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生都被欲望主導,
生命就像需索無度的無底洞
別再不承認了!曾經有好幾次,你掏錢買了一堆東西,事后才發現,沒有一樣是真正需要的。結果那些敗家品不是原封不動擺到堆灰塵,就是被你想辦法四處送人,以減輕內心的罪惡感。
又或者是,看到別人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開了一部很拉風的車,擁有一個很響亮的頭銜,或是身價上千萬甚至破億,便心想,如果我也能像那樣,該有多好啊!
于是,用拼命掙錢的方式也好,用職場斗爭的手段也罷,等你真正處在原先“夢想中”的狀態時,才驚覺,原來一切也不過如此。
厘清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向來就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命題之一,但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搞清楚這回事。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斷被欲望主導,生命就像是個需索無度的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
網上曾經流傳一篇臨終遺言,作者是一位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總裁,年約六十幾。講述這段感人肺腑的遺言時,他已經被醫生診斷出罹患腦瘤,頂多只剩半年可活。諷刺的是,在他即將告別人世的倒數時日,四任前妻加上她們所生的小孩,正在為將來的一筆巨額遺產打官司。
多么諷刺的人生!他這才深刻體會到,死亡當前,那些曾經讓他感到無限得意的財富和名譽,全都變得一文不值;反而是那些帶得走的東西,比如愛和情感以及真摯動人的回憶,他卻少得可憐。
那位總裁得出了一個結論:人生只要賺得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東西,像是兒時的夢想或是感情的經營等等。很簡單的道理,但絕大多數的人往往要等到生命最后一刻,才會認清這個事實。
顯然,為時已晚。
別被“想要”的欲望主導,
最終迷失方向
以前,我最常被教導的事情是,只要將心中所求所想通過禱告的方式交給神,殷勤地禱告,那么終有一天,神就會幫助你實現愿望。
前陣子,坊間也出版了一系列關于“怎么拜才有效”的工具書,內容不外是教導大家如何拜才能討神明歡心,有求必應。
無論是迫切禱告還是舉香跪拜,多數人的內在動機其實都差不多,就是指使上帝或神明做事情,也難怪最后能心想事成的人并不多,原因是祈求的內容大多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
但試問,若是你的利正好是別人的弊,請問神到底該成就誰的心意呢?
曾經有位姐妹分享自己的體悟。她提到以前,所有的禱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指揮神做這個做那個,指揮到最后連自己也很煩。
“有天我突然頓悟到,自己身為一個平凡人,應該是我要聽神的啟示和帶領,怎么變成是我在操控神該怎么做呢?”那位姐妹恍然大悟。
主從的次序對了,心,自然就平靜。
回頭來看,祈求的真義其實是在于:安靜聆聽,以便采取最適合的方式來響應眼前處境。
藉由一次又一次的訴說,可以幫助一個處在混亂中的人自我沉淀,讓那些出自欲望的“想要意念”,慢慢沉淀杯底。如同內在需要清明狀態一樣,杯中的水變清澈了,便能看見什么是真正的生命需要。
思想帶出行動。當你看見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就是在用內在自我回應生命現況,無論當下的結果是否樂見,長遠來看,對你都是有利無弊。
妄求就得不著。如何不妄求?就是別被“想要”的欲望所主導,最終迷失了方向。
妄求就得不著,如何不妄求?
當你看見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
等于就是在用內在自我來響應生命現況,
無論當下的結果是不是你所樂見,
長遠來看,絕對有利無弊。
妄求就得不著,如何不妄求?
就是別讓“想要”的欲望所主導,
最終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