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與現實是怎樣關聯的?它是如何解釋和治療癔癥的?在夢中出現的人或物有什么象征意義?它們真的能揭示做夢者試圖隱藏的內心秘密嗎?
《少女杜拉的故事》從罹患癔癥的少女杜拉所做的兩個夢出發,分析了在夢的掩飾下杜拉表現出來的敏感、多疑、憤怒以及病態的心理特征,深入剖析了癔癥引發杜拉各種身心疾病的作用過程,探索了夢境、癔癥和現實生活的復雜關系。作為集弗洛伊德豐富嚴謹的臨床實踐和奇思妙想的文學才華于一體的經典著作,本書在解讀杜拉之夢時可謂環環相扣,給人一種穿越迷宮般的閱讀快感,而通過其犀利的分析所挖掘出的令人震驚的心理學現象,對研究癔癥以及兩性關系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論是心理咨詢師、專業的醫學人員,還是對夢、精神分析和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會被弗洛伊德嚴密、細致和睿智的心理分析所折服,并隨著杜拉故事的深入對夢和人生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
弗洛伊德流傳廣、通俗易懂的經典著作
《少女杜拉的故事》是偉大的精神分析派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所寫的一本非學術性長篇作品,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學說從假說走向科學的代表作。
精神分析的入門讀物,無刪節全譯本,值得珍藏
《少女杜拉的故事》深入少女杜拉隱秘的內心世界,探討了她的抑郁、癔癥以及性幻想,尺度之大、描寫之大膽前所未見。有鑒于此,過去的譯本多有所刪改,而本譯本則一字不刪地全部翻譯過來,為讀者徹底還原弗洛伊德對杜拉所做的精神分析的整個過程,從而讓讀者一窺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之全貌。
適合廣大教師和家長閱讀的青少年成長讀本
弗洛伊德對少女杜拉內心世界的解剖細致入微、分析一針見血,探討了家庭情感關系和周邊環境對處于青春期的杜拉心理發展的重要影響,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療愈之道,對于教師和家長了解青春期青少年的思想及行為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鑒價值。
弗洛伊德具才情的作品,文學與心理學完美結合的典范
《少女杜拉的故事》是弗洛伊德豐富嚴謹的臨床實踐和天才神奇的文學想象的完美結合——既是一個充滿科學專業色彩的病變心理學報告,又是一個耐人尋味、引人入勝和寫法新穎的文學故事。1930年,弗洛伊德獲得了“歌德文學獎”,這是他一生引為驕傲的榮譽。而本書,正是他文學才華的體現。
隨書附贈以愛德華·蒙克繪畫為主題的精美明信片一枚。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奧地利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20世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一個深入人的潛意識的心理學家,也是科學心理學誕生以來非常杰出的心理學家之一,其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不但在現代心理學眾多理論體系中獨樹一幟,更是對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史學、藝術和文學產生了深廣的影響,幾乎遍及人類生活的每一個領域。主要作品有:《夢的解析》《愛情心理學》《圖騰與禁忌》《精神分析引論》《少女杜拉的故事》《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
第一章 臨床現象
一個鄙視自己母親的怪脾氣少女
杜拉為什么要自殺
第一次得到男人的擁抱和吻
父親的情人——K夫人
把杜拉當成“籌碼”交換的兩個男人
暗戀與病痛的隱晦關系
杜拉生病的真正動機
戀父情結——要K夫人還是要我
更為隱秘的同性戀情——對K夫人的愛
第二章 第一個夢
四個相同的夢與湖邊遭遇
“珠寶盒”的象征意義
“火”與“水”暗示的內容
夢醒后的煙味:少女對吻的渴望
少女隱藏最深的秘密
疾病是一種自我“懲罰”
第一個夢的全部意義
第三章 第二個夢
“鑰匙在哪里”以及“盒子在哪里”
車站、密林的象征意義和報復父母的動機
腹部疼痛和跛腳——杜拉懷孕的幻想
杜拉為什么突然中斷了治療
附錄1 關于癔癥的分析片段
附錄2 癔癥幻想和雙性戀之間的關系
附錄3 論癔癥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