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什么?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分本紀、世家、列傳、表、書共一百三十篇,記載了上至炎黃,下至漢武共三千多年的歷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史記》與《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并稱“前四史”,其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為什么讀《史記》?
●我們從哪里來
追溯祖先與姓氏起源,答案在這里
●縱觀歷史三千年
積淀歷史知識,培養大局觀
●用故事培養國學興趣
回歸史實,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掌握歷史名人典故
以史為鑒,啟迪人生智慧
這套《少年讀史記故事》又是什么?
《少年讀史記故事》共六冊,精選《史記》中的經典篇目,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以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詼諧活潑的筆觸,為少年讀者講述《史記》中的歷史故事,讓中小學生們“零門檻”進入《史記》的恢弘世界。
本書主要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三千年間帝王將相、儒林游俠等各個時期重要人物的事跡。包括:齊太公、魯周公、秦始皇、劉邦、項羽、漢文帝、漢武帝、范雎、樂毅、廉頗、呂不韋、荊軻、韓信等數名著名歷史人物。
作者設計了提出問題、講述歷史、畫外音解讀、原著經典精選、精選譯文和詞語解釋六大板塊,讓孩子們通過閱讀本書,盡可能多地了解《史記》的精彩內容。為了更吸引小讀者,還采用了傳統繪畫風格來為本作品配圖,希望能讓孩子了解史記作品的同時,也能欣賞到古樸的中國畫,達到史畫共賞的目的。
《先秦之治》講了什么?
本書《少年讀史記故事.先秦之治》選取《本紀》中的篇目,講述了從黃、炎、堯、舜、禹五帝開始,到秦統一六國的諸位帝王的故事。
《五帝本紀》列于《史記》首篇,記載的是遠古傳說中被后人尊為帝王的五個部落聯盟首領——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事跡,同時也記錄了當時部落之間頻繁的戰爭,以及部落聯盟首領實行禪讓制,遠古初民戰猛獸、治洪水、開良田、種嘉谷、觀測天文、推算歷法、譜制音樂舞蹈等多方面情況。
《夏本紀》主要記述了夏朝的歷史。夏相傳是由包括夏在內的十多個部落聯合發展而來的。到唐堯、虞舜時期,夏族的首領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傳給其子啟,從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殷本紀》主要記述了商朝的歷史。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相傳商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以后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號。其后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后,首都沒有再變化過,故又以稱“殷朝”或“殷商”。
《周本紀》主要記述了周王朝興衰的歷史,勾畫出一個天下朝宗、幅員遼闊的強大封建制王國的概貌,以及其間不同階段不同君王厚民愛民或傷民虐民的不同政治作風,君臣之間協力相助共圖大業或相互傾軋各執已見的不同政治氣氛。
《秦本紀》主要講述了春秋和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秦國從興起、發展到稱霸天下、秦王嬴政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