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位開始碩士或博士學位歷程的研究生而言,未來是在某個帶有一定未知特性的學術領域中進行的,更復雜,更有不確定性。什么理念對成功完成學業是有幫助的?什么是讀研過程中較關鍵的環節?研究生遇到煩惱和曲折如何應對?很多研究生生涯的過來者,在回顧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歷程時會提到一些帶有共性的重要理念。一些研究生導師在對研究生的輔導報告和開學講座上也會提到一些帶有共性的重要思想。對于這些思想理念,研究生新入學時了解與不了解,是會產生差別的。
作者自己曾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生,后來作為導師指導過數十位該領域的研究生。從2001年至今作者還在湖南師范大學開設了“研究生入學導行”課程,以幫助新入學的研究生盡快從本科生進入研究生角色。同時作者在擔任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期間,分管研究生教育,經常思考研究生培養的相關理念。本書的內容和案例來源于此,將研究生生涯的重要理念娓娓道來。
盡管不同專業研究生的學習內容、研究課題、培養過程有很大差別,但其學習、研究和歷練的過程仍有某些共性的規律,很多重要的有關學術研究、論文寫作、人際關系、個人素質培養的理念是基本相同的。本書對理工科不同專業研究生的培養都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梁宋平
----------------------------
197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學系本科,1983年獲北京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學位,1986年獲北京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0年在美國波士頓大學蛋白質化學研究室完成博士后研究。1987年博士學位論文獲北京大學王式儀化學獎,1991年獲國家學位委員會頒發的中國有突出貢獻博士學位獲得者證書。1992年任湖南師范大學生物學系教授,1995年聘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與博士生導師,1999年出任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曾擔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蛋白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世界生物毒素學會亞太分會主席,湖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曾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被原國家人事部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曾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模范教師。曾擔任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分管研究生教育。
前言
第一講 艱辛而幸福的修行
第二講 擒兔理論與知識的邊界
第三講 好奇與敬畏
第四講 心有哲學:《自然辯證法》與《道德經》
第五講 與導師和研究室相互成就
第六講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七講 實驗動手能力與“金剛鉆”
第八講 在挫折與失敗中“淘金”
第九講 研究室里的智商與情商
第十講 業余時間:與事業相看兩不厭
第十一講 我思故我在:研究生應為獨立思考者
第十二講 越過標桿:從學術論文到學位論文
第十三講 回報社會與自身發展完善
結語
參考文獻與注釋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