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自由的。
1922年,羅斯托夫伯爵被認定為不悔罪的貴族,被判軟禁在克里姆林宮對面的大都會酒店。這位此前從未工作過一天,人生要務唯有追求智慧與學識的紳士,自此只能棲身于這家五星級酒店的閣樓,以獨特的視角觀望俄國在歷史車輪下展開的巨變。他的人生也開啟了嶄新篇章。神秘的女演員、古靈精怪的少女、性格各異的主廚與侍者……種種邂逅與交往,讓他體會到多樣、微妙又豐厚的情感。酒店這一受限的空間,卻讓他的精神得以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
這本優美的小說充滿了風趣幽默的橋段、閃閃發光的人物和精致迷人的場景。更重要的是,它展現了在時代的洪流中,人之為人的意義。
◆一個人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就會被命運掌控。
◆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年度推薦。
◆充溢魅力與浪漫的偉大小說,真正有經典潛質的脫俗之作。
◆銷量超過100萬冊,美國亞馬遜&NPR年度好書,被翻譯成近30種語言,《泰晤士報》等9家媒體年度*圖書。
◆亞馬遜總編認為托爾斯是美國當前*杰出的文體家之一。《西雅圖周刊》
認為他對黃金時代的描寫有茨威格的影子,《華盛頓郵報》評論他精致的文風有菲茨杰拉德的遺風。
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伯爵在
內務人民委員部緊急委員會的出庭記錄
審判長:V. A. 伊格納托夫同志,M. S. 扎可夫斯基同志,A. N. 科薩列夫同志
檢察官:A. Y. 維辛斯基
檢察官維辛斯基:說出你的姓名。
羅斯托夫: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伯爵,圣·安德烈勛章獲得者,賽馬俱樂部會員,狩獵大師……
維辛斯基:這些頭銜你可以留著。對別人而言它們毫無用處。但為了準確起見,你是不是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亞歷山大?羅斯托夫?
羅斯托夫:是的。
維辛斯基:在我們正式開始之前,我必須說一句,我還從沒看見過有哪件夾克鑲有這么多的紐扣呢。
羅斯托夫:謝謝。
維辛斯基:我可沒有恭維的意思。
羅斯托夫:那么,我要求和你決斗。
[笑聲]
秘書伊格納托夫:肅靜。
維辛斯基:你目前的住址?
羅斯托夫:莫斯科大都會酒店317 號套房。
維辛斯基:你在那兒住多久了?
羅斯托夫:從一九一八年九月五日起我就一直住在那兒。快四年了。
維辛斯基:你的職業?
羅斯托夫:紳士是不從事職業的。
維辛斯基:那好。你平時都怎么打發時間?
羅斯托夫:用餐,交談,閱讀,思考。常見的消遣。
維辛斯基:你寫詩?
羅斯托夫:我的鵝毛筆和劍一樣鋒利,這大家都知道。
維辛斯基:[舉起一本小冊子]這首創作于一九一三年的長詩《它現在在哪兒?》是你寫的嗎?
羅斯托夫:人們的確把它歸到我的名下。
維辛斯基:你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羅斯托夫:是它自己在要求有人把它寫出來。我只不過是在那個特定的早上恰好坐在寫字桌前而已。
維辛斯基:確切地說,那是在什么地方?
羅斯托夫:艾德豪爾山莊的南客廳。
維辛斯基:艾德豪爾山莊?
羅斯托夫:羅斯托夫家族在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座莊園。
維辛斯基:啊,對。當然。答得真快。還是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回你的詩作吧。鑒于這首詩創作于一九〇五年俄國革命失敗后極其消沉的那些年月,很多人認為,它實際上是在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你同意這種分析嗎?
羅斯托夫:每一首詩都是對人們的號召。
維辛斯基:[一邊核對記錄]你在接下來那年的春天離開俄國去了巴黎?
羅斯托夫:我記得當時蘋果樹好像正在開花。所以,是的,十有八九是在春天。
維辛斯基:確切地說,是在五月十六日。好吧,我們了解你自我放逐的原因;對你迫于形勢遠走高飛甚至抱有同情。可我們更關心的是你一九一八年的回歸。我們想知道,你回來是不是抱有武裝起義的打算,如果有,你是支持革命還是反對革命?
羅斯托夫:那個時候,我早沒再考慮武裝起義了。
維辛斯基:那你為什么還要回來?
羅斯托夫:我想念這里的氣候。
[笑聲]
維辛斯基:羅斯托夫伯爵,你似乎并未意識到這是一個莊重的場所。而且,對你面前的這些人也沒表現出應有的尊重。
羅斯托夫:沙皇皇后當年也對我有這樣的抱怨。
伊格納托夫:維辛斯基檢察官,如果您允許的話,我……
維辛斯基:請講,伊格納托夫秘書。
伊格納托夫:我毫不懷疑,羅斯托夫伯爵,在場的許多人會因為發現你如此富有魅力而驚訝不已。可我卻絲毫不覺得意外。歷史告訴我們,個人魅力正是有閑階層的終極追求。真正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這首詩的作者居然會變成一個漫無目的的人。
羅斯托夫:我一直以為,只有上帝才知道一個人的目的。
伊格納托夫:的確。你這么想再方便不過。
[委員會休會12分鐘]
伊格納托夫:亞歷山大·伊里奇·羅斯托夫,在充分考慮了你自己提供的證詞之后,我們認為,曾經寫下詩歌《它現在在哪兒?》的那顆赤子之心如今已不可挽回地沾染上其所屬階級的腐朽了。而且,對其曾經信奉的理想,業已構成威脅。為此,我們本應該把你從法庭帶走,關進監獄。但黨內某些高層人士認為,你在革命爆發之前還算得上是一位有志之士,所以,本委員會決定,你被立刻遣返至你最喜愛的那家酒店。但請你記住:倘若再踏出大都會酒店一步,你將被槍斃。下一個案子。
簽字人
V. A. 伊格納托夫
M. S. 扎可夫斯基
A. N. 科薩列夫
埃默·托爾斯(Amor
Towles),1964年出生于美國波士頓。本科和碩士學位分別在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獲得。處女作《上流法則》一鳴驚人,法語譯本獲得菲茲杰拉德獎。他憑借新作《莫斯科紳士》躋身美國新銳一線作家之列。
《莫斯科紳士》一經發售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排行榜,目前銷量已突破100萬冊。被《泰晤士報》、美國亞馬遜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等9家英美媒體評為年度圖書,也是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的摯愛之書。
目前,改編自本書的同名美劇正在拍攝中,由《戰爭與和平》的導演湯姆·哈珀執導。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