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總體按照“理論建構→方法建構→實踐應用→發現問題→解決方案”的邏輯思路開展研究。首先,基于區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空間經濟學相關理論,結合黨中央關于城市群、都市圈和區域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建立城市群協同發展的理論框架,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提供相對科學的理論依據。其次,基于城市群協同發展理論框架,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評價體系,分別從發展水平均衡性、空間布局均衡性三大維度,對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進行評價分析。再次,利用構建的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評價方法,分別對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市場、交通、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程度進行深入評價,發現各個具體領域存在的問題和短板。最后,著眼于分析發展的問題,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思路目標、主要路徑和對策建議,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和參考。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章 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理論建構與評價方法,第二章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協同發展評價分析,第三章 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評價分析,第四章 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協同發展評價分析,第五章 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服務協同發展評價分析,第六章 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協同發展評價分析,第七章 中心城市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分析:以廣州為例。
覃劍,廣西東蘭縣人,博士,副研究員。現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巫細波 ,廣東五華人,碩士。現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廣州汽車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廣州經濟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汽車產業、空間計量與GIS應用。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市社科規劃課題3項,完成相關應用決策課題50多項;出版專著《廣州汽車產業自主創新與升級研究》、《廣州智慧城市戰略實踐與展望》等2部,以執行副主編身份編寫《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6~2018年)藍皮書3本。在《經濟地理》、《地理科學》、《城市發展研究》、《區域經濟評論》、《城市觀察》、《汽車工業研究》、《開放導報》、《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報告》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