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他人如何看我?
我又為什么會這樣看待他人?
為什么面對同一事物大家會有不同的態度?
為什么我們會相信權威?又會對他人帶有偏見?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作為一種看不見的影響力,社會心理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會心理學》將帶領我們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去認識我們生活其中、卻又不甚了解的世界,去重新發現自己以及他人的態度和行為背后的社會心理。
金伯莉•J•達夫,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社會心理學博士。她目前是加利福尼亞州喜瑞都社區學院的心理學教授,主要從事指導和幫助學生取得成功的工作。曾獲得美國心理學協會頒發的韋恩•韋登教學優秀獎。
第 1 章什么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的根基是什么?
社會心理學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視角?
社會心理學僅僅是常識嗎?
第 2 章 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
研究方法如何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社會心理學家是如何尋求真理的?
描述性研究方法能告訴我們什么呢?
實驗研究方法能告訴我們什么呢?
第 3 章 社會認知:思考社會
圖式如何指導我們理解周圍的世界?
心理捷徑有效嗎?
社會認知中偏見的其他來源有哪些?
第 4 章 我是誰?他人是如何看我的?
什么是自我概念?它從哪里來?
在哪些情況下,我們對自尊的需求可以激發行動?
印象管理:我們如何向他人呈現自己?
第 5 章 社會感知:我們是如何感知他人的?
我們如何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
我們如何確定他人是什么樣的人?
我們如何在不使用語言的情況下進行溝通呢?
第 6 章 態度:對世界做出評價
態度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態度會影響行為嗎?
行為在什么情況下會影響態度?
第 7 章 勸說的力量
什么是勸說信息?
研究告訴我們應如何抵制勸說
我們在什么時候不應該抵制他人的勸說?
第 8 章 社會影響:我們應該抵制嗎?
社會角色和社會規范怎樣影響我們的行為方式?
哪些因素影響和推動從眾行為?
人們以何種方式使他人順從自己?
權威人物是如何讓我們服從他們的?
第 9 章 群體的力量
定義群體的要素有哪些?
群體如何影響個體的行為?
群體如何進行決策?
群體的沖突如何解決?
第 10 章 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原因和結果
什么是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
如何測量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
刻板印象和偏見的來源是什么?
刻板印象會導致什么結果?
如何消除刻板印象和偏見?
第 11 章 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的本質是什么?
關于攻擊行為的理論有哪些?
影響攻擊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減少攻擊行為?
第 12 章 吸引與親密關系
是什么產生了吸引?
父母和孩子的早期互動如何影響未來關系?
影響和定義浪漫愛情的因素是什么?
關系是如何得以保持的?
沖突在關系中扮演什么角色?
第 13 章 親社會行為:為什么我們幫助或不幫助他人
我們為什么會幫助他人?
我們在什么時候會幫助他人?
影響助人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增加親社會行為?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