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智慧城市進行了詳細介紹,主要從智慧城市演化的管理、模型與分析三個方面論述智慧城市的實現方法和途徑。分別論述了從智能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實現,智慧城市的三維螺旋模型以及智慧城市的網絡框架。同時列舉了英特爾城市實踐社區和歐洲智慧城市的典型案例,本書可作為城市規劃者、決策者、城市研究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適讀人群 :建筑設計師、城市規劃師、結構工程師、室內設計師、建筑科研人員、城市規劃建筑部門公務員、建筑承包商、建筑材料商、建筑與工程類院校師生。
本書把各種前沿性的研究、該領域X威機構技術開發項目中的案例匯總在一起,以對智慧城市的演化進行研究。本書對什么是智慧城市進行了探索,對智慧城市所尋求表達的演化管理、演化模型和演化分析給予了特別關注,為描述智慧城市打開了一條通路。
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荷蘭茲(Hollands,2008年)提出了一個問題:“真正的智慧城市能夠建立起來嗎?” 他認為,一些經常自我標榜為智慧城市的城市,根本連智慧城市的定義都不知道,更沒有任何支撐“智慧城市”這一宣言的證據。這些處于“自我陶醉”中的智慧城市與荷蘭茲的思想相距甚遠。目前出現的數字城市、智能城市、高科技城區及大量的智慧社區,都沒有正確地表達出智慧城市的含義,也沒有解釋為什么要用“智慧”這個術語對城市進行定義。
按照荷蘭茲的觀點,智慧城市并不僅僅是建立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s)基礎之上的。荷蘭茲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智慧城市作為自我標榜的一種手段,全球很多城市都在利用這種技術標榜自己的“智慧”。一些智慧城市先驅,如圣地亞哥、舊金山、渥太華、布里斯班、阿姆斯特丹、東京及班加羅爾等,現在正引領著潮流,并且為其他城市所追隨。其他立志跟隨、向智慧城市方向發展的城市包括南安普敦、曼徹斯特、紐卡斯爾、愛丁堡、埃德蒙頓、溫哥華和蒙特利爾等。現在,向著智慧城市發展的熱潮迅猛高漲,在這種壓力下,城市正朝著更加“智慧”的方向發展。
2008年,荷蘭茲發表了一篇論文,專門論述從智能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化過程。本書就以探討這篇論文為契機,就演化過程中所需要的管理、模式及發展分析等要素進行研究,以滿足當前人們對智慧城市的渴望。
馬克·迪金(Mark Deakin):愛丁堡龍比大學工程人造環境學院人造環境學教授,愛丁堡龍比大學可持續建筑學院可持續社區中心負責人。主要致力于可持續城市發展、智能城市、智慧城市和社區的研究。
導論 智慧城市概述/ 1
馬克·迪金
第一篇 智慧城市演化管理
第一章 從智能城市到智慧城市/ 12
馬克·迪金
第二章 作為智慧城市啟動因子的電子政務/ 24
克拉西米拉·帕斯卡里娃
第三章 網絡城市社區實踐/ 37
馬克·迪金
帕特里亞·隆巴迪
伊恩·庫珀
第四章 智能城市/ 58
尼科斯?考姆尼諾斯
第五章 智慧城市嵌入式智能/ 72
馬克·迪金
第二篇 智慧城市演化模型
第六章 智慧城市:開放性創新的紐帶/ 82
克拉西米拉·帕斯卡里娃
第七章 智慧城市的三維螺旋模型:新型演化模式/ 98
馬克·迪金
勞特·雷德斯多夫
目 錄 Contents
第八章 智慧城市局域學術網絡/ 108
馬克·迪金
彼得·克魯克尚克
第三篇 智慧城市演化分析
第九章 歐洲智慧城市/ 126
安德烈·卡拉格劉
基婭拉·德爾?博
彼得·耐卡姆普
第十章 智慧城市運行的高級三維螺旋網絡模型/ 144
卡里瑪·庫提
馬克·迪金
安德烈·卡拉格劉
基婭拉·德爾?博
彼得·耐卡姆普
帕特里齊亞·隆巴迪
西爾維婭·佐丹奴
第十一章 結論(論演化狀態)/ 159
馬克·迪金
參考文獻/ 170
當前,在向智慧城市演化的過程中,在技術、社會、更廣泛的環境和文化智能方面,信息高度集中,交流極為方便。接下來該章就探討這方面的問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富于創新性和革命性的合作網絡,在向智慧城市演化過程中,在學習方法、知識轉移和能力構建訓練方面所采用的敏銳的研究方法和頗具關鍵性的前瞻角色,為智慧城市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荷蘭茲提到的智慧城市所缺少的東西及他為什么會提出“真正的智慧城市,請站起來”的請求,也將在本章中闡述。荷蘭茲認為,從信息城市到智能城市和現在的智慧城市,并不僅僅依賴于信息技術和通信交流技術的發展。
因此,該章還涉及在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一些關鍵問題的解釋,因為只有對那些穿插在智能城市中的一些基礎性的問題給出合理的說明,荷蘭茲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在社會資本的束縛下,這樣做不僅對于嵌入式智能城市信息交流質量具有關鍵作用,而且在更為廣泛的環境和文化方面,也能夠有更為全面的洞察和了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環境和文化方面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了解后,再加上嵌入式智能城市所依賴的革命性的、創新性的合作網絡,以信息為基礎、以社區為導向地向著智慧城市的轉變,才能夠逐步實現。
該章所闡述的一些思想和觀點,對于解釋采用荷蘭茲的整個思維循環過程的原因,同樣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說,為自上而下的企業式邏輯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反過來,在本章的論述中對于有些問題,是把自上而下的企業邏輯方法轉向它的起點,深入到以社區為導向的、環境和文化開發建設中信息的高度集中和密切交流中。這一切,在向智慧城市轉變過程中都將起到支撐作用。在實際的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各種邏輯關系是相互并列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智慧社區中的環境和文化要素,以及在向智慧城市演化過程中所創建起來的各種革命性的、創新性的合作關系網絡,都是建立在社會資本控制論基礎之上的。在社會資本控制論下的應急環境和文化方面的發展,在向智慧城市轉變的、以社區為導向的嵌入式信息系統領域,在學習、知識轉移和能力創建訓練方面,目前正處于制度化建設過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