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從男裝的特點、設計意識、有關男裝的學問到其結構構成的原理及實施設計的全過程。做全面系統的闡述。用現實的觀點,以“程式化”作為主線,客觀而準確地介紹了從禮服到便裝的禮儀規范、造型規律以及由裝束而產生的男裝禁忌。特別是在男裝結構的研究中,它和拙作《服裝結構設計原理與技巧 女裝編》可以構成姊妹篇,采用系統分析的思維方法,推出了適合我國的男裝標準基本紙樣。對男裝從禮服到便裝結構的全部類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合理分析和設計。在男裝的科學化、系統化、標準化以及設計、生產的可行性上做了較深入的理論探索。 為了使《服
從男裝語言與國際慣例人手,全面闡述了TPO知識系統、設計規則和應用方法,為紙樣分類的專業化設計提供理論支持。以此為指導,結合男裝測量技術、規格標準,客觀地分析男裝紙樣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對應TPO知識系統整合男裝經典設計,對紙樣類型作深入細致的剖析與實踐。本教材理論體系,強調行業規范,與國際品牌結合緊密。在系列紙樣設計技術方面符合現代成衣開發策略,拓展空間大。
《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男裝編》為服裝本科教材,既可作為服裝考研人員有關“男裝紙樣設計”專業的考試讀本,亦適合作為男裝設計、技術、
2005年受中央戲劇學院之邀.作為服裝專家評價一門服裝專業課程,聽了一位年輕教師的設計課。當我問這位老師用什么教材時,他說是《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巧》,我問是劉瑞璞的嗎?(當時院方規定,為評價的真實客觀,講課教師和聽課專家是背對背的,故教師對我的背景一無所知),他說是。我問為什么?他說這套教材在亞洲業界影響很大,我在澳門學習時,我的導師就推薦這套教材。為什么?我問。因為這套教材很符合國際行業規范,但又是針對亞洲人的。他答。其實這套教材的國際影響所形成的勢好格局,在中國業內已不是什么新聞.重要的是,我們
劉瑞璞,1983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同年在天津紡織工學院服裝系任教。1984年赴香港進修。歷任天津紡織工學院服裝系主任、天津師范大學國際女子學院副院長、2004年獲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稱號。現任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設計藝術學學科帶頭人。
主要學術成果:
1990年出版《服裝結構設計原理與技巧》
1997年獲部委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2000年獲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全國優秀暢銷書”。
1992年出版《男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巧》。
2000年獲中國書刊發行
基礎理論
第1章 男裝設計規則和造型特點
1-1 男裝規則的國際化趨勢
1-2 男裝的程式化
1-3 男裝的功利性
1-4 男裝的技術美
1-5 男裝的保守性
1-6 小結
第2章 男裝TPO原則與國際慣例
2-1 詮釋男裝TPO原則
1 TPO與東京奧運會
2 TPO原則的指導作用
2-2 禮服知識系統與應用
1 第一禮服
2 正式禮服
3 日常禮服——黑色套裝(black suit)
2-3 西裝的三種格式與變通
1 西服套裝(suit)
2 運動西裝(blazer
基礎理論
第1章 男裝設計規則和造型特點
服裝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規范人的行為。因此,它決不會隨著服裝時尚化、個性化的盛行而消失,也正是由于它對于人的規范性,才造就了社會的人、現實的人、文化的人,這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動物只有生物、本能上的行為規范而不會有文化、社會上的)。服裝的規范性是絕對的,變化是相對的,只是這種規范性的價值取向隨著時代的演進發生了變化,服裝的規范只能是與時俱進而不可能消失。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規則的社會性在男裝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而特點鮮明。
1-1 男裝規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