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倫理困惑,倫理學能夠給我們生活提供智慧。
《倫理學的生活智慧》選取大學生和社會大眾比較困惑的、與倫理學有關的理論問題及現實生活中具有爭議的現象或話題進行探討,揭示倫理學在社會生活領域中的智慧,旨在幫助受眾了解倫理學,澄清倫理爭論,解決倫理困境,最終過上幸福的生活。
《倫理學的生活智慧》適合對倫理道德問題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也可作為高校公共選修課倫理學的生活智慧、倫理學導論等相關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
生活中有很多倫理困惑,倫理學能夠給我們生活提供智慧。本書直面當今社會深刻的道德危機,致力于把倫理學應用于人類社會生活。通過選取倫理學中比較有爭議、社會大眾比較困惑的理論和現實問題,揭示倫理學在社會生活領域中的智慧,旨在幫助受眾了解倫理學,澄清倫理爭論,解決倫理困境,為身陷道德困惑的人們提供思想啟迪。
第一部分對倫理學中困擾人們的理論問題,如道德與幸福的關系、中西方倫理學比較、道德范疇、道德原則、道德選擇、道德評價、道德完善等問題進行分析。第二部分運用應用倫理學的主要理論對商業倫理、消費倫理、社會公德、性倫理、婚戀家庭倫理、醫學倫理、生命倫理、生態倫理、網絡倫理等重要爭議性問題進行探討。
每章就某一個或幾個有分歧和爭論的現象人手,通過展示爭論各方的觀點,揭示其背后的倫理觀念和理論依據的分歧,并評價爭論和解答問題,最后總結出倫理學在該方面的生活智慧。這樣,理論與實際結合,按照“現象呈現一觀點爭論一理論分析一本質揭示一提出對策即生活智慧”的邏輯順序,闡述有關內容。
本書一方面能夠使讀者了解倫理學的基礎理論,特別是學習和培養倫理精神;提高分析、分辨和評價是非善惡的能力,培養較為全面的人文素質,指導人們的道德實踐。另一方面,為廣泛的社會倫理問題提供應對之道,進而改善社會道德風氣,推動道德建設。
本書適合對倫理道德問題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也可以作為高校公共選修課倫理學的生活智慧、倫理學導論等相關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
本書具體分工情況是,江傳月擬訂提綱,撰寫第二章、第十一至第十六章,并與謝華漢合寫第一章,謝華漢撰寫第三章、第八章,并與江傳月、譚德禮合寫第四至第七章,譚德禮撰寫第九至第十章、第十七章。江傳月對全書進行了統稿完善。
本書的前期基礎工作,即廣東省精品視頻公開課倫理學的生活智慧和學校精品課、規劃教材《倫理學導論》得到了廣東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副校長于海峰教授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教務處處長李俊教授、教研科科長王宇暉研究員邀請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林濱教授、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杜奮根教授、吳玨教授等專家,對課程的宏觀設計和書稿部分內容的撰寫進行了指導。此外,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朱曉副教授、黃瑜副教授、黃薈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馮平教授、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江暢教授和戴茂堂教授就書稿提出了寶貴意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本書吸收、借鑒了一些理論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敬意和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前言
第一章 困惑與智慧:生活與倫理學
第一節 生活中有哪些倫理困惑
第二節 什么是倫理學
第三節 倫理學為什么能提供生活智慧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美德與幸福:一致與背離
第一節 什么是幸福
第二節 為什么說美德與幸福是一致的
第三節 如何看待和避免美德與幸福的背離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中國與西方:倫理思想的比較
第一節 離不開的諸多問題
第二節 中國主要的傳統倫理智慧
第三節 西方主要的傳統倫理智慧
第四節 中西方倫理智慧的區別
第四章 善與惡:道德范疇的考察
第一節 善惡
第二節 其他道德范疇
第五章 個人與集體:道德原則的分歧
第一節 個人主義
第二節 集體主義
第三節 其他道德原則
第四節 我國的道德原則
參考文獻
第六章 道義與功利:道德選擇的智慧
第一節 為什么要進行道德選擇
第二節 道德選擇的根據
第三節 如何進行道德選擇
第七章 動機與效果:道德評價的智慧
第一節 如何理解道德評價
第二節 道德評價的依據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教育與修養:道德完善的智慧
第一節 為什么要進行道德完善
第二節 怎樣進行道德教育
第三節 怎樣進行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第九章 道德與利益:商業倫理智慧
第一節 道德與利益是對立的嗎
第二節 道德與經濟的關系
第三節 什么是商業倫理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節儉與奢侈:消費倫理智慧
第一節 要不要堅持節儉
第二節 如何看待奢侈消費
第三節 應該樹立什么樣的消費觀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守德與缺德:社會公德倫理智慧
第一節 社會公德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現實生活中社會公德的倫理審視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解放與規范:性倫理智慧
第一節 性解放是可取的嗎
第二節 如何看待性關系
第三節 如何規范性道德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感情與責任:婚戀家庭倫理智慧
第一節 婚戀家庭中的道德要求
第二節 愛情婚姻家庭的倫理困惑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醫生與患者:醫學倫理智慧
第一節 醫生與患者各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第二節 醫生該不該如實告知患者病情
第三節 器官移植、艾滋病防治和人體實驗的倫理難題
第四節 如何緩和緊張的醫患關系
第五節 如何看待和消除“醫鬧”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生與死:生命倫理智慧
第一節 克隆人的倫理爭論
第二節 代孕的倫理爭論
第三節 安樂死的倫理爭論
第四節 生與死的關系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人類與自然:生態倫理智慧
第一節 生態倫理學有哪些主要思想和分歧
第二節 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第三節 如何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第十七章 虛擬與現實:網絡倫理智慧
第一節 網絡虛擬世界的倫理困惑
第二節 網絡虛擬世界的倫理要求
參考文獻
《倫理學的生活智慧》:
倫理學要研究的問題非常多,關于倫理學研究的基本問題,迄今學界有如下幾種不同觀點:①利益與道德的關系問題。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回答利益與道德誰決定誰及道德對利益有無反作用,二是要回答是個人利益服從社會集體利益還是社會集體利益服從個人利益。這個觀點在目前占主導地位。②善與惡的矛盾問題。因為善與惡的矛盾是道德生活中的特有現象,只有倫理學才研究善與惡。③“應有”與“實有”的關系問題。“應有”,即道德原則與道德規范所反映的價值取向;“實有”,即相對于“應有”的實際的道德活動和道德風尚。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也就是私與公的關系,其內涵除了利益以外還有尊嚴、榮譽與價值,其結構包含本體與變體等共8種形式。
倫理學有非常多的種類,有規范倫理學、描述倫理學、元倫理學、應用倫理學等。規范倫理學研究道德上的是非善惡標準,確立道德規范和論證道德判斷,探討道德規范并判斷其對人類的行為、品質、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直接影響,目的是找到并明確地表述一種合理的道德規范體系,以指導人類的道德生活實踐。學術界研究最多的是規范倫理學。描述倫理學只是對道德進行經驗性的描述和再現,不像規范倫理學那樣對道德行為進行評價和討論。元倫理學又叫分析倫理學或批判的倫理學、倫理學的認識論、倫理學的邏輯,是對道德語言,即對道德概念和判斷的研究。應用倫理學就是把倫理學的理論應用于各種實際的道德問題中,如商業、醫學、性、生態環境等領域,由此形成相應的商業倫理學、醫學倫理學、性倫理學、生態倫理學等,將倫理學的理論研究引向廣闊的實踐領域。
人類早期的倫理思想,并不是自成為獨立知識體系的。它或寓于各種哲學體系中,或寓于各種政治思想體系中,或反映于文藝、宗教、教育等人類文化中。但是,當它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自成體系以后,就開始了相對獨立發展的歷史。
哲學是倫理學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基礎。但是,哲學只是研究人類社會、自然、思維的一般的法則,而道德這種現象遍及社會各個領域,滲透于各種社會關系,同一切人的一切社會生活關系甚密,是社會現象中一種特殊現象,有自身的特殊規律。我們不能對它只做哲學意義上的一般了解,也不能用哲學來取代倫理學對它的研究。
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學科,所揭示的是人類社會特別是階級社會的基本關系或主要關系,無疑是有助于倫理學認識社會道德現象的根源、本質及其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它們所著重研究的畢竟是不同的社會領域、社會關系和社會現象,并有其特定的任務,顯然也是不能代替倫理學對道德的研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