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天津地區舊石器研究的最新成果,回顧了以往在該地區所作的工作,并全面報道了2015年重點調查新發現的舊石器地點的地理位置、地質地貌和石制品概況以及2019年朝陽洞遺址的考古資料;同時運用原料分析、技術分析和對比研究等方法對遺址的原料利用策略、石制品技術、石器工業特征等方面進行了總結,并分析了該地區與周鄰地區文化的關系,為天津地區晚更新世古人類的技術演化和適應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視角。
目錄
第1章天津舊石器考古概述(1)
第1節天津舊石器考古工作回顧(1)
第2節2015年天津舊石器考古重點調查概述(5)
2.1區域背景、調查方法及路線(5)
2.2新發現地點概述(6)
第3節2019年朝陽洞遺址考古發掘概況(9)
第2章天津石器工業研究(12)
第1節基本概念和術語(12)
第2節石器工業概述(13)
2.1朝陽洞遺址(13)
2.2赤霞峪西嶺地點(22)
2.3船艙峪東嶺地點(29)
2.4東井峪駱駝嶺地點(36)
2.5太子陵地點(43)
2.6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47)
2.7下營南嶺地點(51)
2.8小穿芳峪地點(56)
2.9小港地點(60)
2.10小平安地點(65)
2.11丈煙臺東山地點(70)
2.12楊莊西山地點(74)
2.13道古峪北嶺地點(83)
2.14青池遺址(91)
2.15段莊地點(108)
2.16船艙峪黃土梁地點(121)
第3節結論(133)
3.1石器工業概況(133)
3.2原料的開發與利用(134)
3.3剝片技術(135)
3.4加工技術(136)
3.5小結(137)
第3章討論與結語(140)
第1節不同時期文化特征的界定與對比(140)
第2節石器工業類型之間的關系(143)
2.1小石器工業類型(143)
2.2細石葉工業類型(144)
2.3礫石石器工業類型(146)
2.4天津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不同工業類型之間的文化關系(147)
第3節與周鄰地區的文化關系(148)
3.1與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關系(148)
3.2與遼東地區舊石器晚期文化的關系(149)
3.3與中國東北其他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關系(151)
3.4與朝鮮半島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工業之間的文化關系(157)
3.5與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間的關系(163)
3.6與華北地區新、舊石器時代過渡及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對比(165)
第4節自然環境對石器工業的影響(167)
第5節結論與展望(169)
5.1結論(169)
5.2對未來工作的展望(171)
后記(176)
插圖目錄
圖2-1朝陽洞遺址1號洞洞口(14)
圖2-2朝陽洞遺址2號洞洞口(15)
圖2-3朝陽洞遺址發現的石制品(16)
圖2-4赤霞峪西嶺地點河谷剖面示意圖(22)
圖2-5赤霞峪西嶺地點發現的石片(24)
圖2-6赤霞峪西嶺地點發現的使用石片(26)
圖2-7赤霞峪西嶺地點發現的三類工具(28)
圖2-8船艙峪東嶺河谷剖面示意圖(30)
圖2-9船艙峪東嶺地點發現的部分二、三類工具(34)
圖2-10東井峪駱駝嶺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38)
圖2-11東井峪駱駝嶺地點發現的部分二類工具(40)
圖2-12東井峪駱駝嶺地點發現的三類工具(41)
圖2-13太子陵地點發現的石核和石片(44)
圖2-14太子陵地點發現的二、三類工具(46)
圖2-15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河谷剖面示意圖(48)
圖2-16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發現的石片(48)
圖2-17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發現的二、三類工具(50)
圖2-18下營南嶺地點的河谷剖面示意圖(52)
圖2-19下營南嶺地點發現的石核和石片(53)
圖2-20下營南嶺地點發現的二、三類工具(55)
圖2-21小穿芳峪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57)
圖2-22小穿芳峪地點發現的部分二、三類工具(58)
圖2-23小港地點河谷剖面示意圖(60)
圖2-24小港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62)
圖2-25小港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63)
圖2-26小平安地點河谷剖面示意圖(65)
圖2-27小平安地點發現的部分石核和石片(67)
圖2-28小平安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69)
圖2-29丈煙臺東山地點河谷剖面示意圖(71)
圖2-30丈煙臺東山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72)
圖2-31丈煙臺東山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73)
圖2-32楊莊西山地點河谷剖面圖(75)
圖2-33楊莊西山地點發現的部分石核和石片(77)
圖2-34楊莊西山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79)
圖2-35楊莊西山地點發現的部分三類工具(80)
圖2-36楊莊西山地點石制品原料比例圖(81)
圖2-37道古峪北嶺地點河谷剖面圖(84)
圖2-38道古峪北嶺地點的石器分類統計圖(84)
圖2-39道古峪北嶺地點的石核和石片(85)
圖2-40道古峪北嶺地點發現的部分刮削器(87)
圖2-41道古峪北嶺地點發現的部分三類工具(89)
圖2-42石制品大小統計圖(90)
圖2-43青池遺址河谷剖面示意圖(91)
圖2-44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石核(93)
圖2-45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石片、細石葉(97)
圖2-46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二類工具(100)
圖2-47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三類工具(102)
圖2-48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工具(104)
圖2-49石制品類型比例圖(105)
圖2-50段莊地點河谷剖面示意圖(109)
圖2-51石核、斷片和三類工具(110)
圖2-52石核、石片、二類和三類工具(113)
圖2-53石核、石片和三類工具(115)
圖2-54斷片、二類和三類工具(117)
圖2-55天津薊縣船艙峪黃土梁地點河谷剖面圖(122)
圖2-56石核、石片、二類工具、三類工具(124)
圖2-57三類工具(126)
圖2-58工具長寬坐標圖(127)
圖2-59工具長寬指數和寬厚指數坐標圖(128)
圖2-60工具重量分布圖(128)
圖2-61三類工具加工方向(130)
圖2-62工具刃角分布圖(131)
圖2-63第二類工具及第三類工具使用刃角分布圖(131)
圖2-64三類工具加工長度指數分布(132)
圖2-65三類工具加工深度指數分布(132)
圖3-1山西峙峪遺址舊石器晚期石制品(150)
圖3-2沈陽地區小石器工業類型石制品(152)
圖3-3本溪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制品(153)
圖3-4東北地區東部發現的部分細石器(154)
圖3-5東北地區東部發現的細石葉石核及石葉石核(155)
圖3-6朝鮮半島中部(A)及南部(B)發現的細石葉石核(159)
圖3-7韓國垂楊介遺址發現的細石葉石核(160)
圖3-8朝鮮半島發現的有柄尖狀器(162)
圖3-9外貝加爾地區舊石器遺址的部分石制品(164)
插表目錄
表1-12005年天津舊石器地點分布一覽表(整理前)(1)
表1-22005年天津舊石器地點分布一覽表(整理后)(3)
表1-3天津薊縣2015年新發現舊石器地點一覽表(6)
表2-1完整石片的測量統計(19)
表2-2斷片的測量統計(19)
表2-3工具的測量統計(20)
表2-4石片統計表(23)
表2-5工具統計表(25)
表2-6石片統計表(30)
表2-7工具統計表(32)
表2-8石片統計表(37)
表2-9工具統計表(39)
表2-10石片統計表(61)
表2-11石核、石片統計表(76)
表2-12工具統計表(78)
表2-13薊縣地區不同工業類型對比(82)
表2-14道古峪北嶺地點與不同工業類型地點對比(91)
表2-15石片統計表(95)
表2-16工具統計表(99)
表2-17段莊地點石器類型比例表(119)
表2-18石制品類型統計表(122)
表2-19船艙峪黃土梁地點石片測量統計表(123)
表2-20工具所用毛坯的分類統計(129)
表2-21三類工具加工緣位置統計(129)
表2-222005年薊縣下營鎮發現三處舊石器地點石器工業特征(133)
表3-1天津地區舊石器時代、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及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特征對比(141)
表3-2天津地區舊石器時代、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及新石器時代早期石制品組合對比(142)
表3-3朝鮮半島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一覽表(157)
表3-4天津地區與周鄰地區舊、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遺址文化特征對比(166)
圖版目錄
圖版1 朝陽洞遺址全景(由洞口向內望)
圖版2 朝陽洞遺址1號洞發掘區
圖版3 朝陽洞遺址1號洞洞穴發掘區布方示意圖
圖版4 朝陽洞1號洞地層堆積示意圖
圖版5 朝陽洞遺址1號洞洞穴西壁剖面
圖版6 朝陽洞遺址1號洞洞穴南壁剖面
圖版7 朝陽洞遺址1號洞遺址全景
圖版8 朝陽洞遺址1號洞出土的石片
圖版9 朝陽洞遺址1號洞出土的工具
圖版10 朝陽洞遺址1號洞第2層出土的部分動物骨骼碎片
圖版11 朝陽洞遺址2號洞地層堆積
圖版12 朝陽洞遺址2號洞發掘場景
圖版13 朝陽洞遺址2號洞石制品出土場景
圖版14 朝陽洞遺址2號洞堆積篩選
圖版15 朝陽洞遺址2號洞洞口
圖版16 朝陽洞遺址2號洞地層堆積示意圖
圖版17 朝陽洞遺址2號洞出土的完整石片、斷片及工具
圖版18 朝陽洞遺址2號洞光釋光測年取樣
圖版19 赤霞峪西嶺地點全景
圖版20 赤霞峪西嶺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
圖版21 赤霞峪西嶺地點發現的部分使用石片
圖版22 赤霞峪西嶺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23 船艙峪東嶺地點全景
圖版24 船艙峪東嶺地點剖面
圖版25 船艙峪東嶺地點發現的部分石核和石片
圖版26 船艙峪東嶺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27 東井峪駱駝嶺地點全景
圖版28 東井峪駱駝嶺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
圖版29 東井峪駱駝嶺地點發現的部分使用石片
圖版30 東井峪駱駝嶺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31 太子陵地點出露的地層剖面
圖版32 太子陵地點發現的部分石核和石片
圖版33 太子陵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34 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全景
圖版35 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地層剖面
圖版36 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一)
圖版37 下營梁峪黃土地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二)
圖版38 下營南嶺地點全景
圖版39 下營南嶺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一)
圖版40 下營南嶺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二)
圖版41 小穿芳峪地點地貌全景
圖版42 小穿芳峪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一)
圖版43 小穿芳峪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二)
圖版44 小港地點地貌圖
圖版45 小港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
圖版46 小港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47 小平安地點地貌圖
圖版48 小平安地點發現的部分石核和石片
圖版49 小平安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50 丈煙臺東山地點地貌
圖版51 丈煙臺東山地點發現的部分石片
圖版52 丈煙臺東山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53 楊莊西山地點地貌
圖版54 楊莊西山地點剖面觀察與測量
圖版55 楊莊西山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一)
圖版56 楊莊西山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二)
圖版57 楊莊西山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三)
圖版58 道古峪北嶺地點全景
圖版59 道古峪北嶺地點發現的部分石核和石片
圖版60 道古峪北嶺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61 道古峪北嶺地點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62 青池遺址俯瞰(西北—東南)
圖版63 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石核
圖版64 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石片
圖版65 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使用石片
圖版66 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刮削器
圖版67 青池遺址發現的部分工具
圖版68 段莊地點二級階地全景
圖版69 段莊地點三級階地
圖版70 段莊地點四級階地
圖版71 段莊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一)
圖版72 段莊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二)
圖版73 段莊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三)
圖版74 段莊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四)
圖版75 船艙峪黃土梁地點全景
圖版76 船艙峪黃土梁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一)
圖版77 船艙峪黃土梁地點發現的部分石制品(二)
圖版78 2015年參加重點調查人員合影
圖版79 參加2019年朝陽洞遺址考古發掘專家咨詢論證會全體人員合影
圖版80 專家觀摩薊縣2015年重點調查采集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