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晚清西學東漸與中國的被科學之路
第一節 甲午戰禍與中國科學主義的發動
第二節 科玄論戰與科學主義地位的確立與激變
第二章 中國科學主義的價值范式、認知譜系與方法論域
第一節 科學萬能:近代中國科學主義的價值理念
第二節 學科規約:近代中國科學主義的認識論域
第三節 實證歸納和進化論:近代中國科學主義的方法譜系
第三章 科學主義與中國文學史觀的建構歷程
第一節 發軔:20世紀中國文學史觀的科學主義端倪
第二節 20世紀中國文學史觀中科學主義的確立
第三節 20世紀中國文學史觀中科學主義的激變
第四節 遺聲:20世紀中國文學史觀中科學主義的落幕
第四章 20世紀中國文學史書寫共同體:以科學的名義
第一節 林、黃、來、張的《中國文學史》
第二節 曾、鄭、錢、容、譚、二胡、二劉的《中國文學史》
第三節 紅皮本、王瑤本、游著、袁著、章駱著《中國文學史》
第五章 重寫文學史:審美主義的崛起
第一節 重寫文學史與文學史觀的重構
第二節 文學史觀的重構與文學本位意識的崛起
第六章 百年糾結:被科學的扦格
第一節 學科規約與文學史的科學化、歷史化
第二節 目的論與文學史的可能限度
第三節 文與史的博弈
第七章 世紀話題:說不盡的科學精神
第一節 中國文學史能否過度倚重科學精神
第二節 后現代史學解構理性歷史觀念帶給中國文學史觀的挑戰
第三節 科學精神介入文學史觀建構的限度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