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一位成功的民企老總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呈現了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該培養什么樣的生存工作智慧,以及多年職場經歷的心得點撥。作者以親切隨意的文筆、生動有趣的案例,呈現了職場新人的眾生百態,將當今這個時代職場人應具備的職場文化素養和職業精神娓娓道來。全書覆蓋了一個普通職場新人將會在企業中經歷的生存、發展的方方面面,能夠幫助每個在職場奮斗的人,在本書中感悟職場生活的真諦,思考自己職業和人生的未來。
為什么大多數公司都缺人,卻往往找不到合適的人? 為什么很多人在找工作,卻往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張銘方
1972年,16歲,在鄉村中學食堂當學徒;
1979年,考入南京大學,攻讀本科、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
1988年,任海南省政府政策研究處處長;
1992年,下海與人合伙創辦北京萬通地產,出任常務副董事長;
1999年,與人合伙創辦在美國上市的公司ATA;
2004年至今,投資創辦匯智協同教育公司。
第1章 產品要營銷,職場靠推銷1
1.你也是“商品”,有價格和價值2
2.要想產品賣得好,定位少不了6
3.推銷自己,你準備好“銷售話術”了嗎10
4.商業計劃書:說服你的投資者14
5.推銷進行時: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18
6.成交的藝術:滿足他所需,成就你所求22
第2章 找到屬于你的職場活法26
1.你該有個什么樣的工作觀26
2.誰決定了你的人生質量和精彩程度30
3.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34
4.拼命工作,而不是努力工作37
5.付出才有回報,永遠是自然法則41
6.工作也是生命的一部分45
第3章 先“學上道”,然后才能“有門道”49
1.先做學徒,才能有機會當師傅50
2.經驗不是等來的,而是要求來的53
3.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你走向強大的開始57
4.你是公司的負債嗎61
5.學會怎么賺錢,比賺多少錢更重要65
6.像經營產品一樣經營好自己,你才會升值68
第4章 心境決定身境,眼界決定世界71
1.運氣,可以像產品一樣經營72
2.產品有品牌,職場人也有品牌75
3.成功更是一種厚積薄發的過程79
4.有規劃的工作才精彩,有目標的人生才成功81
5.認清自己,從人生的角度審視自己84
6.老板要什么,你能給什么88
第5章 成功的未來,源于腳踏實地的行動91
1.夢想源于堅持與努力,而非運氣92
2.成功,要靠歷練97
3.熱情地擁抱和投入工作100
4.踏實敬業,總有用武之地103
5.持續保有斗志,也是一種行動106
6.輝煌源于每天多做一小時109
第6章 競爭力是拼出來的,成功是熬出來的113
1.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114
2.堅持不住的時候,就離成功不遠了117
3.讓每天都成為你生命的代表作122
4.生活就是作為或不作為的結果126
5.朝著*難走的路途走,這就是成功的捷徑130
6.未來是擔當出來的133
第7章 你的夢想,才能激發你的能量139
1.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夢想140
2.在困境中堅持,能讓夢想更進一步144
3.*遠的距離,在想與做之間147
4.確立目標,才能將平凡變成非凡150
5.心存希望,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154
6.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156
第8章 你的情商,是你扭轉命運的重要力量161
1.沒有觀眾時,給自己一點掌聲162
2.做職業素養高的人166
3.不要因為自己是一只鷹而感到羞愧169
4.堅持下去,就是**的修行172
5.不要小看自己,你有無限可能175
6.感謝“折磨”你的老板和工作吧178
第9章 你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職場生存技巧181
1.記住,永遠比人多做一點182
2.問題到我為止,以責任心做事185
3.怎么說別人才會聽,怎么聽別人才會說188
4.拒絕拖延,按部就班地行動191
5.締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為成功搭設平臺194
6.拿出結果,讓老板看到你的價值198
附錄:職場建言50條203
推銷自己,你準備好“銷售話術”了嗎
在一份求職簡歷中,難免要有一欄自我介紹,甚至在面試的時候,盡管面試官拿著你的簡歷,依然會要求你做一下自我介紹。這段自我介紹就是你的銷售話術。
銷售話術的質量可以直接決定你的去留,銷售話術的技巧能讓你在面試中脫穎而出。你準備好了嗎?
在大街上,銷售員推銷產品總是對我們這樣說:“先生(小姐),您好,可以占用您幾分鐘時間嗎?”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大多時候都是匆匆走過,這樣的銷售話術完全沒有效果,甚至只會增加路人的反感。
還有一種人到公司推銷信用卡,他們先敲兩下門,為的是引起正在辦公的人們注意,然后他們卻大聲問:“招行的信用卡辦嗎?”
這個時候,公司的員工一般都會很反感,多數都會回答:“不辦!”接著,推銷人員就沒聲了,因為話被堵死了。他們通常門都沒幫忙關好就匆匆跑向下一家,繼續剛才這一招數。沒有人去想想是否應該有一套很好的銷售語言。
有時候我會思考,這樣的人會有業務嗎?這樣的推銷員難道心理真的那么強大,面對連一個人都沒有辦卡的情況也不灰心,還一如既往地繼續到下一個地方推銷?他們難道都不會想到是自身說話或銷售方式出了問題嗎?
其實,對于找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跟推銷商品的推銷員一樣,他們需要推銷的商品就是自己。能把自己推銷出去,那么就是找到了一份工作;把自己很好地推銷出去,賣個好價錢,就是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但是,很多人往往不注意說話技巧,甚至沒有考慮到客戶需求。面試中,客戶是誰?面試你的公司就是客戶,也就是需求所在。
案例
說說我的一個朋友王總的故事,如今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CEO。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大學畢業后,他帶著一份憧憬只身來到北京。來京之前,他自信滿滿,認為找工作不難,就算去飯店刷盤子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
半個月過去了,他還沒找到工作。他真的去嘗試找刷盤子的工作,不過卻被拒絕了。他只能繼續投簡歷找工作。在一個多月的求職時間里,每次接到通知面試的電話,他總是興高采烈地出去,晚上的時候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租的房子里,繼續投簡歷。
剛開始的時候,面試并不如意,做自我介紹,他總是邏輯混亂地說一大通。對所求職位的情況他一無所知,談到薪水更不知怎么說,說高了公司不給,說低了自己不滿意。
經過一個多月的磨煉,他終于知道自己該說什么了,對工作的理解,對未來的職位等問題,總算能夠說到點子上。他終于進入了一家還算不錯的企業,薪水也還可以,他終于開始了自己的職場生涯。
他的工作職位是房產銷售,這不是他最優的選擇,卻被他認為是最滿意的選擇。企業錄取他的原因就是從來沒有做過銷售的他,認為賣給別人東西,首先就要贏得別人的認同。
起初,他不辭辛苦地帶著客戶四處看房子,后來卻發現客戶根本不買賬。于是,他決定換一種方式,首先不直接看房,先問需求,什么地段、什么價位、周邊環境等,然后再一個個地給客戶介紹。介紹完了,讓客戶選擇,客戶選好了再帶去看房子,果然效率高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