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卡耐基的成功之路
那是去年一個寒冷的冬夜,紐約賓雪凡尼亞飯店的舞廳在七點半之前就已被2 500位聽眾擠滿,盡管如此,直到八點鐘,還是有大批的人蜂擁而至,想要在舞廳中占得一席之地。
不僅舞廳中座無虛席,兩邊樓道、廂房里也都是人,稍晚一點進來的,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了。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人在進行了一天的辛勞工作后,還愿意在這里站一個半小時呢?
這里有時裝表演?
有大明星即將登臺演出?
不,都不是;這些人全都是被報紙上的一個占據了一整幅版面的廣告吸引來的。廣告刊登在兩天前的《太陽報》上。
那則廣告的內容非常簡單:
“教你增加收入,
學習講話的藝術,
讓你擁有當領導者的資格!”
不管你相不相信,在社會經濟不景氣的繁華大都市里,盡管有20%的人依賴政府救濟金過活,依然有接近3 000人在看到那則廣告后,走出家門,不懼嚴寒,來到賓雪凡尼亞飯店。
這則廣告并不是刊登在一般的小報紙上,而是選擇了紐約市鼎鼎大名的《太陽報》,這和《太陽報》的讀者群密切相關,我們調查可知,《太陽報》的讀者大多是處于社會上層階級的人——白領、企業主、經理等,他們的年收入少則2 000美元,多則50 000美元。
這接近3 000位聽眾,全部都是來聽由戴爾?卡耐基及人類關系講習會主辦的演講,演講的內容是當時社會中實用性最高、新穎度最強的“如何開展有藝術性的談吐,以及如何影響他人”。
可是,這接近3 000位來自不同行業的聽眾,為什么要來聽這場演講研究會呢?
是苦于這不景氣的社會經濟,而不得已才產生的求知欲望?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像這樣的演講研究會,對于紐約的這些聽眾來說,已經有24年的歷史了。
從開始舉辦演講研究會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5 000位商人受到了戴爾?卡耐基的訓練。而那些大公司——循規蹈矩、觀念守舊、不輕易相信人的機構,也在公司內部為自己的員工開展了演講研究會,包括西屋電氣公司、馬克意爾出版公司、白羅克聯合煤氣公司、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紐約電話公司等,希望員工能夠提升工作水平,取得更好的工作業績。
這群已經離開學校10年或者20年的人,如此熱衷于接受演講研究會的訓練,這一點讓我們感到吃驚,這也說明了目前我們的教育制度還存在欠缺。
那么,這些聽眾到底要通過演講研究會學習些什么呢?為了能夠找到這個答案,解答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美國成人教育協會與芝加哥大學、聯合青年會學校一起,花了整整2年的時間,耗費了25 000美元,對此展開了一次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最受人們關注的是健康問題,其次就是人際交往的藝術,即如何與他人建立起和諧的關系。接受調查的人們表示,他們所希望學習到的人際交往藝術,不是那種高深的大眾心理學,或者怎樣成為有魄力的演說家,而是能夠在工作中、家庭中、社交活動中都能夠派上實際用場的建議和方法。
也就是說,調查中的結果就是那些聽眾迫切想要獲得的東西,對嗎?
“當然是的。”調查負責人說,“那個說法一點兒也沒錯,倘若人際交往藝術就是他們內心最渴望的,那我們就把這個教給他們。”
但是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中直接指向人際交往藝術的書籍或者教材幾乎沒有,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寫過旨在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書籍。
這一現象讓調查者感到疑惑,從古至今,不論是涉及到古希臘、古拉丁,還是高深的高等數學等理論,這類不太受大眾歡迎的學理性書籍已經五花八門,品類俱全。但是大眾渴求的書,市面上卻是空白。
這也就是為什么有接近3 000人會在寒冷的冬夜,不在家里呆著烤火,要冒著嚴寒擠進賓雪凡尼亞飯店的舞廳,去聽一場演講研究會。因為在這個演講研究會上,他們能夠得到他們渴求已久的東西。
以前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他們都看過很多書,學到了很多知識,并且相信書本中的知識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現實中遇到的一切問題。
可是,在他們經歷了事業的掙扎、受到來自社會或者家庭的挫折或磨難之后,他們意識到,課堂上、書本中學到的知識遠遠不能解決這些現實問題,他們感到深深的失望!而那些名人或者身居要職、生活如魚得水的人們,他們的談吐、影響力、領導能力等都不是從課本中得到的,那些全部來源于他們的生活或者其他地方。
生活教會他們的是,優雅的人格、富有藝術的談話能力、優秀的領導能力等遠比熟讀拉丁文、取得哈佛大學文憑重要。
正如那則刊登在紐約《太陽報》上的廣告所說的,參加在賓雪凡尼亞飯店舞廳舉辦的演講研究會所能獲得的好處遠比你之前學到的要多,從現實來看,這個說法并沒有錯,并且事實遠比這要好。
在演講研究會上,18個曾經學過這個課的人,被請到了演講臺上,通過演講臺上的擴音器在規定的75秒時間內,講述他們曾經的經歷或者改變,每個人都只有75秒,時間一到,演講會的負責人就“砰”的一聲敲響錘子,大喊:“時間到,下一位。”
18個人的講述時間都控制得格外嚴格,而整個流程都非常快,就好像一群野牛從草原上奔涌而過,聽眾們就這樣站在擁擠的舞廳或者樓道、廂房內,聽他們的演講。
站在擴音器前演講的人形形色色,包括面包商、銀行家、推銷員、保險商、會計師、牙醫、建筑師、藥劑師、律師、商業公會會長等,其中有一位藥劑師是專門從印第安納保力司斯來到紐約的,而另一位律師是從哈佛納來的。
第一個演講的人是奧海亞,在愛爾蘭出生、成長,只讀過四年書,后來漂泊到美國,開始的時候是從事機械方面的工作,后來又進了其他行業。
他在40歲時,家里人口逐漸增多,而他的工資已經不能夠維持日常的開支,所以他考慮轉業,改去做卡車銷售。奧海亞性格有點自卑,所以他說,他在去敲開一家公司負責人的辦公室門時,會在門外徘徊很久,鼓足了勇氣之后,才敢去敲門。這份推銷員的工作,讓他感到力不從心,他打算回到機械廠,做他原來的工作,但在某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邀請他去參加由卡耐基舉辦的“如何開展有效的講話”的演講研究會。
奧海亞擔心自己要和那些文化程度很高的人交往——交談或者其他,所以他坐立不安,不愿意參加信里面提到的這個演講研究會。
但是奧海亞的妻子堅持要他去!她說:“你必須去,這封信的出現就是上帝要你去的意思,你去了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獲。”奧海亞在妻子的鼓舞下,來到了演講研究會的舉辦地,可他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所以他在場地外站了5分多鐘,遲遲沒有走進去。
在開始演講的頭幾次,他十分害怕,演講時整個人都是昏昏沉沉的。但幾個星期之后,他已經完全消除了演講時的那種恐懼,也能夠享受這樣的演講過程了……而且,當他面臨的聽眾越多,他就越興奮,精神狀態越好!就這樣,奧海亞的自卑情緒慢慢的消減,直到消失,在之后的推銷工作中,他都能夠鼓足勇氣帶著自信走進企業負責人的辦公室,而他的收入也逐漸提高,現在,他已經成為了紐約的明星推銷員。
那天晚上,在賓雪凡尼亞飯店,面對著舞廳中接近3 000的聽眾,奧海亞用極其幽默輕松的語言講述了他的故事和他的成功。在場的聽眾在他的輕松幽默語言的帶動下,都發出了爽朗的笑聲,那時的奧海亞,那樣的成功,就算是一位職業的演說家,也難以和他媲美。
下一位演講者是梅雅——一位白發蒼蒼的銀行家,更是一位有著11個孩子的父親。
他在首次站在卡耐基研究會講習班的演講臺上演講時,大腦一片空白,支支吾吾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但后來,他用他的經歷向人們證明了一個擁有良好口才,懂得怎么開始一段對話的人是能夠成為領袖的。
梅雅在紐澤西州克里夫頓已經居住了25年,在華爾街工作也有一些年頭,但那些年里,他幾乎不參加任何活動,所認識的人也只有500左右。
他在參加了卡耐基的演講研究會課程后,有一次收到了一個稅捐賬單,他仔細核對了賬單上的數字后,發現了幾處不合理的地方,這一發現讓他格外憤怒。這事情如果是過去的梅雅碰到的話,他最多坐在家里生悶氣,或者找他的鄰居發發牢騷。但現在不一樣,梅雅拿著手中的賬單,帶著帽子,就走到了鎮中心的集會上,在集會上大聲的發泄他心里的不愉快,指責賬單上的不合理。
而在憤怒中做出上述舉動的梅雅,受到了鎮上居民的擁護,他們都力勸他去競選參議員。梅雅接受了鎮上居民的意見,他開始在各個公共場合發表演講,一連幾個星期在集會中指責政府當局的奢侈和浪費行為。
那一次參加該鎮參議員競選的人數達到96個,梅雅只是這接近100人中的一員,但開票結果顯示,梅雅得票數高居榜首,而就在同一天,梅雅成了這常居人口4萬人的小鎮的名人。他那一連好幾個星期的演講,讓他收獲了很多朋友,那些朋友的數額遠遠超過他過去25年內結交的數量,數據差達到80倍。在做了參議員后,梅雅的收入是他過去做投資時候的10倍。
第三位演講者,是一個全國性的食品制造工會的會長,他在飯店舞廳中當著這2 500多人的面,講述了他當初代表董事會公開發表演講的心路歷程。
他參加卡耐基演講研究會取得的成果有兩項,其一,他被選為工會的會長,并且這一消息通過各大新聞媒體傳播開來,其二,他需要代表董事會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講,而他演講的內容會被全國各大報刊媒體,如美聯社發表傳播到全國各地。在卡耐基演講研究會學習了兩年后,他收獲頗豐,而他為公司和公司產品發表的演講或者免費宣傳,其效果遠遠高于之前耗費25萬美元打廣告所帶來的效果。這位演講者在演講中說,以前他在打電話邀請那些商界的名人吃飯時,都會膽戰心驚。但現在,自從他開始了全國各地的演說,他再也不用給那些名人打電話,相反,那些名人都爭相給他打電話邀請他一起共進午餐,并且在電話中為占用了他寶貴的時間而道歉。
一個有卓越演講口才的人,不僅能夠得到大眾的關注,還能夠更快的成功和成名。因為會說話的人太少了,而這種才能又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所以,他在社會上獲得良好的功績是非常容易的。
就目前來看,在全國性的成人教育浪潮中,戴爾?卡耐基所具有的能力是最為突出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他聽過和批評過的演講比任何人都要多。畫過《你相不相信》漫畫的漫畫家力波黎曾說,卡耐基聽過的演講少說也有15萬場。如果光看到這個數字你還覺得沒什么的話,那不妨這么看,假定從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算起,每天舉辦一場演講會,那么卡耐基就是每天都聽演講的那個人。把15萬場演講的時間加起來,就算演講的人只說3分鐘,15萬場演講也需要用掉整整一年的時間。
卡耐基的事業從開始到取得事業的成功,前后對比非常明顯,但他的成功非常典型,充分的說明了當一個人充滿了創新的理念和對事業的熱忱時,他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
卡耐基在米蘇里長大,那是一個距離鐵路有5公里路的小鄉村。12歲之前,他從沒見過電車,但到了現在,如今46歲的他,對各地的交通狀況都非常熟悉,他不僅去過香港、哈摩費思特,甚至差一點也到了北極。
這個從前靠撿楊梅、割野草賺每小時5分錢的米蘇里小孩,現在已經成為了每分鐘就能賺1美元的,開展自己的演講研究會、研習班、給大公司職員做培訓的成功人士了。
這個曾經在南達柯脫西部放牛的孩子,在到達英國后,得到了威爾士親王的贊助,成功的開辦了屬于他自己的演講。
他曾經嘗試過在大庭廣眾之下展開演講,但失敗了,失敗次數達到6次之多。后來他做了我的私人經理,而我后來所取得的多項成功,也來自于他的訓練方法。
年輕時候的卡耐基為了能夠接受教育而奔波。但他在米蘇里西北部的老農場上,幾乎從未有過好運,不是遇到大水沖走了自家的船只,就是損毀了所種的稻谷,而他家所養的牛、羊等牲畜,也沒有能夠給他家帶來經濟上的收益,銀行也對他家下了最后通牒。
卡耐基受到這些事情的打擊一病不起,他的家人沒有辦法,只能變賣田產,在另一塊地方買了地。在當時,只要卡耐基拿出1美元,他就能夠搬到鎮上去,但他沒有錢,所以他只能每天騎馬上學,走上大約2公里地。為了能夠更好地學習拉丁文動詞,他在繁重的擠牛奶、喂牲畜的工作之后,還會在煤油燈下埋頭學習。
有的時候卡耐基要忙到凌晨才睡,但他還是每天都3點起床。這并不是因為他要在凌晨3點就騎馬趕去學校,而是因為當時他家里飼養著一種品種優良的豬,小豬耐不住冬夜里的寒氣,有凍死的危險,所以需要在凌晨3點給它們喂食,并將這些小豬放到籃子里,蓋上麻袋,轉移到廚房,讓爐灶的熱氣來驅走寒冷。
卡耐基所在的州立師范學校有大概600名學生,他常常為自己感到羞恥,這不僅是因為與那些學生相比,他只能每天騎馬從鄉下趕過來上學,還因為他窘迫的衣著。卡耐基自卑的心理逐漸形成,他也越來越關注怎樣才能更快的成名。
他發現那些棒球隊員、運動員等在學校都有較好的聲譽,但他運動細胞并不發達,所以這條路走不通,他只能將目光轉移到演講上。為了能夠在演講比賽中獲得名次,他提前好幾個月就開始準備,在馬背上,在擠牛奶時,在每個他認為能夠利用的時間里。有一次,他在谷堆上以“制止日本移民的必要”為核心進行演講,那響亮的聲音將周遭的鴿子都驚散了。
在初期,卡耐基的努力并沒有得到回報,一次次的失敗讓他差點抑郁、自殺,但時間久了以后,卡耐基的努力成果就得以顯現,他每次參加比賽都能夠拿到優勝獎。
即使只是對那些想要參加演講比賽的同學進行簡單的培訓,那些學生也大都能夠獲得較好的名次!
從學校畢業后,卡耐基在尼白雷斯加西部和華敏東部向農民兜售自己的演講課程。但是收效甚微,很少有農民愿意掏錢來買他的課程,這讓他非常失望。一天中午,他回到旅館自己的小房間內,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不由得失聲痛哭。他甚至都想回到學校去,繼續做一名學生,但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去找工作,另謀生路。
他身上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車費,為了能夠到達奧瑪哈,他不得已轉乘貨車,并靠給貨車上的牲畜喂食來抵消車費。
來到奧瑪哈后,卡耐基找到了一份銷售的工作,需要在達柯脫西南部幫公司兜售咸肉、油脂和肥皂,那個地方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也是他們的畜牧區。在那里,卡耐基的生活很艱苦,晚上他睡在簡陋的每間房都只用一塊布簾隔開的小旅館里,白天就要搭乘長途馬車或者載貨火車往返,有的時候也需要自己騎馬往返。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他開始看各種教人如何推銷的書,并不辭辛苦的騎馬趕過來和當地人打撲克,只為了更快的融入進去,更好地收賬。有的時候碰到一些從內陸匆匆趕過來的要買咸肉的店主,但他們身上的錢不夠的時候,他都會幫忙墊付。但他自己身上也沒有那么多錢,所以他只能將自己的鞋子賣給鐵路員工,然后將那些錢貼補上去。
銷售員的工作非常辛苦。為了拿到定貨,他需要搭乘載貨火車,在車上顛簸50多公里路,然后下火車,匆匆忙忙趕到市集去,找到提供定貨的三四位商人,然后在火車即將啟動前,匆匆忙忙的從市集往火車站趕,一般都是他還沒在火車上站住身子,火車就開動了。
在為期兩年的銷售員工作期間,卡耐基的表現十分出眾,公司準備提拔他當領導,但是卡耐基有自己的想法,他毅然離開了這家公司。后來,他去了紐約,在美國喜劇藝術學院進行學習,之后,他開始周游全國,期間還參與了舞臺劇的演出。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表演天賦有限,所以并沒有繼續在舞臺劇表演方面下功夫,而是專注于自身的銷售事業。他為自己找了一份推銷卡車的工作。
但是,他既不了解卡車,也不愿去了解卡車,所以在做卡車銷售的日子里,他非常郁悶,每天都需要給自己鼓勵,才能夠開啟一天的工作。他想過寫書,將自己在學校學習的那段時光記錄下來,而他目前沒有足夠的空閑時間,也缺乏工作的激情,所以他辭了職,晚上去夜校教書維持生計,白天就窩在家里全心全意的寫書。
去夜校教書,設想中的工作是很美好的,但是到了課堂上,卻完全不知道應該教什么。卡耐基短暫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在學校時候的學習成績,也對自己的演講能力做了評估,最后發現只有演講能力是他最為突出的、能夠教給學生的課程。他相信,學習演講藝術能夠讓人更加勇敢、自信和鎮定。所以,他努力說服紐約青年會學校,讓他開設一門專門為社會各界人士打造的演講講習班。
但是,紐約青年會學校的領導聽到這個要求后,態度很堅決,因為他們之前嘗試過這樣的課程,幾乎沒有任何成效。所有參加這個課程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讓我這個生意人變成一個演講的?開什么玩笑?人們會怎么看我?這太荒謬了!
卡耐基并沒有被學校的堅決拒絕的態度所阻撓,他和學校商議用傭金的方式開設這門課,每個晚上只要兩美元。當這門課的學生數量達到盈利的門檻之后,學校支付給他的費用才會變成每個晚上30美元。
卡耐基的演講講習班慢慢的變得知名了!其他城市的人甚至別的青年會學校的學生都慕名前來聽課!為了滿足各地群眾聽課的要求,卡耐基往返于各大城市開設演講講習班,不僅去了紐約、費城、白地瑪等地,還去了倫敦、巴黎。為了讓各國各地的人都能夠學習到演講術,他寫了一本書——《演講的藝術及其對商界人士的影響》。而這本書現在也成為了各地青年會、全國信用人協會和美國銀行公會的指定教材。
現在每季度都去卡耐基那里參加演講講習班培訓的人,遠遠超過紐約市內22所學院和大學內演講課上的學生。
卡耐基對于演講有自己的看法,他覺得每個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都能夠大聲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假如直接一拳打倒街上看起來最軟弱的人,他的憤怒和他說話的表情,也幾乎與大演說家威利姆相差無幾。卡耐基說:“每個人,只要他有熱烈的情緒,都是可以在公眾面前發表熱烈的演講的。”
在講到如何培養自信心時,他說:“只要你去做一件自己害怕做的事,并且取得了成功,那么,你的自信心也就建立起來了。”所以卡耐基在他的課堂上,要求每一位學生都上臺演講,他對臺下的聽眾非常了解,因為他認為能夠站在這里聽課的人都是同病相憐的,能夠引起共鳴。卡耐基的訓練讓他的學生們提高了演講技能,并且這一能力逐漸延伸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幫助他們獲得了更多。
卡耐基可以告訴你的是,他開展演講講習班不僅僅是為了維持他的生活,獲得收入,更多的是幫助人們獲得勇氣,克服內心的恐懼。
卡耐基起初只是設立一項演講術的課程,可是去他那里的學生,都是社會工商界人士,其中有很多人已30年沒有見過教室的樣子了。大部分去他那里的人,學費都是分期付款的,他們希望很快就見到效果,從而能在第二天業務接洽上,或是團體談話上,就運用這項效果,所以他們不得不求于迅速、實用。
因此,卡耐基將演講術、推銷法和人際關系學、實用心理學相結合,總結出一種特殊的訓練方法。這種方法,讓他的課堂活潑有趣,學生們也很享受學習的過程,并且彼此間也建立了深切的感情。即使卡耐基所授課程已經結束,那些學生還是會每個星期集會一次。在費城的一個19個人的小組,已經保持每月2次的集會方式17年。他們中的人即使身在百里之外,或者不在集會的城市,到了約定的集會的時間,也會按時出現。
哈佛大學的教授威利姆?賈姆士對卡耐基的貢獻是這樣評價的:普通人的潛力開發目前大多只有十分之一,而卡耐基的作用在于,他幫助那些已經走上社會的人,繼續開發潛能,這在成人教育中,是一次極其重要的運動。
羅威·湯姆士
7月4日的晚上,大雨傾盆,由羅伯特?李將軍率領的南方軍隊一路向南方撤退,當軍隊到達波托麥克時,波托麥克河因大雨而水位暴漲,生生阻斷了他們撤退的路,而他們來時的路也被乘勝追擊的北美聯軍占據,對于羅伯特?李將軍來說,這一次,他們已經是插翅難飛了。
林肯知道這是結束這場戰爭的最好機會。他發電報命令彌特馬上拿下羅伯特?李將軍的軍隊,為以防萬一,同時還派出特使囑咐彌特立刻進攻。
那么這位彌特將軍是怎么回應林肯的命令的呢?彌特并沒有遵照林肯的指示去做,相反,他召開了軍事會議,商討究竟該不該進攻。并在回復電報中為自己尋找各種借口,就是不愿出兵。這樣的一種情況為羅伯特?李將軍爭取了時間,河水水位退下后,羅伯特?李將軍帶領他的軍隊迅速撤離了波托麥克。
林肯得知羅伯特·李將軍的軍隊已經逃走后,怒不可遏,“彌特到底是要搞什么!”他對自己的兒子勞白咆哮,“天哪,他到底是要搞什么!羅伯特·李將軍的軍隊就在我們眼前,只要稍微動動手指頭,就能輕易的拿下他們……在那種情況下,只要是個人都能夠搞定,要是我自己去,早就把他抓住了。”
在極度失望和悲傷之下,林肯給彌特寫了一封信!那時的林肯,為人拘謹,言辭謹慎,所以那一封寫于1863年的信,應該算得上是言辭最為激烈,斥責最為嚴厲的了,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親愛的彌特將軍:
我想你對羅伯特?李將軍逃脫一事所造成的嚴重后果還一無所知。
他原本已經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只要將他抓住,這場戰爭馬上就可以結束。
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內戰的結束遙遙無期。上一次面對陷于如此境地的敵軍,你都不能將其擊潰,這一次,你又怎么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我對你現在能否取得成功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因為你竟然讓那個大好機會白白的溜走,你的行為太讓我痛心和失望了。
就你看來,你覺得彌特將軍在看到這封信之后,又有什么感想呢?
可事實是,彌特將軍完全沒有看到過這封信,因為林肯并沒有將這封信寄出去。這封信得以問世,還是在林肯去世后在他的文件中的一次偶然翻閱。
我猜想,林肯在寫完這封信后,踟躕了一下,他望向窗外,喃喃自語:“等等,我也許不應該這么急躁,我坐在這安靜的白宮里,給彌特下命令,讓他進攻,可如果我身處葛底斯堡,同彌特一樣看到了因戰爭而受傷或死去的戰士,看到了滿目瘡痍的大地,聽著士兵痛苦地哀嚎,也許我不會著急下達進攻的命令……如果我的個性和彌特一樣怯弱,說不定我也會采取和他一樣的舉動。而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也沒有挽回的余地了,就算我將這封信寄給彌特,抒發了我心中的不悅和惱怒,彌特也是會為自己尋找借口的。又或者,我的這封信會讓他傷心,讓他記恨我,甚至于讓他失去指揮官的威信,讓他沒有辦法繼續統領軍隊,更嚴重的是,他說不定會就此辭職。”
也許正是由于林肯多想了這些,這封信才一直默默地躺在不為人知的文件中,不被人知道。他之前經歷過的事情讓他明白,苛責和批評對于別人都是無濟于事的。
羅斯福總統曾說,在他任職總統期間,但凡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就會抬頭看寫字臺壁上的巨大的林肯畫像,想象著如果是林肯遇到和自己一樣的難題,他會怎么去做,怎么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當我們想要對他人進行批評或者苛責時,不妨從錢包里拿出一張印有林肯肖像的鈔票,看著林肯肖像問自己:“如果林肯遇到了和我一樣的難題,他會怎么做呢?”
你希望你身邊的人對自己做出改變、調整,或者進步嗎?如果他們能這么做,自然是好的。可是,更好的方法難道不是讓自己改變嗎?自私的說,你為自己做出的改變,往往能夠比你讓別人做出改變獲得更大的收益。
“當一個人成為別人熱烈討論的核心時,”鮑寧說,“說明他已經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