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影響因素及效應研究:兼論地方債務管理》致力于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的債務融資問題,聚焦地方債務增長的驅動因素及經濟后果。在分析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現狀的基礎上,借鑒經濟學的供求分析框架探討了影響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融資行為的各種因素,總結出財政分權、晉升激勵、金融市場等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并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探索相結合的方式探析了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經濟效應。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影響因素及效應研究:兼論地方債務管理》針對地方政府債務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政策建議,包括政府職能轉換、深化財政分權改革、地方政府債券的制度設計、地方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地方政府信用評級機制、政府會計改革、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問責機制等方面。
黨的十九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放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首,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則是化解重大風險的內在要求之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政府為穩定經濟,緊急推出“四萬億投資計劃”來刺激經濟增長,其中大約2.8萬億元由地方政府負責籌集。由此,地方政府債務大幅攀升,隨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起來。
面對地方債務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并強調了建立規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的重要性。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修訂,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規定,經國務院批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預算中必需的建設投資的部分資金,可以在國務院確定的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舉借債務的方式籌措。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要求加快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加強地方政府或有債務監管,并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此外,2014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4]45號)也專門針對地方政府債務制定了相應的預算管理辦法。2015年,《關于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的實施意見》(財預[2015]225號)正式開啟了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新篇章。與此同時,要求學術界加快研究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問題的呼聲也愈加強烈。
本書適時研究地方政府的債務融資問題,聚焦地方債務增長的驅動因素及經濟后果,并針對地方政府債務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政策建議,包括政府職能轉換、深化財政分權改革、地方政府債券的制度設計、地方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地方政府信用評級機制、政府會計改革、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問責機制等,兼具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意義。
陳菁,1988年生,江西贛州人,廈門大學會計學博士,江西師范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政府會計與公共部門財務管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項目、省社會科學項目、省級教學改革項目以及省教育廳項目多項,并參與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的研究。曾在Accounting & Finance、《會計研究》、《當代財經》、《中國經濟問題》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多次榮獲省級與校級獎項。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
第四節 可能的創新與不足
第二章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基本概念、理論基礎與研究綜述
第一節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三章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現狀分析
第一節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總體狀況
第二節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演變
第三節 中國城投債發行現狀
第四章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節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實證分析
第五章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經濟效應分析
第一節 正面效應
第二節 負面效應
第三節 實證分析
第六章 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國際經驗
第一節 國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概況
第二節 美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第三節 巴西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第四節 法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第五節 啟示
第七章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治理
第一節 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目標
第二節 中央層次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構
第三節 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制的選擇
第四節 地方政府債務融資治理體系的建設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