執行力》等。已出版光盤有:《企業如何有效激勵員工》、《金牌銷售技巧》、《領導力提升與溝通技巧》等。
第一章 低效能會議的3個關鍵詞:高成本、低效率、低業績
很多會議大多低效或者無效。決策會像討論會,討論會像管理者的演講會,臺上開大會,臺下開小會……高成本、低效率、低業績,是低效能會議的3個關鍵詞。了解這3個關鍵詞,是讓會議走向高效的第一步。
1.低效能會議的5個現狀
2.低效能會議高成本浪費的6個方面
3.低效能會議效率危機的4個特征
4.低效能會議低業績危害的5個表現
第二章 召開高效會議的7個目的
會議偏題、跑題,該解決的事情沒有解決,徒勞無功。漫無目的的會議就像一艘船在大海中隨意漂泊。有目標才會有方向,有方向才會有所側重。把握召開會議的7個目的,就打開了高效會議的大門。
1.商量方法,解決問題
2.信息交流,溝通有無
3.匯報成績,量化目標
4.資源共享,協調矛盾
5.激勵士氣,優化團隊
6.管理團隊,鞏固地位
7.宣傳政策,開展培訓
第三章 籌備高效會議的6個要素
有無充分的準備是會議能否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準確的會議召開時間、地點、與會人員、會議所需設備、會議議程、與會者的分工、責任、會議的目的和與會者對會議內容的會前了解,是籌備會議的基礎和前提。
1.準確的會議召開、結束時間
2.明確的會議地點、與會人員
3.會議所需的相關設備
4.與會者明確的分工、責任
5.明確的會議目的和會議議程
6.與會者對會議內容的會前了解
第四章 高效會議的8大鐵律
高效會議一定是簡練、有序、流暢、少干擾因素、沒有重復的,所以一定要從控制會議內容、會議時間、會議成本以及與會者等幾個方面來下足工夫。遵守8大鐵律是會議議程貫徹、流程有序、質量高效的保障,是會議組織者應該關注的重要內容。
1.內容相近會議合并,盡可能減少無意義會議
2.大會、長會少開,小會簡開
3.高成本會議少開、短開,或以其他方式替代
4.減少會議參加者,避免無關人員列會
5.與會者先將工作安排好,避免臨時退會
6.控制會議時間,超過1小時的要有書面通知
7.確保會議準時開始和結束
8.要有清晰、準確的會議記錄
第五章 高效會議記錄的兩個重要方面
會議記錄是高效會議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是衡量會議效果、會后跟進落實、信息反饋及評估的重要依據。所以,會議組織者一定要確保會議記錄在會后能發揮重要作用。
1.會議記錄要發揮的5種功能
2.會議記錄需參考的9條建議
第六章 團隊頭腦風暴:團隊高效會議的7個特征
執行力強的團隊,其團隊會議也一定是高效的。如何才能利用會議,培養團隊做事高效和超強的執行力呢?從團隊成員的主人翁心態抓起,尊重團隊成員的意見和建議,讓團隊成員通過會議形成一種合力,最終達成團隊目標。
1.給予尊重、支持、表揚,讓與會者融進會議
2.大家都可以提問,一起發現問題
3.自由發言、一問一答,共同分析問題
4.圍繞核心討論,針對同一問題
5.總結討論內容,一起研究方法
6.歸納、總結、點評,考慮每一個團隊成員的意見
7.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積極參與討論
第七章 跟進和落實高效會議的4項措施
會議結束后,工作卻還沒有結束。會議決策內容是否收集整理過了?會議的決策內容是否進行了完整準確的傳達與跟蹤?會議中確認的責任義務是否得到了有效考核?是否對會議的決策內容進行了有效的監督?與會者對會議討論內容有無反饋信息?會后的整理、傳達、考核和監督反饋,是確保會議能夠有效落實的重中之重。
1.會議決策內容的資料整理
2.會議決策內容的傳達跟蹤
3.會議決策內容的會后考核
4.會議決策內容的監督反饋
第八章 評估高效會議的2種途徑
會議內容落實之后,會議組織者就需要對會議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的標準為:會議是否完成了“低成本、高效率、高業績”的要求。會議評估我們可以從會前、會中、會后的會議直接效果評估和不同角度的會議效果評估兩個方面來考慮。
1.會議的直接效果評估
2.會議不同角度的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