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服務形態的不斷創新,電子商務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網絡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法律義務是引導網絡中介服務商積極構建網絡知識產權秩序的有效工具。為了正確指引網絡中介服務商參與電子商務,準確課加網絡中介服務商的知識產權共同侵權責任,建立和維護良好的網絡知識產權秩序,本書以“網絡中介服務商的知識產權法律義務”為主題展開探討和論述。
序
互聯網為知識產權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中國,豐富的產品結構、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及便利低廉的快遞造就了比國外更為發達和復雜的網絡經濟。這就決定了中國的網絡知識產權侵權范圍更廣、程度更深、類型更新更快更復雜而且救濟難度更大。
該難題如何破解?長期以來,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界圍繞著“避風港”規則和網絡中介服務商的侵權責任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同時,中國借鑒美國的DMCA、歐盟的《電子商務指令》等代表性國外立法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多年以來,中國的網絡知識產權侵權形勢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良好的網絡知識產權秩序仍然沒有建立起來。
面對這一網絡難題,面對當時鋪天蓋地的歸責研究,本書作者于波博士在八年前另辟蹊徑,選擇從義務角度引導網絡中介服務商及其用戶以尊重知識產權的方式從事電子商務,以期實現對網絡知識產權侵權的預防和遏制。近一兩年,無論是美國DMCA的修法動向,還是歐盟的最新立法,均明顯地傾向于通過完善網絡中介服務商的事前義務來引導網絡知識產權秩序的構建,不再一味地探討網絡中介服務商侵權責任的事后課加。這充分說明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具有前瞻性。
于波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在華東政法大學求學十載,接受了系統的法學教育,民商法功底扎實。新穎的選題和良好的研究基礎,使他在華政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在法國繼續從事網絡知識產權法研究并以très honorable(非常優秀)的答辯成績獲得法國博士學位。
現在他又對論文進行了完善,使之成為一本頗有見地、富有開創性觀點的專著。該書的研究特色如下:
第一,研究目的具有開拓性。該書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通過完善網絡中介服務商的知識產權義務從而準確界定其過錯類型進而精準課加其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更在于通過多元的義務類型來規制網絡中介服務商的商事行為,進而引導網絡中介服務商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和開展商業活動。
第二,研究方法具有新穎性。作者沒有照搬歐盟、美國及法國不同的立法,而是借助系統論對移植自不同法系的制度進行本土化融合,將系統思維引入網絡服務商知識產權義務分配關系的研究中,有效避免了將源自不同法系的制度進行生硬組合的問題。
第三,對網絡中介服務商的定義進行了系統研究。鑒于民事主體與商事主體在責任承擔上的不同會影響到義務分配的準確性,該書摒棄了我國知識產權法學界長期使用的“網絡服務提供者”、“ISP”和“ICP”等概念,主張知識產權法主要是商法,強調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商主體身份。同時,在“ISP”概念體系下對網絡中介服務商的概念進行了準確定位和界定。
第四,對知識產權的基本權利屬性進行了應用性研究。該書引入并拓展德國法國憲法理論中著名的客觀價值秩序理論,論證知識產權是一種基本財產權利,代表了知識經濟時代的基本財產秩序。網絡中介服務商在消極地不侵害知識產權的同時,還負有積極的知識產權保護義務。
第五,對網絡中介服務商的知識產權義務體系進行了系統性研究。本著義務設定的多元性、漸進性、開放性及系統性目標,作者從必要性和適度性兩個方面對網絡服務商知識產權義務設定的合理性進行了論證。在對信息保存與披露義務、注意義務、審查義務及斷網或封帳義務進行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分別論證了其各自的適用要件并構建了一個有機的義務系統。
現在,于波的博士論文形成專著即將出版,作為導師,我感到十分欣慰!相信該書對網絡中介服務商的界定,知識產權的基本權利屬性,義務設定的合理性、層次性、系統性等問題的創新性研究成果,一定會對我國網絡知識產權法的立法完善帶來積極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于波博士選擇了一個值得長期深耕的研究方向。博士學位論文的出版僅是研究的第一步。作為導師,我建議他在接下來的研究工作中以本書作為總論,分別對網絡中介服務商的信息保存與披露義務、注意義務、審查義務和斷網義務進行專題研究,最終形成五本系列性專著。
研究無止境,希望于波博士繼續努力,為我國知識產權學術研究做出新的貢獻!
是為序!
何敏
2017年2月12日于華政園
于波,1983年1月出生,山東鄒平人,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專業法學博士,現為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講師,青年東方學者,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理事。主要從事網絡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基本理論、文化產業政策與法制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先后在中法法學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目錄
總序
序
緒論
第一章網絡中介服務商法律義務基本理論范疇
第一節“ISPs”概念體系下的網絡中介服務商
一、網絡中介服務商
二、網絡內容提供商
三、網絡服務提供商
四、三者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網絡中介服務商與網絡相關主體的利益平衡
一、法理基礎: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
二、政策考量:保證不同產業間的均衡發展
第三節法律義務與侵權過錯類型的對應機理
一、法理基礎:法律義務直接引起法律責任
二、義務類型與過錯類型的對應關系
第二章網絡中介服務商知識產權義務制度比較
第一節信息保存與披露義務
一、適用主體:范圍各異
二、義務內容:判例對立法的拓展
三、義務性質:一元與二元并存
第二節監督義務與審查義務
一、基本立法態度:不承擔監督義務
二、司法態勢:審查義務與較高注意義務間的徘徊與糾結
第三節注意義務與“刪除義務”
一、注意義務的立法闕如與司法擴張
二、“刪除義務”:適用條件各異
第四節斷網或封帳義務
一、法國Hadopi首創的義務類型
二、DMCA的類似規定及SOPA的突破
第三章網絡中介服務商知識產權義務分配的合理性
第一節外部系統:必要性判斷
一、基本權利雙重性質理論下的義務分配
二、網絡中介服務商知識產權保護義務的必要性
第二節內部系統:適度性判斷
一、區分傳播的對象
二、區分經營模式
三、區分獲益因素
第四章網絡中介服務商知識產權義務的系統化分配及立法構想
第一節保存并提交用戶身份信息義務的細化
一、法律性質界定:多重屬性
二、適用要件分析
第二節注意義務的回歸
一、本旨功能的特定性決定著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二、注意義務的適用條件
第三節審查義務的確立
一、設立審查義務的合理性
二、與政府監督義務的關系
三、審查義務的適用要件
第四節斷網或封帳義務的引入
一、引入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二、斷網或封帳義務的適用要件
第五節義務的系統化分配與修法建議
一、“刪除義務”并不是獨立的義務類型
二、審查義務與注意義務的關系
三、義務的層次與系統化
四、立法完善建議
結語
參考文獻
案例表
相關法律條文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