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超級粉絲 人口紅利時代的商業新引擎》圍繞IP經濟、網紅經濟、社群經濟、APP營銷等當下熱點話題和行業發展突破口,系統性闡述如何成功運營一個優質社群,從概念講解、方案落地、未來前瞻等方面系統性闡述如何建立、吸引、推銷、留住粉絲,力助企業應用社群粉絲循環實現利潤增長。本書適合董事長、總經理、創始人、高管、產品總監、品牌/營銷總監高級營銷人及創業者閱讀。
1.移動互聯網時代,粉絲經濟的價值得以全面釋放。在產品同質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的今天,企業粉絲群體的數量將成為決定其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粉絲,每個人也都可能成為他人的粉絲,粉絲的規模意味著影響力。只要能吸引大量的粉絲,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意見領袖,在某一領域擁有話語權。社交媒體的崛起,讓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無處不在的移動互聯網,使擁有大量粉絲群體的品 牌隨時隨地都能完成價值變現。
2.要想讓粉絲群體釋放出巨大的價值,就需要維護好與粉絲之間的關系,要通過與粉絲進行親密互動,來增強粉絲黏性。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粉絲將是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粉絲作為一種特殊的用戶,實時掌握他們的需求變化是每個企業都應該掌握的能力。粉絲群體關注點的轉移,意味著他們需求的變化。只有將粉絲運營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實現對粉絲群體的高效運營,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粉絲群體的價值。
3.在泛中心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內容的創造者與傳播者,人們在實時互動的過程中創造了海量的價值。作為企業管理者需要明白的是,移動互聯網強調參與、重在體驗,缺乏互動、自說自話的營銷推廣只會令企業與粉絲之間的關系日漸疏遠,讓粉絲積極參與的雙向互動才是企業制勝的重要手段。
4.《引爆超級粉絲 人口紅利時代的商業新引擎》的兩位作者有深厚的從業背景,對互聯網行業有著較為深入的認知。翁晉陽和張國貴老師在國內相關企業的調研咨詢工作中積累了較多的案例以及實踐工作,對社群經濟和粉絲經濟的建設與打造的理解更為深刻,對于企業遇到的具體問題也更為明確和具體。
5.《引爆超級粉絲 人口紅利時代的商業新引擎》站在粉絲經濟的新紀元,提供給更多相關從業者思考和落地方法,極具實戰性。針對性、實用性較強,全書理論以及案例結合實際,注重落地方法,幫助讀者深入了解目前我國移動互聯網營銷的特點,給出運營社群等具體操作方法以及與企業宣傳推廣怎樣玩轉社群和粉絲經濟給出較為全面系統的解決方案。
翁晉陽:跨界電商巨頭嘉誠集團董事長,網名壕哥,合肥、莆田K商匯榮譽匯長,中國很大的社群聯盟微社力名譽主席;嘉誠投資董事長 其戰略布局主要以互聯網電商項目投資為主,創下了一個月投資了25家企業的投資奇跡 啟動“嘉誠夢想天使計劃”引領投資狂潮。
張國貴,天使投資人 福建省草根創投發起者 福建省農村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創始人 莆田市安福電子商務聯合會會長 專注投資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電商,自媒體領域 旗下自媒體粉絲過億
第1章
引爆超級粉絲:搶灘下一波互聯網紅利風口
1.1 粉絲經濟:重構未來商業的新引擎 /2
1.1.1 粉絲經濟背后的商業價值 /2
1.1.2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掘金機會 /5
1.1.3 粉絲經濟重構企業品牌營銷 /7
1.1.4 傳統企業如何玩轉粉絲經濟 /9
1.2 基于粉絲經濟模式的產品運營策略 /13
1.2.1 產品構建:打造個性化IP產品 /13
1.2.2 產品推廣:實現粉絲“自傳播” /14
1.2.3 產品轉化:粉絲運營與產品變現 /16
1.3 引爆微博營銷:從粉絲生意到粉絲經濟 /19
1.3.1 社交媒體時代的企業營銷轉型 /19
1.3.2 獲取粉絲畫像,實現精準營銷 /24
1.3.3 構建品牌與粉絲間的情感連接 /26
1.3.4 通過與粉絲互動推動產品創新 /29
1.4 騰訊的“粉絲戰略”:布局泛娛樂新生態 /30
1.4.1 騰訊布局粉絲經濟背后的商業邏輯 /30
1.4.2 內容+粉絲:打造明星IP粉絲經濟 /32
1.4.3 全面構建互聯網時代的泛娛樂帝國 /34
第2章
IP經濟:打造泛娛樂時代的粉絲影響力
2.1 IP經濟崛起:“互聯網+”時代泛娛樂產業鏈 /38
2.1.1 “互聯網+”時代的泛娛樂產業鏈 /38
2.1.2 國外泛娛樂產業現狀與分析 /41
2.1.3 國內泛娛樂產業現狀與分析 /43
2.1.4 粉絲社交:泛娛樂時代的新型社交關系 /47
2.2 跨界IP新玩法:探索泛娛樂IP融合與共生 /53
2.2.1 影游聯動:開啟IP跨界新模式 /53
2.2.2 IP衍生模式:實現IP價值最大化 /56
2.2.3 T2O模式:IP流量變現的最佳工具 /58
2.2.4 自媒體時代,影視IP如何進行粉絲營銷 /60
2.3 明星IP經濟:娛樂消費時代的商業新形態 /61
2.3.1 明星IP:新生代偶像經濟的崛起 /61
2.3.2 消費娛樂時代的明星IP生態格局 /66
2.3.3 偶像經濟時代的產品構建與營銷 /70
2.4 IP營銷:企業如何利用IP打造粉絲影響力 /74
2.4.1 法則一,實現IP商業化 /74
2.4.2 法則二,品牌跨界,打造“聯系力” /77
2.4.3 法則三,運營推廣,建立品牌聯想 /79
第3章
網紅經濟:社交媒體時代的粉絲變現新模式
3.1 網紅經濟:移動社交時代的新一輪粉絲紅利 /82
3.1.1 社交媒體時代的網紅經濟崛起 /82
3.1.2 金網紅經濟的四大商業領域 /85
3.1.3 網紅如何“俘獲”萬千粉絲 /89
3.1.4 網紅經濟產業鏈及社交孵化平臺 /95
3.2 商業路徑:網紅經濟如何實現粉絲變現 /97
3.2.1 模式變現:網紅經濟的八大盈利模式 /97
3.2.2 網紅+社群:“網紅思維”重塑品牌價值 /103
3.2.3 網紅+直播:網紅正在顛覆“明星經濟” /107
3.2.4 網紅+孵化器:全面開啟“造星計劃” /112
3.3 網紅電商:網紅模式下的社交電商新形態 /115
3.3.1 社交電商:網紅模式變現的最佳渠道 /115
3.3.2 網紅+品牌:有效為電商平臺導流 /118
3.3.3 網紅+店鋪:年收入過千萬元的秘訣 /119
3.3.4 如涵電商:網紅孵化器的運營模式 /121
第4章
社群經濟:新經濟時代的社群商業崛起
4.1 社群經濟時代:一個新商業時代的來臨 /126
4.1.1 互聯網社群:重構傳統商業模式 /126
4.1.2 基于粉絲經濟的社群定位和分類 /128
4.1.3 從1.0到3.0:QQ群引爆社群經濟 /132
4.2 社群商業:“互聯網+”時代的未來商業圖景 /137
4.2.1 社群引領未來商業新格局 /137
4.2.2 社群商業形態的三層屬性 /140
4.2.3 如何構建社群商業模式 /146
4.3 “社群+”模式:如何將社群粉絲轉化為購買力 /151
4.3.1 社群+電商:傳統電商的延伸與升級 /151
4.3.2 社群+O2O:如何打造垂直O2O社群 /153
4.3.3 社群+微商:社群思維下的微商轉型之道 /159
第5章
互聯網時代,如何構建與運營一個社群
5.1 引爆社群:互聯網社群構建的“四部曲” /164
5.1.1 社群載體:構建優質的產品與內容 /164
5.1.2 社群文化:建立共同的社群文化體系 /167
5.1.3 社群定位:社群領袖明確社群類型 /168
5.1.4 樹立共同的價值觀、目標及社群公約 /170
5.2 社群運營:如何有效保持社群的活躍度 /173
5.2.1 互聯網社群運營的4個核心要素 /173
5.2.2 完善社群機制,參與社群活動 /176
5.2.3 構建商業模式,實現社群價值 /179
5.2.4 產品型社群的構建與運營法則 /181
5.2.5 《十二道鋒味》背后的社群邏輯 /185
5.3 社群營銷:社群粉絲效應下的營銷裂變 /188
5.3.1 粉絲經濟時代的社群營銷法則 /188
5.3.2 MyBMWClub的社群營銷秘訣 /189
5.3.3 啟示錄:社群營銷的三大要素 /191
第6章
玩轉APP營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粉絲營銷
6.1 玩轉APP營銷:傳統品牌營銷戰略的變革 /196
6.1.1 無處不在的移動APP營銷 /196
6.1.2 APP營銷與整合網絡營銷 /201
6.1.3 移動APP營銷的三大優勢 /203
6.1.4 APP營銷重構企業品牌價值 /207
6.2 企業如何借助APP實現品牌推廣與營銷 /210
6.2.1 基于消費者心理的APP營銷策略 /210
6.2.2 企業APP的設計、開發與推廣策略 /215
6.2.3 APP運營:從營銷到變現的3個步驟 /220
6.2.4 實戰解讀星巴克APP營銷的創新與不足 /224
《引爆超級粉絲 人口紅利時代的商業新引擎》:
巨頭企業采取的發展措施很可能引起同領域內其他企業的效仿。近年來,騰訊的發展模式似乎都與“粉絲經濟”脫不了干系,無論是“騰訊電影+”,還是“星影聯盟”都離不開粉絲的作用。
而“粉絲”進入國內大眾的視野,可追溯到2005年湖南衛視舉辦的《超級女聲》選秀節目。那么,在粉絲已經活躍過那么多年后,騰訊發力“粉絲經濟”的原因在哪里?之前,騰訊已經涉足文學及動漫領域,成立騰訊動漫、閱文集團。2015年9月17日,騰訊影業在北京落成。騰訊進軍電影行業是否也與“粉絲經濟”有關?企業需要經歷哪些發展步驟,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粉絲經濟”模式?事實上,使“粉絲經濟”活躍起來的不是粉絲,而是粉絲文化。
如上文所述,“粉絲”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近到2005年的超女,遠到我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詩文、曲藝都曾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聽到身邊的朋友稱自己為某個公眾人物的粉絲,以前有喜歡李宇春的“玉米”、喜歡郭德綱的“鋼絲”,現在有熱衷于蘋果產品的“果粉”、天天看美劇的“美劇粉”。隨著時代的發展,“粉絲”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
與傳統模式下的“粉絲”相比,現在的粉絲具有了更多的主動權,地位也得到了提高。一方面,之前,互聯網應用還未普及開來,“粉絲”作為信息接收者只能了解到媒體向他們發布的信息內容。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平臺十分有限,粉絲之間的聯系很少,對絕大多數粉絲來說,他們崇拜的公眾人物都是高高在上的,接觸渠道非常少。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影響下,用戶的地位得到了提升,除了能夠接受信息之外,用戶本身也可以制作信息內容并進行傳播與推廣,粉絲會尋找與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共同推崇對象的人,并通過社交平臺聚集到一起。因此,與傳統模式相比,粉絲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QQ、微信、微博都可以作為用戶之間交流互動的平臺,通過社交平臺的應用,用戶可以進行信息的傳遞,也可以進行情感聯系。在這個過程中,對社群整體產生認同感,而隨著社群規模的壯大,又會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
社群在發展過程中會逐漸建立起內部的統一精神與社群文化,并擁有統一的價值觀念與判斷標準。一般情況下,對于某種意見或者觀點,他們要么認可,要么排斥,而不會選擇折中。
總結上文不難得出,從根本上來說,社群具有強烈的文化屬性。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在傳統模式下的“粉絲”通常只限于某個人;進入互聯網時代后,“粉絲”已經發展成一種文化。“粉絲”這個詞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名稱那么簡單,它象征著這個群體擁有共同的興趣或生活方式,每個個體都是粉絲群體中的組成部分。在這種發展趨勢下,粉絲的商業價值逐漸顯露出來,“粉絲經濟”引起人們的關注。
1.4.2內容+粉絲:打造明星IP粉絲經濟內容是所有模式發展的基礎,“粉絲經濟”當然也包含在其中。
提起騰訊在內容方面的發展,很多人以為,騰訊的措施不外乎在內容生產的基礎上進行情感渲染,以此擴大營銷范圍。但事實上,騰訊早在幾年前就意識到了粉絲的重要性并開始注重自身的粉絲群建設。
騰訊于2012年3月正式宣布推出“泛娛樂”戰略,計劃利用自己的平臺優勢開展IP運營。2014年4月,騰訊副總裁程武全面解讀了泛娛樂戰略,將其定義為“基于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絲經濟”。可見,早在2012年,騰訊就在進行內容方面的準備工作,為“粉絲經濟”的發展打下基礎。
2013年3月21日,騰訊動漫原創發行平臺正式建立。之后,騰訊又成立了自己的文學平臺,并于2014年9月17日正式推出“騰訊電影+”影視業務平臺。
此外,騰訊在游戲領域也積累了豐富經驗。
至此,騰訊的發展已經涵蓋了動漫、文學、影視及游戲在內的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利用平臺優勢,騰訊召集了一大批優秀作者,推出了很多高質量內容,吸引了眾多用戶,并逐漸發展成騰訊的“粉絲”用戶。
據統計,入駐騰訊文學網站的作者超過30萬,其作品規模達到35萬;而在所有游戲公司中,騰訊的玩家數量與收入規模居于全球首位;同時,騰訊推出的移動產品(QQ、微信等)也受到眾多用戶的青睞。
在內容生產的基礎上,還要發揮粉絲的作用,吸引粉絲的參與并從中挖掘商業價值,這也是騰訊“明星IP”發展模式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