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競賽獲獎作品精析(機械/機電/控制類)(附參賽視頻DVD)全國三大競賽獲獎精品;?面詳實,生動解析;參賽視頻,精彩呈現
定 價:¥88
中 教 價:¥59.84 (6.80折)
庫 存 數: 0
本書對作者的團隊參加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競賽的獲獎作品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和剖析,所述作品的研究背景、設計理論、基本構成、機構特點、運動特性、關鍵技術、創新成果、發展前景均是作者根據實際工作總結而成,展示了他們參與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水平和成果,也代表著作者對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認識與把握。 本書共11章,系統闡述了“新型多用途反恐防暴機器人”、“新型特種搜救機器人”、“新型輪腿式機器人”、“新型節肢機器人”、“新型仿生六足機器人”、“新型工業焊接機械臂”、“邊緣救援平臺”、“千足蟲寵物機器人”、“‘外骨骼’智能健身與康復機器人”、“高處空間物品存放及管理系統”和“壁面清潔智能機器人”的研究背景及意義、作品概述、關鍵技術、主要創新點及取得成果、總結與展望。 本書在介紹和論述過程中著力突出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成果,以期對從事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指導老師和大學生提供助益和啟發。
凝心聚力,幫助大學生科技創新起跑和騰飛(代序)
前言
第1章 新型多用途反恐防暴機器人
1.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作品概述
1.2.1 研究內容概述
1.2.2 技術指標
1.3 關鍵技術
1.3.1 結構造型技術
1.3.2 機器人視覺技術
1.3.3 鉛酸動力電池組技術
1.3.4 控制與無線通信技術
1.3.5 機器人研發實驗
1.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1.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1.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1.5 總結與展望
1.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1.5.2 作品應用范圍及前景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章 新型特種搜救機器人
2.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2.2 作品概述
2.2.1 研究內容概述
2.2.2 技術指標
2.3 關鍵技術
2.3.1 結構造型技術
2.3.2 機器人視覺系統
2.3.3 電源系統控制技術
2.3.4 運動控制技術
2.3.5 無線通信技術
2.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2.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2.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2.5 總結與展望
2.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2.5.2 成果應用范圍及前景分析
第3章 新型輪腿式機器人
3.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3.2 作品概述
3.2.1 研究內容概述
3.2.2 技術指標
3.3 關鍵技術
3.3.1 機器人結構設計
3.3.2 機器人步態分析
3.3.3 機器人控制系統設計
3.3.4 機器人運動仿真與樣機實驗
3.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3.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3.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3.5 總結與展望
第4章 新型節肢機器人
4.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4.2 作品概述
4.2.1 研究內容概述
4.2.2 技術指標
4.3 關鍵技術
4.3.1 結構設計技術
4.3.2 控制系統與多軸運動控制技術
4.3.3 步態控制理論與技術
4.3.4 傳感探測技術
4.3.5 無線通信技術
4.3.6 電源管理技術
4.3.7 軟件程序開發技術
4.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4.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4.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4.5 總結與展望
第5章 新型仿生六足機器人
5.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5.2 作品概述
5.2.1 研究內容概述
5.2.2 技術指標
5.3 關鍵技術
5.3.1 典型昆蟲觀測試驗
5.3.2 機器人結構設計
5.3.3 機器人運動學分析
5.3.4 機器人控制系統
5.3.5 機器人傳感探測技術
5.3.6 機器人原理樣機試驗
5.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5.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5.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5.5 總結與展望
5.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5.5.2 作品應用范圍及前景分析
第6章 新型工業焊接機械臂
6.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6.2 作品概述
6.2.1 研究內容概述
6.2.2 技術指標
6.3 關鍵技術
6.3.1 機械結構設計
6.3.2 嵌入式控制系統設計
6.3.3 運動控制算法設計
6.3.4 上位機軟件設計
6.3.5 運動控制算法實驗
6.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6.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6.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6.5 總結與展望
6.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6.5.2 展望
第7章 邊緣救援平臺
7.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7.2 作品概述
7.2.1 研究內容概述
7.2.2 技術指標
7.3 關鍵技術
7.3.1 救援平臺工作流程
7.3.2 拖拽系統設計計算
7.3.3 救援擔架系統設計
7.3.4 自平衡控制系統
7.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7.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7.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7.5 總結與展望
第8章 千足蟲寵物機器人
8.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8.2 作品概述
8.2.1 研究內容概述
8.2.2 技術指標
8.3 關鍵技術
8.3.1 機械結構設計
8.3.2 運動仿真及步態設計
8.3.3 控制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8.3.4 控制系統軟件程序設計
8.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8.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8.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8.5 總結與展望
8.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8.5.2 作品應用范圍及前景分析
第9章 “外骨骼”智能健身與康復機器人
9.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9.2 作品概述
9.2.1 研究內容概述
9.2.2 技術指標
9.3 關鍵技術
9.3.1 人體解剖學與肢體運動機理分析技術
9.3.2 機構設計技術
9.3.3 控制與驅動系統
9.3.4 安全保護裝置
9.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9.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9.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9.5 總結與展望
9.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9.5.2 展望與規劃
第10章 高處空間物品存放及管理系統
10.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0.2 作品概述
10.2.1 研究內容概述
10.2.2 技術指標
10.3 關鍵技術
10.3.1 系統設計方案
10.3.2 機械結構設計
10.3.3 控制電路設計
10.3.4 驅動程序設計
10.3.5 系統軟件開發
10.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10.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10.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10.5 總結與展望
10.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10.5.2 作品應用范圍及前景分析
第11章 壁面清潔智能機器人
11.1 作品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1.2 作品概述
11.2.1 研究內容概述
11.2.2 技術指標
11.3 關鍵技術
11.3.1 機器人結構設計
11.3.2 履帶吸盤式行走裝置力學分析
11.3.3 機器人控制系統設計
11.4 主要創新點及取得的成果
11.4.1 作品主要創新點
11.4.2 作品取得的成果
11.5 總結與展望
11.5.1 作品研發工作總結
11.5.2 作品應用范圍及前景分析
附錄
附錄A 輕型履帶式機動平臺減震懸掛裝置專利
附錄B 輕型履帶式機動平臺履帶自動張緊裝置專利
附錄C 小型四履帶移動機器人驅動裝置專利
附錄D 小型六履帶全地形移動機器人專利
附錄E 仿生多關節型機器人腿部驅動傳動裝置專利
附錄F 多足式機器人足端壓力傳感器專利
附錄G 一種適用于特種機器人的超聲波測距系統專利
附錄H 一種基于模塊化的多關節鏈節式機器人專利
附錄I 一種節肢機器人的輪腿式運動足設計專利
附錄J 外骨骼穿戴式健身與康復機專利
附錄K 穿戴式腰背部健身與康復機專利
附錄L 室內高處空間物品存放及管理系統專利
附錄M 履帶吸盤式壁面清潔機器人專利
附錄N 一種可用于爬壁機器人的履帶吸盤組合式行走裝置設計專利
羅慶生: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國內著名的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指導專家。主要從事特種機器人、機電一體化技術、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學生創造學、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三大賽事中,羅慶生教授五年來指導的獲獎項目就有十余項,其中更有一些是名列前茅、獨占鰲頭的。 韓寶玲: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主要研究從事機械CAD、仿生機器人技術、機器人視覺與圖像處理技術和光機電一體化設計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與羅慶生教授共同指導了以上賽事中多個獲獎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