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欲望、生活、工作、自我管理和情感交際等五大方面出發,教讀者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被生活的庸常所困。這本書并非介紹極簡生活,而是通過斷舍離的具體操作,告訴讀者怎樣過上極簡生活,從而重新認識自己,發現生活本來的意義,提高生活的品質。
很久以前我就想寫一本書,但一直不知道從哪里著手。一開始我對什么都有興趣,詩歌、小說、散文,卻總是考慮得太多、瞻前顧后,以致雖然做了諸多嘗試,但也都只是淺嘗輒止。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我在彷徨猶豫中依然一無所成,而當時跟我同樣懷有雄心壯志的小李早已在業界混出了名聲。因為我還在滿腦子空想的時候,他早就開始付諸行動了。
在小李看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需要考慮太多,喜歡什么就去追求,不被認可又如何,默默無聞又怎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聚焦、簡單、純粹,也能把平淡的日子過成最美的詩篇。
以前,我們的生活簡單快樂,容易滿足:一個小玩具能玩一下午,一包小零食也能讓我們興奮好久。慢慢地,我們開始有了別的追求,但想要的也很簡單,只是想學習成績好一點,想要看到同學們羨慕的目光,聽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
后來,我們想要擁有稱心的工作、美滿的婚姻。再后來房子越換越大,車越換越好,要的越來越多,卻越來越得不到滿足——雖然生活質量比以前提高了幾倍,卻并不比從前快樂多少。
很多表面光鮮亮麗的上班族被束縛在格子間里,每天被各種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一刻都不敢松懈,只能拼命向前。工作、生活都是如此,得不到徹底的放松和解脫。
我們發覺自己慢慢被生活的千絲萬縷和干頭萬緒所捆綁,越來越難以逃脫物質和精神的桎梏,以致漸漸迷失在欲望的海洋里。
我們總覺得擁有的物質越多、人際關系越廣,在社會上的存在感就會越高,自己就會越幸福。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多嗎?擁有了這么多就真的會快樂嗎?
我時常問自己,也會跟朋友探討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覺得現在很多物質方面的追逐和擁有都是不必要的,但很少有人能下定決心勇于舍棄、不再追求。
稀缺從古到今就是一種常態,這導致占有成了一種本能,而舍棄則需要對抗人性,于是乎,即使知道并不真正需要也要想方設法擁有。
我們需要放下,放下得越多,才能越接近生活的真相,才能直面生活,才能發現身邊的美好,從而享受生活。
曉的楓,本名蓋臨楓,90后文藝青年作家,天秤座。畢業于南京郵電大學/紐約理工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留美五年,現居上海,就職于某金融公司,曾參與數部勵志類合集。
Part 1
越簡單,越美好:人生要舍得放下
越放下,越富有// 002
極簡是一種生活態度// 008
不要過度依賴收納// 015
關于買買買,你要控制你自己// 021
狠下心,一切皆有可能// 026
學會給欲望瘦身// 032
遠離誘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038
Part 2
越簡單,越時尚:留白是一門生活藝術
提高生活品質,重在規劃// 046
你也可以穿出時尚感// 052
給自己一個獨處空間// 058
別讓肥皂劇充斥你的空虛// 064
容顏最好的保養品是心情// 069
給身體放個大假// 075
清除你的大腦緩存// 080
Part 3
越簡單,越從容:管理毫無章法的忙碌
時間都去哪兒了// 088
分清輕重緩急// 094
精簡信息源// 100
你的忙碌,毫無章法// 106
為現在的每一秒而活// 112
減少不必要的打擾// 117
很多事,你完全可以不用做// 123
Part 4
越簡單,越豐盛:復雜中找到簡單模式
一看就會的理財術// 132
用得著的東西才有價值// 138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144
目標越具體,越能實現// 149
改變,從最小的事情開始// 154
極簡不是苦行,舒服才是第一原則// 160
將一件事做到極致// 166
Part 5
越簡單,越幸福:有效選擇的樂趣
不濫情,不比較// 174
愛人先愛己// 179
幸福在于擁有,不在追求// 185
朋友圈關閉后// 191
請直接表達你的想法// 197
身邊的人都到哪兒去了// 203
返璞歸真,在平淡中找到小確幸// 208
……
越放下,越富有
昊天算是我朋友中比較拼命的一個了。他是從小城鎮走出來的,受了不少苦才考上大學,因此他特別渴望能留在大城市發展。并沒有太多優勢的他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終于找了一份勉強可以糊口的工作,他也特別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總是很努力地工作。
隨著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生活也漸漸穩定,昊天開始變得越來越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隨之而來的是,他對物質的追求也越發狂熱。
為了看上去比較有面子,昊天花幾個月的工資去買了一塊名牌手表;為了跟同事們看齊,他用攢了很久的積蓄買了一臺最新款的iPhone手機;為了能更快地融入大家,他經常請同事們吃飯,試圖搞好與每個同事的關系,也從不錯過與同事們的聚會,有請必到甚至不請自來,雖然很多時候他僅僅是被用來湊數的。
昊天也經常主動給同事們發微信,然后抱著手機期盼對方回復,而得到的回復總是寥寥幾句敷衍而已。他又加了一些可有可無的微信群,在群里冒泡刷存在感。
微信朋友圈里,昊天成了點贊狂魔,每個人的狀態下面都有他的點贊或者評論。當他看見好友的朋友圈只剩一條橫線時,他不明白,為什么他對大家的熱情換來的卻是冷漠。
對面子的追求和高昂的人情支出,使得昊天透支了自己的消費能力,讓他日漸力不從心,也讓他對維系人際關系感到心灰意冷。他不禁開始反思:是不是真的需要用物質來偽裝自己,爭取所謂的面子,維系所謂的人脈?
從那以后,昊天不再執著于物質上的追求,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以前是月光族的他慢慢地也存下了一些錢。另一方面,他不再急于表現自己,只是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做好,也不再參與無效社交。多出來的空余時間用來讀讀書、寫寫東西、學習專業知識,進行運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慢慢地,他的精神生活漸漸豐富了起來。
由內而外的蛻變讓昊天在工作中備受領導重視,一段時間后,他順理成章地被提拔為中層干部。在同事中他也越來越受歡迎,以前對他愛搭不理的同事也開始主動跟他攀談。
放下對物質的追求,省下的不僅是金錢,還有比金錢更寶貴的時間,以及精神層面的富足。人的時間、空間總是有限的,擁有得越多,身上的包袱也就越重,前進得也就越慢。適時地放下,給自己減負,才能挖掘出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放下執念,就是放過自己。
極簡生活方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巴菲特一生都住在奧馬哈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里,日常開銷也相對較少,他放下了物質享受卻擁有了更多的思考時間。他的工作方式沒有了不必要的社交,簡單高效的日常經營也能讓他的公司的收益保持高增長。
喬布斯的房間就只有一張床、一把椅子、一盞燈和一張愛因斯坦的照片。他帶著極簡的理念去設計蘋果產品,當年再回到蘋果公司時,他砍掉了七成的項目、九成的產品。做iPhone4時,他把復雜的功能最簡單化,開創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
古語說:“少則得,多則惑!边@樣的智慧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每天花很多時間收集信息碎片,好像什么都知道,但其實是什么都不精所帶來的知識焦慮;沖動消費報的網絡課程,卻沒有靜下心來聽過;打折商品囤了一堆,卻從來沒有用過;永遠在說衣服不夠穿,其實衣柜已經被塞得滿滿的。
我們占有物品的同時,物品也在分散我們的精力。占有得越多,身上的包袱越重,前進得也越慢。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不僅可以省錢,使經濟更加寬裕,還可以讓擁擠的空間得到釋放,增加必需品的空間。
同樣的道理,冗余的信息和不必要的應酬,這些都在不知不覺中吞噬著我們寶貴的時間。你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花邊新聞嗎?你真的需要參加很多聚會、認識很多人,從而看上去朋友特別多嗎?
你時刻捧著手機,好像錯過一條信息就錯過了生活樂趣一樣;別人沒有及時回復信息,就生怕對方忘記了你。而真實的情況是,你把朋友圈刷了又刷也不會有人給你發信息;每次聚會,你不過就是去湊數的,有你沒你沒差別。
放下欲望是一種修煉,有時費盡心機去追求欲望,到頭來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順其自然反而更容易獲得成功。
梭羅在《瓦爾登湖》里寫道:“一個人能放下越多的東西,就越是富有。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貧窮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振奮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一般!
一個人內心越缺少什么就越想要炫耀什么,也越放不下什么。內心真正富足的人,不會將心塞得滿滿當當,他不會主動告訴別人自己擁有了什么,他的自信源于內心深處的豐盈與滿足。
放下的心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體現了對待生活超脫的境界,不講究物質條件,但求內心的豐盈。生活越是簡樸,內心越是豐盈。拋開一切雜念,返璞歸真,讓生命回歸最簡單舒適的狀態。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想活得隨心自在,就要學會放棄一些東西,而且人的精力有限,應該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人、事、物上。這種方法簡單、實用性強,現在我們就可以嘗試從最簡單的事物開始放下——嘗試放下手機、放下欲望、放下執念。如果放下確實意味著會失去些什么,那失去的只是枷鎖,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極簡清單:
1.二八定律是指20%最重要的事情值得用80%的時間做,產生的價值也遠比80%的其他事情多得多。放下沒用的信息、減少無效社交,把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別讓沒有意義的事情白白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2.內心的豐盈、精神上的富足,與擁有物質的多少并沒有太大關系。
3.我們總是追求擁有更多、更好的物質,但這種追求卻讓我們背上了重重的枷鎖,到最后不堪重負。嘗試放下對物質的執念,對自己而言也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