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回顧了建黨100年以來,黨的教育理論與政策發生的巨大的變化。全書共分六章,分別探討了建黨初期黨的教育的復雜性,建國后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新探索、改革開放初期的教育思想與政策、教育發展戰略的建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素質教育的推動、新時代教育的新發展等多項內容。全書不僅分專題清晰總結了中國教育理論的發展脈絡,全面呈現中國教育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建設中起到的作用及百年的成果,且從橫向上突出了高考改革、素質教育、教育體制改革等重要事件對國家發展的影響,為未來的教育改革與創新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建議。
劉復興,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曾任西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培養處處長、《中國教師》雜志社社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分會副理事長。2006年被列入國家“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學原理、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法學。曾著有《教育政策的價值分析》《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紀實》《國外教育政策研究基本文獻講讀》等著作多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委托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研究”數十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
目錄
第一部分中國共產黨成立與大革命時期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與教育思想
二、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對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影響
第二章教育為階級斗爭與土地革命服務
一、從中共一大到中共四大:黨的時代任務與教育方針
二、從中共一大到中共四大:黨的教育實踐
第三章教育喚醒有戰斗力的各階級
一、以教育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二、以教育團結民主革命的統一戰線
三、以教育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素質,推動現代化發展
附錄一中共一大到中共四大時期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有關教育內容的節選及其他重要政策文獻
第二部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
第四章新民主主義教育理論
一、新民主主義的思想
二、新民主主義教育思想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
第五章教育為革命戰爭與革命根據地的建設服務
一、從中共五大到中共七大:黨的時代任務與教育方針
二、從中共五大到中共七大:黨的教育實踐
第六章培養革命的干部
一、以干部教育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加強黨的建設
二、以干部教育提升革命軍隊戰斗力,推動武裝斗爭
三、以干部教育團結各革命階級,鞏固統一戰線
附錄二中共五大到中共七大時期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有關教育內容的節選及其他重要政策文獻
第三部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第七章毛澤東教育思想
一、教育要與政治、經濟相適應的思想
二、毛澤東關于“培養什么人”的教育思想
三、毛澤東關于“怎樣培養人”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與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一、從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到社會主義教育方針
二、中國社會主義的新教育道路的探索
第九章把培養為無產階級政治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勞動者作為黨的戰略任務
一、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
二、德智體全面發展,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人才基礎
三、實現勞動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
四、為了群眾辦教育,依靠群眾辦教育
附錄三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大報告有關教育內容的節選及其他重要政策文獻
第四部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十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
一、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開端(1978—1993年)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蓬勃發展(1993—2000年)
三、科學發展觀與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的新拓展(2000—2012年)
第十一章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一、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教育為人民服務、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第十二章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附錄四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七大時期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有關教育內容的節選及其他重要政策文獻
第五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第十三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
一、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二、提出并貫徹落實教育“九個堅持”
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第十四章貫徹落實“四為”方針
一、以“四為”方針為指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十五章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一、提出人才培養的新標準與新要求
二、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三、體現時代特征,服務時代要求
附錄五中共十八大到中共二十大時期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有關教育內容的節選及其他重要政策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