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結構、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靈動管理模式構建》的主要內容與創新之處在于:一是從知識與規則的角度分析組織結構;二是從增值性與適應性兩個維度研究個體行為;三是考察了組織結構、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的作用機理;四是研究了靈動管理的策略、模式與經驗。
《組織結構、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靈動管理模式構建》適合對智慧組織、知識經濟、互聯網經濟、管理創新等領域感興趣的企業管理者、政府部門人員、高等院校教師、研究機構工作者、碩博研究生閱讀參考。
《組織結構、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靈動管理模式構建》選題新穎,研究視角獨特,從知識與規則角度分析組織結構,從增值性與適應性兩個維度研究個體行為,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同時,實證分析了組織結構、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間的作用機理,創新性地提出了靈動管理模式,總結了靈動管理模式的策略、模式與經驗,對知識經濟時代與網絡經濟時代的智慧企業和智慧組織的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張曉東,男,內蒙古卓資人,1981年10月生,管理學博士。主要研究創新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與物流管理。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員,中國物流技術協會會員、中國物流學會會員。近年來擔任《管理經濟學》、《管理學》、《營銷策劃》、《網絡營銷》、《客戶關系管理》、《物流管理》等課程。以第一作者在《科研管理》、《管理學報》、《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消費經濟》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主編《管理經濟學》教材一部,參與編寫《管理信息系統》教材。主持《管理經濟學》與《管理信息系統》校級優秀課程建設。參與國家基金項目2項、主持或參與省(部)、市(廳)級科研項目20余項。
1 緒論
1.1 研究問題的意義
1.1.1 知識與規則對組織結構有巨大影響
1.1.2 個體行為需要有力的分析工具
1.1.3 組織結構、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關系密切
1.1.4 組織結構是規則管理與知識管理的平衡體
1.2 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和趨勢
1.2.1 對組織結構的研究
1.2.2 對個體行為的研究
1.2.3 組織結構與企業績效間關系的研究
1.2.4 知識管理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1 知識與規則視角的組織結構分析
1.3.2 組織成員個體行為的分類研究
1.3.3 組織結構對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
1.3.4 靈動管理模式的構建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規則管理與組織變革
2.1 規則概要
2.1.1 規則的概念
2.1.2 規則的作用
2.1.3 規則制定存在的問題
2.2 規則管理
2.2.1 規則管理定義
2.2.2 規則管理過程
2.2.3 規則管理成本與收益
2.2.4 規則管理存在的問題
2.3 組織變革的定義與影響因素
2.3.1 組織變革的定義
2.3.2 組織變革的影響因素
2.4 組織變革的類型與性質
2.4.1 組織變革的類型
2.4.2 組織變革的性質
2.5 組織變革模型
2.5.1 Lewin組織變革模型
2.5.2 Kast系統變革模型
2.5.3 Leavitt變革模型
2.5.4 Bass,Bennis效能導向變革觀點
2.5.5 Schein適應循環變革模型
2.5.6 Kotter變革模型
2.5.7 多維視角的組織變革空間次序模型
2.5.8 基于組織認知的變革模型
2.5.9 整合的系統變革模型
3 知識管理
3.1 知識的定義
3.2 知識管理研究視角
3.2.1 對象視角
3.2.2 方法視角
3.3 知識管理模型
3.3.1 知識分類模型
3.3.2 知識來源模型
3.3.3 智力資本模型
3.3.4 知識管理過程模型
3.3.5 知識管理實施模型
3.3.6 知識管理績效模型
3.3.7 靈動管理
3.4 知識管理評價、綜合模型與未來趨勢
4 知識與規則視角的組織結構
4.1 組織結構的概念與維度
4.1.1 組織結構的概念
4.1.2 組織結構的維度
4.2 組織結構理論的發展
4.2.1 古典組織結構理論
4.2.2 新古典組織結構理論
4.2.3 現代組織結構理論
4.3 組織結構模式
4.4 知識在組織中的變化
4.4.1 科學管理之前——知識集中于員工
4.4.2 科學管理階段——知識集中于管理層
4.4.3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向員工回歸
4.5 知識與規則視角的組織結構分析
4.5.1 知識與知識能力
4.5.2 知識與規則在組織中的作用
4.5.3 知識與規則視角的組織結構
5 個體行為分類
5.1 個體行為概要
5.2 個體行為研究模型
5.2.1 個體行為一般結構模型
5.2.2 個體行為影響因素模型
5.2.3 個體行為復雜系統模型
5.3 個體行為分類研究
6 組織結構對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的影響模型構建與研究設計
6.1 組織績效
6.1.1 組織績效研究的兩大范式
6.1.2 組織績效研究的三種模式
6.2 平衡計分卡
6.3 組織結構對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的影響模型
6.3.1 知識與規則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6.3.2 提出假設
6.3.3 理論模型的建立
6.4 量表開發
6.4.1 量表形成
6.4.2 問卷預測試與量表修正
6.4.3 量表的因子分析
6.5 正式抽樣與統計描述
7 組織結構對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的影響模型實證分析
7.1 知識與規則對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的影響模型分析
7.2 個體行為問的相關性分析
7.3 假設的實證檢驗
7.4 組織結構對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的影響模型分析
8 研究啟示與靈動管理的提出
8.1 企業環境的巨大變化
8.1.1 競爭更加激烈
8.1.2 集中核心知識與供應商協作
8.1.3 客戶與市場需求變化
8.1.4 組織成員個體需求的變化
8.1.5 組織管理基礎的變化
8.2 研究結論的啟示與管理結構的改變
8.2.1 權力結構:由集權到分權
8.2.2 層級結構:由金字塔到扁平化
8.2.3 職能結構:由實體型到虛擬化
8.2.4 資源結構:以物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
8.3 靈動管理的內涵與宗旨
8.3.1 靈動管理內涵
8.3.2 靈動管理宗旨
8.4 靈動管理與傳統管理的區別
8.5 規則靈動化
8.5.1 規則分析
8.5.2 規則靈動化
8.6 個體行為分析與優化
8.6.1 個體行為分析
8.6.2 個體行為優化
8.7 企業資源平臺化
8.8 靈動組織結構的建立
9 靈動管理的模式與經驗
9.1 靈動管理的幾種模式
9.1.1 體驗互動模式——美邦、優衣庫
9.1.2 定制預購模式——紅領、茵曼
9.1.3 聯盟合作模式——格蘭仕、奧馬
9.1.4 平臺支撐模式——海爾、美的
9.1.5 UDP模式——愛定客
9.2 靈動管理模式的成功因素
9.2.1 高黏著的消費群體
9.2.2 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9.2.3 柔性化的生產技術
9.2.4 數字化的經營管理
9.2.5 高效的產業鏈整合
9.3 靈動管理的行業特性
9.3.1 需求個性化強
9.3.2 體驗服務要求高
9.3.3 行業競爭激烈
9.3.4 傳統管理成本高
9.4 靈動管理的推進方式
9.4.1 轉變經營理念
9.4.2 創新盈利模式
9.4.3 實施資源整合
9.4.4 優化生產組織
9.4.5 強化客戶服務
9.5 靈動管理的幾點經驗
9.5.1 妥善處理各類資源提供者的關系
9.5.2 嚴格管理支付運作流程
9.5.3 大力發展智慧物流配送
9.5.4 積極營造誠信經營文化
10 研究成果與學術貢獻
10.1 成果與結論
10.1.1 知識與規則視角的組織結構分析
10.1.2 增值性與適應性兩個維度的個體行為研究
10.1.3 組織結構對個體行為與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
10.1.4 靈動管理模式的建立
10.2 本研究的學術貢獻
10.3 本研究的不足
10.4 后續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