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經過20多年畜牧工作經驗的積累,作者在柴雞的規模化飼養管理中總結出一套經驗,現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柴雞的綠色養殖。就是要杜絕使用抗生素類藥品和生長促進劑等飼料添加劑,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足夠的飼養場所。
第二,做好放養場地排水的管理工作和飼養場所的青綠飼草的種植工作。一個良好的柴雞放養場,要達到上述要求。
第三,高密度開食飼養管理。雛雞開食前10小時,以育雛密度為90~100只/米2進行開食工作,雛雞在開食時是通過互相學習吃料開食的。該密度能確保在雞入舍10小時左右飽食率達95%以上,以保證雛雞1周齡體重超過標準體重。
第四,低溫接雛、合適溫度育雛,控制育雛前1周濕度。在接雛前3小時到接雛后3小時之間控制舍內溫度在27~29℃,然后按每小時上調1℃的速度,到入舍后3小時使舍內溫度保持在30~32℃。預防雛雞脫水,有利于開食。前3天育雛溫度控制在30~32℃。育雛前1周舍內相對濕度不低于65%。
第五,育成期的均勻度決定后期生產性能。4~8周齡和12~16周齡均勻度是管理重點,這兩個階段均勻度均以不低于78%為宜。對柴雞的管理分三個管理重點期和兩個生命薄弱期。8周末脛骨長是管理的重點。
第六,雞群上市后空舍要求。空舍2個月左右。雞群淘汰后要求10天內清理干凈雞糞,20天內洗干凈雞舍和設備,干燥后雞舍用20%生石灰水刷地面和15米高的舍內墻壁,要刷得均勻一致。舍外清理工作需在10天內完成,舍內晾干后應空舍10天以上。
第七,產蛋期的管理重點。注意柴雞的采食時間和蛋重大小。蛋重、料量和采食時間是柴雞場的管理重點。
柴雞規模化散養技術前言上述觀點在書中有詳細的論述,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與飼養戶對柴雞飼養的管理進行交流,共同搞好生態柴雞規模化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