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對經濟金融化內涵的有關文獻進行了梳理后,對經濟金融化的內涵進行了界定,并對從眾多學派的理論中歸納總結了經濟金融化思想的淵源。首先,依據金融在經濟的發展與深化過程,從金融的發展程度、金融部門的支配地位、各部門金融化水平等三個方面建立了新的衡量指標體系,并結合中美兩國的相關數據,對兩國的經濟金融化水平進行了對比。其次,梳理了金融部門擴張、居民部門金融化、政府部門金融化、企業部門金融化影響經濟波動的作用機制,結合前述的指標體系,選擇了反映經濟金融化的四個典型指標,選用VAR模型,結合中國和美國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和對比。再次,從金融部門擴張、政府部門金融化、企業部門金融化和居民部門金融化等四個方面分析了經濟金融化影響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機制,并通過建立指標體系,選用中美兩國的數據,運用偏最小二乘回歸方法對兩國經濟金融化程度與產業結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結合上述結論及我國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就如何引導金融回歸本源、促使資金“回歸實體”、實現經濟虛實協調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