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史》是英國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的代表作。它為歐洲歷史設計出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坐標系統,呈現出難得一見的整體史印象。它將傳統敘述方式與特寫結合,容納了經常被嚴肅歷史學家忽略的各種奇特事物和思想,成為近年來深具價值和說服力的歐洲通史作品。
《歐洲史:帝國時代(約3301493)》講述的是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中世紀的中心主題,是將基督教重新組織成一種新的帝國制度:從查理曼加冕到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自稱沙皇。而這種新制度的基礎,與維京人、馬扎爾人、蒙古人等周邊民族的活動密不可分。隨著新民族的加入,基督教共同體不斷擴大,這個共同體的內部則醞釀著分裂與衰敗。到中世紀晚期,人們認識到基督教會已如疾病纏身,但對于如何醫治它卻束手無策,黑死病被當成上帝對基督教世界的罪惡的懲罰。不過,黑暗的社會里已蘊藏著變化與革新的傾向,可以說,中世紀晚期的歐洲人是生于災患的嬰兒……
1.英國傳奇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代表作,久經市場檢驗的歐洲史經典
諾曼·戴維斯是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榮休教授,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榮譽教授,中東歐史專家。《歐洲史》是諾曼·戴維斯應牛津大學出版社之邀,歷時九年打磨的一部全面體現東西歐的通史著作。《歐洲史》上市之后即被各家媒體評為年度圖書,20多年來,該作品先后以14種文字出版,暢銷全球。
2.彌補既往歐洲史著作之不足,關注少數群體和無國家民族,全面理解東西歐
《歐洲史》將歐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敘述,用明確的線索幫助讀者重新認識一個完整的歐洲如何從無到有,從分裂到融合。除了常規的史實外,戴維斯對斯拉夫人的關注彌補了既往歐洲史著作的不足,還關注常被忽視但對歐洲發展不可或缺的少數群體和無國家民族,如猶太人、吉卜賽人、麻風病人、異教徒等。
3.三重視角,全景式呈現歐洲的起源、誕生、沖突與融合
主體敘事,以一章為一個時期由快到慢向前推進。每章的結尾選取特定時空位置進行全景式特寫,歷史細節和想象盡皆呈現。隨文出現的知識窗涵蓋60個門類的知識,囊括常不見于嚴肅著作的前沿成果和歷史逸聞,輔以嚴謹的考據,有趣又有料。
4.語言生動有趣,戴氏幽默貫穿全書,近300個知識窗容納60個門類的知識,堪稱歐洲小百科
戴維斯文筆甚佳,且了解讀者,淺易生動的文風和妙語連珠的觀點讓原本有些枯燥的歷史大放異彩,考據的話題新鮮有料,別具一格,近 300個知識窗容納60個門類的知識,堪稱歐洲小百科,讀完既長見識又增談資,讓人有想去實地一探究竟的沖動。
5.創造性地用帝國體制分析中世紀基督教社會,為中世紀敘事提供了范本
在《歐洲史:帝國時代(約3301493)》里,戴維斯創造性地將帝國的體制用在了新興的基督教社會上,封建割據、雜亂無章的中世紀頓時有了明確的主線,將東方與西方、天主教世界與東正教世界納入一個整體性框架。讀者可以據此透過中世紀混亂的表象,洞察其內在的規律。戴維斯無疑為難以把握的中世紀敘事提供了范本。
英國歷史學家,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榮休教授,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榮譽教授,中東歐史專家。著有《歐洲史》《消失的王國》《上帝的游樂場:波蘭史》《另一片天空下》等17部著作,作品被翻譯成波蘭文、德文、法文等十幾種文字。因其對歷史研究的貢獻,戴維斯獲得了英國圣米迦勒及圣喬治三等勛章,波蘭國家勛章、白鷹勛章。
早年的成長歲月塑造了戴維斯終生的歐洲視野。1958年,19歲的戴維斯和幾個畢業生從故鄉蘭開夏郡啟程,開車穿行歐陸,到達伊斯蘭布爾。青年時期的戴維斯求學生涯遍及英、法、意、波等歐洲國家。與多數學者不同,在開啟學術事業之前,戴維斯做了四年的中小學教師,這段經歷為他簡單而清晰的敘述風格奠定了基礎。此后,他在倫敦大學學院、牛津大學等院校從事研究和教學,系統出版關于中東歐和歐洲歷史的著作,并參與電視節目制作,廣受歡迎。從學術崗位退休后,戴維斯繼續旅行、寫作、演講,不斷獲得世界各地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