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的合理邊界研究》由金春陽編著。
《知識產權的合理邊界研究》從知識產權違法行為頻發等現實問題出發,提出知識產權和其他權利一 樣,在主體、客體、內涵和效力方面應當劃定自己的邊界,只有權利的邊界限定在合理范圍內,權利才是 有效可控的。知識產權的邊界應當從以下兩方面把握:一是邊界的雙重性,知識產權的客體和內涵構成了 知識產權的內在邊界,知識產權的效力勾畫出了知識產權的外在邊界。二是邊界的可塑性,隨著國內外經 濟形勢、產業政策、技術革新、商業需求的變化,知識產權邊界的界碑會出現漂移現象。只有在知識產權 的邊界內外,努力營造尊重知識產權、尊重自由創新的文化氛圍,讓崇尚科學、遵守規則、自戒自律蔚然 成風,才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金春陽編著的《知識產權的合理邊界研究》立足我國的司法實踐,深入挖掘法律背后蘊含的哲理,并將其運用于解決當代中國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不斷提升現有法律的可適用性,彌補立法的不足,提高立法的質量,彰顯立法的效果,使得現有法律可以嚴謹地規范各類主體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這些努力必將有利于明晰知識產權的主體、客體、內涵和效力的邊界,使無形的知識產權擁有較為明確的界限外沿,讓知識產權的權利人、使用人和知識產品的消費者更加明確各自的權責所在。
金春陽,江西省人,華東師范大學日語系畢業后留學日本,獲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日本同志社大學);其間,留學美國,獲比較法學碩士學位(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代表性日文專著:《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美國。日本.中國比較法研究》(日本成文堂出版社,2007年)。
第一章 知識產權的主體
第一節 著作權
一、作者
二、著作權人的范圍
三、合作作品的權益配置
四、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的名與實
五、法人作品與職務作品的糾結
六、委托作品與職務作品的區別
七、電影作品的作者與著作權人
八、司法解釋的特別規定與著作權法的沖突
九、小結
第二節 專利權
一、發明創造人
二、職務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
三、外國人享有的權利
第一章 知識產權的主體
第一節 著作權
一、作者
二、著作權人的范圍
三、合作作品的權益配置
四、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的名與實
五、法人作品與職務作品的糾結
六、委托作品與職務作品的區別
七、電影作品的作者與著作權人
八、司法解釋的特別規定與著作權法的沖突
九、小結
第二節 專利權
一、發明創造人
二、職務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
三、外國人享有的權利
四、先申請原則的內涵
五、小結
第三節 商標權
一、自愿注冊原則
二、先申請原則
三、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
四、外國人享有的權利
五、小結
第二章 知識產權的客體
第一節 著作權
一、作品的構成要件
二、智力成果與表達
三、題材與思想
四、表達與思想
五、表達方式的可選范圍與創造性
六、作品的類別影響著保護的程度
七、特殊作品的特殊保護
八、小結
第二節 專利權
一、發明、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
二、外觀設計與產品的密切聯系
三、不能獲得專利權的專利申請
四、小結
第三節 商標權
一、可視性標識的范圍
二、一種商品一份申請
三、小結
第三章 知識產權的內涵
第一節 獲得發明專利權的條件
一、實用性、新穎性和創造性的關系
二、現有技術、在先申請與喪失新穎性的例外情形
三、創造性的判定標準
四、充分披露的具體要求
第二節 獲得其他專利權的條件
一、實用新型
二、外觀設計
第三節 獲得注冊商標權的條件
一、具備顯著特征和識別力
二、不屬于損害他人利益的申請
三、不屬于損害公共利益的申請
第四章 知識產權的效力
第一節 著作財產權
一、權利類別與保護范圍
二、個別豁免與合理使用
三、侵權的判定標準
四、民事救濟
五、小結
第二節 著作人身權
一、發表權
二、署名權
三、修改權與保護作品完整權
四、小結
第三節 著作鄰接權
一、表演者的權利
二、錄音錄像制作者的權利
三、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
四、著作鄰接權與著作權的關系
五、小結
第四節 發明專利權
一、直接侵害的內涵與外延
二、權利的限制
三、權利要求內容的發現、等同特征及其限制
四、民事救濟
五、小結
第五節 其他專利權
一、實用新型專利權
二、外觀設計專利權
三、小結
第六節 商標權
一、保護的范圍
二、作為商標使用
三、注冊商標與近似商標
四、核定商品·服務與類似商品·服務
五、權利的限制
六、民事救濟
七、小結
第七節 商標權的相關領域
一、域名
二、企業名稱
三、知名商品
第八節 專利權的相關領域
一、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二、商業秘密
三、植物新品種
第五章 國際條約框架下的知識產權
第一節 總論
一、國際條約的概要
二、國際條約的效力
第二節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
一、總則和其他規定
二、實體方面的規定
三、程序方面的規定
第三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理下的主要國際條約
一、巴黎公約
二、專利合作條約
三、伯爾尼公約
四、WIPO版權條約
五、羅馬公約
六、WIPO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
七、關于《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的議定書
第六章 知識產權邊界的典型問題探討
第一節 知識產權研究的方法論
一、堅持國際法與國內法的結合
二、既重視法理探究又重視法律詮釋
三、堅持法條解釋與案例研究的結合
第二節 民法解釋學與著作權法的融合
一、用目的解釋的方法確立復制權的侵權判定標準
二、用多維度解析的方法豐富簡單條文的內涵
三、警惕對于署名權效力范圍的越界擴張解釋
四、用體系解釋的方法推導出正確的歸責原則
五、用比較法解釋的方法辨析職務作品和委托作品
六、用限縮解釋的方法界定著作權保護的對象
第三節 著作權首次銷售理論的效力范圍
一、首次銷售理論的基本內容
二、歐米茄案中的首次銷售理論問題
三、我國立法的潛在影響分析
第四節 商業方法專利的存亡法則
一、專利有效性相關條款適用的先后順序
二、“機器或轉換”檢驗法
三、“無非就是”檢驗法
四、“無非就是”檢驗法面臨的挑戰
第五節 專利聯營的競爭法規制
一、提高效率
二、防止壟斷
第六節 商標的使用
一、不具有識別商品效果的使用形式
二、具有識別商品效果的使用形式
第七節 出口貿易商標侵權的判定標準
一、侵權否定說
二、侵權肯定說
三、民事責任二分說
四、系爭標識二分說
五、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第八節 在先使用的未注冊標識保護
一、中國司法及立法的動向
二、日本司法及立法的啟示
三、司法及立法建議
第九節 培育自主品牌需內外兼修
一、“傍名牌”是企業運用法律規則的一種方式
二、企業亟須用法律手段維護自主品牌
三、圍繞商標構建原創性企業文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