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從事倉儲企業管理工作和理論研究的部分成果,其中絕大部分已經在相關刊物上公開發表。分為倉儲、物流園區與物流樞紐、供應鏈金融、物流行業發展、物流企業與管理、現代物流體系、規劃與政策、電商物流與物流智慧化、外國物流考察報告等八個部分。其中的一些業務數據、研究結論和行業預判,對倉儲物流的研究者和企業家有幫助,可用作物流專業大學生的教學參考和物流企業員工的培訓教材。
作者在中儲工作三十年。在這三十年間,作者善于思考,勤于寫作,緊跟時代發展,洞察倉儲發展熱點,總結過往經驗。這本沉甸甸的書,既是作者的工作總結,也是中儲的輝煌歷史。書中數據翔實,圖文并茂,值得細細研究。
第一章 倉儲
第一節 我的倉儲夢
第二節 中儲發展戰略研究
第三節 2004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05年展望
第四節 2005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06年展望
第五節 2006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07年展望
第六節 中國倉儲業基本狀況——2006年全國經濟普查倉儲業數據解讀
第七節 2007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08年展望
第八節 2008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09年展望
第九節 迎接挑戰 力謀發展
第十節 倉儲管理與技術應用
第十一節 2009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10年展望
第十二節 2010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11年展望
第十三節 2011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12年展望
第十四節 2012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13年展望
第十五節 2013年倉儲業發展回顧與2014年展望
第十六節 倉儲業15年發展回顧——倉儲業質的轉變
第十七節 2018年的喜與憂,2019年展望
第十八節 如何評價倉儲企業績效
第十九節 倉儲安全管理-
第二十節 倉儲物流永遠在路上
第二十一節 倉儲物流業將進入資源整合期
第二章 物流園區與物流樞紐
第一節 科學發展物流園區
第二節 縱論中國物流園區
第三節 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要點
第四節 物流園區的規范發展
第五節 物流園區發展報告
第六節 物流園區的發展建議
第七節 物流園區發展中的新問題
第八節 智慧物流園的建設
第九節 國家物流樞紐的規劃和建設
第十節 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啟動
第三章 供應鏈金融
第一節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與發展
第二節 金融物流的有關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 動產質押融資是供應鏈金融的基礎
第四節 質押監管融資:物流業與金融業緊密結合的紐帶
第五節 關于倉單的學與問
第六節 倉儲業參與金融服務研究
第七節 2009年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展望
第八節 2012年金融物流發展回顧與2013年展望
第九節 2013年金融物流的回顧與2014年展望
第十節 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發展與問題
第十一節 “天津中盛糧油”事件給我們什么警示
第十二節 又見重復質押騙貸
第十三節 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
第十四節 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
第十五節 產業鏈金融前景廣闊
第四章 物流行業發展
第一節 中國古代物流一瞥
第二節 商貿物流的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 制造業物流現存問題及發展趨勢
第四節 整合,路在何方?
第五節 振興物流業的當務之急
第六節 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物流行業數據解讀
第七節 從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看物流高質量發展
第八節 物流業應加速信息化進程
第九節 物流的傳統與創新
第十節 新常態下新物流
第十一節 珍惜7%的增速
第十二節 降低物流成本要明確目標
第十三節 多式聯運之路
第十四節 物流業要高質量發展
第十五節 漫談快遞行業發展問題
第十六節 煤炭物流發展新趨勢
第十七節 水鐵聯運依然在路上
第十八節 內陸港的發展問題
第十九節 現貨市場要升級改造
第二十節 物流發展新動向
第五章 物流企業與管理
第一節 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
第二節 為鐵路貨運改革叫好
第三節 物流企業的重要責任
第四節 物流企業該為“一帶一路”做些什么?
第五節 倉庫職業經理人亮起紅燈
第六節 丟掉幻想 準備奮斗
第七節 物流服務的質量在提升
第八節 中歐班列要打造精品
第九節 怎樣看待供應鏈核心企業?
第六章 現代物流體系:規劃與政策
第一節 優化城市物流體系
第二節 與中東歐合作的機遇與挑戰
第三節 落實規劃 路途迢迢
第四節 重視物流體系建設
第五節 物流新政貴在落實
第六節 物流規劃要到現場
第七節 城市配送需要升級了
第八節 南向通道建設問題
第九節 物流政策當如是
第十節 期待物流政策落地
第七章 電商物流與物流智慧化
第一節 物流是電子商務的基礎
第二節 電商平臺的發展與困境
第三節 關于智慧物流的討論
第四節 電子商務如何與物流鏈接
第五節 別把區塊鏈炒俗了
第八章 外國物流考察報告
第一節 赴英國、荷蘭物流考察報告
第二節 美國倉儲業考察報告
第三節 加拿大物流會議及考察情況
第四節 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后記 我四十年里經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