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新課標課外經典閱讀叢書》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朝花夕拾/新課標課外經典閱讀叢書》為魯迅1926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這十篇散文,按照魯迅先生的說法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圖。《朝花夕拾/新課標課外經典閱讀叢書》不只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味盎然,而且隨著年歲的增加,讀者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意味,這就是魯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朝花夕拾/新課標課外經典閱讀叢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現當時的世態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魯迅先生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家人師友的真摯感情。同時魯迅先生又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作者在追懷舊事,回憶保姆、父親、老師和朋友的同時,也對丑惡的社會現象進行諷刺。作者愛憎分明,文章的字里行間中流露著一位人間至愛者對于人生存的基本問題——愛與死的童年體驗的回憶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
一代文豪最負盛名的傳世佳作!
一部發人自省、催人奮進的教科書!
一部認識中國人、剖析中國人的經典范本!
一部開創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先河的偉大史詩!
朝花夕拾
小引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后記
熱風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四十
事實勝于雄辯
所謂“國學”
華蓋集
青年必讀書
忽然想到(節選)
戰士和蒼蠅
夏三蟲
十四年的“讀經”
這個與那個
我觀北大
華蓋集續編
學界的三魂
談皇帝
無花的薔薇
馬上日記(節選)
《阿Q正傳》的成因
墳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后怎樣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論“他媽的!”
論睜了眼看
寫在《墳》后面
而已集
略論中國人的臉
憂“天乳”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小雜感
幾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燈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著,吱吱地叫著,那態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貓是飼養著的,然而吃飯不管事。祖母她們雖然常恨鼠子們嚙破了箱柜,偷吃了東西,我卻以為這也算不得什么大罪,也和我不相干,況且這類壞事大概是大個子的老鼠做的,決不能誣陷到我所愛的小鼠身上去。這類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動,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懼人,我們那里叫它“隱鼠”,與專住在屋上的偉大者是兩種。我的床前就貼著兩張花紙,一是“八戒招贅”,滿紙長嘴大耳,我以為不甚雅觀;別的一張“老鼠成親”卻可愛,自新郎新婦以至儐相、賓客、執事,沒有一個不是尖腮細腿,像煞讀書人的,但穿的都是紅衫綠褲。我想,能舉辦這樣大儀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歡的那些隱鼠。現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見人類的迎娶儀仗,也不過當做性交的廣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時想看“老鼠成親”的儀式,卻極其神往,即使像海昌蔣氏似的連拜三夜,怕也未必會看得心煩。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輕易便睡,等候它們的儀仗從床下出來的夜。然而仍然只看見幾個光著身子的隱鼠在地面游行,不像正在辦著喜事。直到我熬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睜眼卻已經天明,到了燈節了。也許鼠族的婚儀,不但不分請帖,來收羅賀禮,雖是真的“觀禮”,也絕對不歡迎的吧,我想,這是它們向來的習慣,無法抗議的。
老鼠的大敵其實并不是貓。春后,你聽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著,大家稱為“老鼠數銅錢”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經光降了。這聲音是表現絕望的驚恐的,雖然遇見貓,還不至于這樣叫。貓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竄進一個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機會還很多。獨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體是細長的,圓徑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時間也格外長,而且萬難幸免,當“數錢”的時候,大概是已經沒有第二步辦法了。
有一回,我就聽得一間空屋里有著這種“數錢”的聲音,推門進去,一條蛇伏在橫梁上,看地上,躺著一匹隱鼠,口角流血,但兩脅還是一起一落的。取來讓其躺在一個紙盒子里,大半天,竟醒過來了,漸漸地能夠飲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復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而且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給放在飯桌匕,便撿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書桌上,則從容地游行,看見硯臺便舐吃了研著的墨汁。這使我非常驚喜了。我聽父親說過的,中國有一種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發亮的。它睡在筆筒里,一聽到磨墨,便跳出來,等著,等到人寫完字,套上筆,就舐盡了硯上的余墨,仍舊跳進筆筒里去了。我就極愿意有這樣的一個墨猴,可是得不到;問哪里有,哪里買的呢,誰也不知道。“慰情聊勝無”,這隱鼠總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吧,雖然它舐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寫完字。
現在已經記不分明,這樣地大約有一兩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謂“若有所失”。我的隱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這一日卻大半天沒有見,大家吃午飯了,也不見它走出來,平時,是一定出現的。我再等著,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沒有見。
長媽媽,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也許是以為我等得太苦了吧,輕輕地來告訴我一句話。這即刻使我憤怒而且悲哀,決心和貓們為敵。她說:隱鼠是昨天晚上被貓吃去了!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我的報仇,就從家里飼養著的一匹花貓起手,逐漸推廣,至于凡所遇見的諸貓。最先不過是追趕,襲擊;后來卻愈加巧妙了,能飛石擊中它們的頭,或誘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頭喪氣。這作戰繼續得頗長久,此后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但對于它們縱使怎樣戰勝,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韜略,戰績,還是全都省略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