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研究的主題是現代西方正義論,它和古代正義論一樣,研究成果不勝枚舉。雖然對于古今正義論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論辯,但是關于正義的確切知識依然沒有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在部分學者眼中,此番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正義研究潮流似乎又“過時”了。在筆者看來,類似于正義這樣的一階價值概念,都是在反復的討論中逼近其合理性的,但它不可能擁有像數學一樣的真理性。在不同時代遭遇不同的問題,就需要重新提出正義的新論題。因此,正義沒有一個靜置的定義,毋寧說它是一個對不正義反復糾正的動態過程。當然,這也就為正義的持續研究提供了充分理由。
現代西方正義論可以說是作為古代正義論的對照出現的,兩種正義論體現了古代人與現代人的兩種政治、倫理價值選擇。因此,當提及現代西方的正義研究,其實已經開始對照另一種正義可能性了。在啟蒙運動之后,人類現代性事業在理性主義驅動下,在政治、倫理、社會制度等領域都有了新的籌劃,而正義論這一話題在傳統哲學中經歷漫長的沉寂之后,隨著羅爾斯的成果再次得到廣泛的關注,也標志著現代正義論的起源。羅爾斯將正義視為保障現代社會良序結構的第一價值,但是隨后其他學者便發現在社會這一大框架下充斥著無數小的結構,而一個制度性的正義框架如何能夠滲透進生活世界的各個領域呢?毋寧說,每一個細微簡單的人類組織都需要正義,但是,正義的要求又不盡相同。而且以更大的視野來看,全球不同文明體系下,各種文明中維系社會的正義和倫理都不盡相同,那么,究竟有沒有一種正義形態是具有普適性的呢?這些問題都使現代正義的研究變得更為復雜。
上述問題在現代西方政治學說中被一個傳統概念串聯起來,就是黑格爾哲學中反復提到的“倫理”概念。黑格爾著重區分了倫理與道德,而且按照麥金太爾等學者的考察,西方語境中“道德”確實是頗為晚近才出現的詞語。而古已有之的“倫理”概念凝聚著共同體、美德、習俗等意義,而它的這些意義令一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