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基礎茶學、茶道、茶文化及茶藝知識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講解, 在幫助人們學會如何選茶、論水、擇器、泡茶和儲茶之外, 也對市場上常見的眾多茶葉單品逐一介紹它們的詳細資料, 如性狀、功效、挑選儲藏、制作工序、茶療養生、妙用保健、茶點茶膳、鑒茶、泡茶、品茶等。
八大茶類、92種名茶單品、兩百多個養生藥茶方,選茶、論水、擇器、沖泡、鑒賞,從入門到精通。
1.內容豐富,通俗易懂
圖文講解茶學、茶道、茶文化及茶藝精要,文字深入淺出,閱讀理解更直觀、更舒暢。
2.詳實資料,隨查隨用
全新收入眾多名茶單品資料,識茶、泡茶、品鑒全程指導,助你快速成為懂茶達人。
3.圖片精美,時尚健康
強身祛疾、保養五臟、四季調養、美顏瘦身四大類傳統養生藥茶方,引導時尚健康生活。
神奇的中國茶
中國,是茶之古國,是茶及茶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飲茶的國家。在中國,不僅有著遼闊的茶產區,有著種類繁多的茶葉,更有著源遠流長的飲茶歷史和茶文化。隨著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遍地開花,中國茶正以它無與倫比的魅力和特色贏得越來越多的傾慕者,將中國的特色推向世界,將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國。
中國人對茶情有獨鐘,品茶、懂茶、愛茶之風在心手相傳中延續了數千年。無數茶葉愛好者將自己對茶的了解、喜愛與癡迷匯成文字,留下了大量生動、翔實的茶學典籍,為后世的茶學考證、研究和茶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其中,唐朝陸羽所著的《茶經》就是關于茶的著作。《茶經》被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最完備的茶葉專著,有著“茶葉百科全書”的美譽。全書共7000多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圖”共十大部分。書中詳細評述了中國茶葉的歷史、產地、功效、栽培、采制、烹煮、飲用、器具等方面的內容。
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中國茶,也為了弘揚中國茶文化,我們精心策劃了此書。本書對基礎茶學、茶道、茶文化及茶藝知識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講解,除了幫助人們學會如何選茶、論水、擇器、泡茶和儲茶之外,還能幫助人們了解茶的營養成分、健康功效、飲茶忌諱等小知識。本書也對市場上常見的眾多茶葉單品按綠茶、紅茶、黑茶、黃茶、白茶、烏龍茶、花茶、緊壓茶進行分類,并逐一詳細介紹了它們的性狀、功效、挑選儲藏、制作工序、茶療養生、妙用保健、茶點茶膳、鑒茶、泡茶、品茶等。本書還特別搜集了大量有助于強身祛疾、保養五臟、四季調養、美顏瘦身的保健茶飲,并輔以藥茶的配方、功效、做法、用法、藥材資料等內容,以便于讀者隨時查找,更有針對性地甄選適合自己的藥茶。
全書共收入名茶單品92個,各類藥茶飲200多個,并輔以海量高清實圖,內容深入淺出,解讀清晰、詳盡、易懂,可作為家庭日常茶飲制作指南,也可為廣大茶友和茶業從業人員提供業務指導或內容參考。
編寫本書過程中,由于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實屬難免,請廣大讀者海涵、斧正。
王玲,
1987年畢業于華南熱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食品科學專業碩士學位,現為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目前主要從事食品營養與衛生、食品加工與貯藏、食品的發酵與釀造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來在食品營養、釀造、加工等領域的國內核心及以上期刊發表科研文章20多篇,主持完成1項與食品營養相關的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子項目。
于雅婷,
主任醫師、高級藥膳食療師、北京世健聯首席養生專家、中國特效醫術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現任北京亞健康防治協會理事兼飲食健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藥膳食療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2008年、2012年國家舉重隊奧運會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成員,領導創新的現代化中醫食療技術獲“2008~2009年具投資價值健康管理新技術”“十一五中國健康管理領先品牌”,榮獲“科苑人物”“2008~2009年中華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亞健康事業開拓者”“十一五中國健康管理特別貢獻人物”“中華百業功勛人物”“中國創新人物”等稱號。
茶學知識入門
36 茶樹的原產地
37 最早的茶學專著——《茶經》
38 茶葉中的營養成分
40 茶葉的保健價值
42 飲茶“十忌”
44 選購茶葉須知
45 慧眼識茶
46 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
47 茶葉的儲藏
49 茶的儲藏宜忌
50 茶具入門:適用為上
54 茶具進階:材質的差異
58 茶具精通:鑒賞與養護
中國名優綠茶
82 蒸青綠茶 減肥消炎 排毒防癌
84 炒青綠茶 減肥抗菌 降脂抗癌
86 烘青綠茶 利尿降脂 抗衰益壽
88 曬青綠茶 殺菌消炎 護齒利尿
中國名優紅茶、黑茶
152 祁門紅茶 利尿養胃 抗菌解毒
154 正山小種 消炎殺菌 消暑利尿
156 滇紅 提神開胃 利尿殺菌
中國名優黃茶、白茶
182 君山銀針 防癌殺菌 健胃消炎
184 霍山黃芽 護齒減肥 消熱解暑
中國名優烏龍茶
200 安溪鐵觀音 殺菌固齒 醒酒提神
202 黃金桂 排毒抗老 防癌提神
204 武夷大紅袍 護胃抗老 養目減肥
中國名優花茶、緊壓茶
222 茉莉花茶 清肝明目 生津止渴
223 桂花茶 通便排毒 抗老清熱
224 玉蘭花茶 去膩降壓 殺菌解毒
茶療祛疾,健康永駐
236 千金天花粉茶 清熱生津 潤燥止渴
237 瀉心火茶 清熱降火 止嘔止血
238 陳皮竹茹茶 清熱和胃 益氣降逆
239 生地石膏茶 清熱瀉火 涼血滋陰
239 四妙勇安茶 清熱解毒 活血止痛
茶養五臟,益壽延年
318 人參核桃仁茶 溫補肺腎 納氣定喘
319 百合花茶 潤肺止咳 清心安神
319 玉竹蜜茶 潤肺生津 寧心安神
四季茶飲,滋補養生
360 蒲公英茶 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
361 甘蔗紅茶 清熱生津 和胃降逆
361 升麻茶 升陽舉陷 清熱解毒
362 蔥豉茶 祛風散寒 發汗解表
363 羌活茶 發散表寒 祛風除濕
363 升麻葛根茶 升陽舉陷 清熱解毒
美顏瘦身,茶魅無限
390 雙花除痘茶 清熱解毒 祛青春痘
391 潤肌養顏茶 清熱涼血 榮養肌膚
391 凈面美顏茶 養血調肝 散郁祛淤
392 枸杞珍珠茶 潤澤肌膚 延緩衰老
393 養血養顏茶 補益氣血 紅潤膚色
415 附錄一 中國名優茶品速查
436 附錄二 古時茶業縱覽
泡茶實用技巧
水溫控制
泡茶的水溫,直接影響到茶湯的品質。燒水時,以金屬器具煮水為佳,須大火急沸,切忌文火慢煮,并時刻留意水的變化,具體以水中升起氣泡的大小及水沸時的聲音判斷。
一般來說,水以剛剛煮沸起泡時為最佳,水溫過低不利于茶中有效成分的浸出,茶味寡淡;若煮得過久,水中的二氧化碳就會揮發消失,這樣的水會使沖泡出的茶湯鮮味盡失。此外,不同的茶葉也有著不同的水溫標準,如綠茶以80℃~90℃的水沖泡最好;紅茶和花茶,適宜用剛剛煮沸的水沖泡。
浸泡時間
茶葉的浸泡時間要根據不同的茶葉來制定,不同的茶葉浸泡時間不相同,同一種茶葉在不同的浸泡時間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味道。
茶葉的浸泡時間,一般在第一道時需要5分鐘左右。如果浸泡的時間過短,溶水成分還沒有完全釋放,茶湯也就體現不出茶葉本身的香味。細嫩的茶葉較不耐泡,要適當縮短浸泡
時間;耐泡的茶葉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當水溫高時,浸泡時間可適當縮短,水溫低時,浸泡時間要適當延長。
沖泡次數
茶葉在第一次浸泡時,可溶性物質浸出能達到50%~55%;第二次浸出30%左右;第三次浸出10%左右;第四次幾乎沒有浸出。因此,一般情況下,泡茶沖三次即可廢棄。茶葉的沖泡時間和次數,和茶葉的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也有關系。一般來講,普通的紅茶、綠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茶,用沸水200毫升沖泡,大約需要4~5分鐘即可飲用。當杯中剩余1/3茶湯時,可以續水,反復沖泡三次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