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行車安全問題自汽車誕生之日起就成為交通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降低交通事故傷亡率通常從兩個方面人手,其一稱為被動安全,典型技術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等,旨在降低事故發生時的人員傷亡概率;其二稱為主動安全,典型技術包括制動輔助系統、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等,旨在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傳統的主動與被動安全技術已逐漸成為主流車型的標準配置,在降低事故傷亡率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隨著車載傳感器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又誕生出了一系列主動安全類技術,比如盲區檢測技術、車道偏離檢測技術、前向碰撞預警技術等,部分技術已經在高端車型上應用。然而,傳感器的探測范圍通常與駕駛人的視覺范圍相當,并且其測量精度和可靠性均有一定局限性,遭遇惡劣天氣或周圍車輛存在異常反射時,性能會顯著下降。為了解決傳感器的不足,汽車和通信工程師正在全力研究車聯網技術,利用車車( V2V,Vehicle to Vehicle)、車路(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之間交互信息,可以極大提升車輛的環境感知能力,進一步降低事故發生率。V2X技術可認為是在主動安全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預防式安全技術,除解決行車安全問題外,還將在提升交通通行效率、緩解擁堵、減輕環境污染等方面發揮顯著的作用。該技術近年來已經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歐美等國家已經基于802.lla協議開發出了專用短距通信( DSRC),即802.llp協議,而我國企業主導的LTE-V標準也已經在3GPP成功立項,2016年9月將推出V2V版本。
本書以DSRC為寫作對象,主要介紹了車聯網的體系架構、應用場景和通信機制,其中通信部分講述了物理層和高層協議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重點介紹了ad hoc網絡中常用的路由協議,最后對信息安全問題進行了討論。盡管本書內容簡短、精練,但融人了作者多年來在車聯網理論研究和實踐方面的豐富經驗,可作為車聯網相關研究人員快速了解DSRC工作原理的理想參考資料。
本書譯者均來自大唐電信創新中心車聯網產品線,大唐自2011年啟動車聯網領域的研究工作,基于TD-LTE技術設計完成了滿足車聯網短距通信需求的解決方案,于2013年5月17日業內首次提出LTE-V概念,并于2015年在南京和上海成功開展了LTE-V道路演示活動。大唐電信的車聯網技術開發人員也非常樂于參與車聯網技術的推廣與傳播工作。書中翻譯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譯者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