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運動會:啟智學校以生活為核心的主題教學案例集》以案例的形式詳細地介紹了啟智學校開展主題教學的設計思路、主題實施時各部門的配合,班級老師、藝能科老師以及康復專業老師之間是如何進行分工與合作,高效地開展教學,以達成學生的個別化教育目標。
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
啟智學校的使命是捍衛特殊孩子的受教育權利。讓每個孩子在專業支持下,享有適合的教育,過上有品質的生活。啟智學校的愿景是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讓每個人都可以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的發展。基于以上的使命和愿景,廣州市越秀區啟智學校從1985年辦學至今,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課程改革一直是學校的重點工作。
我校的課改分為四個階段:從分科教學,改編教材——個別化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改革——康復專業課程的引進課堂——跨專業合作模式的研究。近十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層層深入,教學效果也越來越高,得到了家長、同行的肯定,摸索了一條“以個別化教育為核心”的中國式特殊教育的發展道路。
課程改革有效性的重要指標是課堂教學效能,教學是否幫助學生提升能力,提高其獨立性與參與度,學生的IEP目標是否高效達成,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校實行包班制的人員安排,包班老師與藝能科、康復科老師圍繞學生IEP目標進行跨專業的合作教學,在IEP的導向下,開展以生活為核心的主題活動,重視功能性,共同解決學生在功能性活動當中遇到的困難。為孩子未來的生活奠基必要的技能。
目前國內很多學校一直徘徊在分科和綜合教學;先目標后教材和先教材后目標的思量當中,在具體的活動中如何落實好學生的IEP目標,同一主題下如何體現個別差異,老師如何開展教學等問題非常困擾著廣大一線特殊教育工作者,啟智人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積極實踐個別化教育計劃為核心的課程的探索之路,以每一個孩子的特殊教育需求為核心,立體全方位配設適合的課程內容,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終于找到有效可行之路。借啟智學校30周年的盛典,把學校傳統主題《快樂的運動會》整理出來,從設計思路、設計流程以及實施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并以案例的形式把低年部、中年部、高年部和職業高中四大部分的教學設計完整地呈現出來。有別于一般的教學規劃,創新之處在于讓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主題教學活動與IEP目標的高度匹配,以及隨著教學的進程目標的連貫性與貫通性的體現。
本書由陳凱鳴和黎麗瓊設計編寫思路與寫作提綱,最后統一定稿。第一章為主題活動設計思路,介紹了運動會主題的設計思路,主題實施時各部門的合作、啟智學校班級教學、藝能科教學、康復專業的教學要求及各專業間老師在教學上的分工與配合等。第二章至第五章以案例的形式介紹了啟智學校低年部、中年部及高年部以及職業高中班運動會主題的實施流程與相關要求。各章撰寫人員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陳凱鳴、黎麗瓊完成,第二章的第一節由梁穎茵、常艷艷、謝嘉玲、梁麗宜撰寫,第三章第一節由黎麗瓊、蘇燕芳、黎嘉妍、余娟瑜、梁苑鈞、馬蕊撰寫,第四章第一節由梁佩忠、梁秀連、林佩瑜、李康嫦、麥安琪、羅雅撰寫,第五章由朱敏燕、陳果意、梁溥編寫,第二章第二、第三節,第三章第二、第三節和第四章的第二節由陳凱鳴、曹麗敏、黎麗瓊、王睿、賈浪、游小平、劉榮杰、張淑玲、李志勇、陳玉言、肖琪、陳凱聲、黃綺玉、梁娟、彭飛、劉思琳、梁瓊予、梁媛媛、鄺藝清、黎耀斌撰寫。
踏著眾多特教前輩的足跡前行,除了由衷感謝他們對啟智學校的關愛與幫助,也期待本書能對一線教育工作者有實質的參考借鑒作用,受能力所限,懇請批評指正。
謹以本書答謝長期以來幫助過我們的專家、同行以及用心工作在一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黎麗瓊陳凱鳴
2015年11月
陳凱鳴,廣州市越秀區啟智學校校長、越秀區基礎教育系統名校長,曾擔任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智力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副主任委員等社會職務。
總序一
總序二
序
前言
第一章運動會的主題設計思路
第一節班級教學實施的程序與相關問題
第二節專業組教學實施的程序與相關問題
第二章低年部的運動會主題實施
第一節班級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節藝能科教學活動設計
第三節專業組教學活動設計
第三章中年部的運動會主題實施
第一節班級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節藝能科教學活動設計
第三節康復科教學活動設計
第四章高年部的運動會主題實施
第一節班級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節藝能科教學活動設計
第五章職訓部的運動會主題實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