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領域引入市場機制的過程中,我國醫療衛生領域也逐步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在政府和市場定位不清、相互之間缺位又越位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大力推行醫療衛生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但是,改革的實際效果卻是公共醫療保障覆蓋面萎縮和醫療平性、可及性受到損害,公共醫療保障機制脆弱,政府作用下降,醫療成本超常增長,醫療費用虛高,醫療敗德行為缺乏有效約束,醫療市場混亂和醫患矛盾突出,政府公共醫療衛生改革遇到阻礙,公民健康保障的外部環境惡化等問題已成為影響和諧社會構建的一大頑癥。面對當前我國公共醫療衛生改革的困境,有一種觀點認為,產生問題的主要根源是醫療衛生領域的市場化不徹底,因此,應進一步加快醫療衛生的市場化改革,讓市場機制在醫療衛生領域充分發揮作用,從而擺脫目前的困境。醫療衛生領域能否按市場化的改革思路進一步發展?市場化是不是解決目前突出的種種醫療衛生問題的“靈丹妙藥”?《公共財政視角下的中國醫療衛生保障制度研究》通過理論和現實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否定的結論。
王根賢,男,1964年生,山西省長治市人。經濟學博士,財政學碩士生導師。現在廣東商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工作,主要從事財政稅收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從事財政稅收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稅務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當代財經》、《地方財政研究》等雜志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曾獲“廣東省優秀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三等獎”和西南財經大學“優秀學術論文光華獎”等。在讀博士期間,作為主研人員,參與了導師主持的國家課題《對若干國家級貧困縣的調查研究及對策建議》和教育部課題《西部貧困地區地方政府財政供給能力嚴重短缺問題》的研究。作為主持人完成了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一五”規劃課題《完善廣州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0.導論
0.1 選題視角與研究意義
0.2 理論工具與研究方法
0.2.1 理論工具
0.2.2 研究方法
0.3 基本思路與邏輯結構
1.醫療衛生與政府干預的理論分析
1.1 公共品性質的醫療衛生
1.1.1 公共衛生的內涵
1.1.2 純公共品質的公共衛生及市場失靈
1.1.3 強外部性的公共衛生及市場失靈
1.2 準公共品性質的醫療衛生
1.2.1 準公共品性質的醫療衛生的界定
1.2.2 基本醫療服務的市場失靈
1.2.3 醫療保險的市場失靈
1.3 經濟社會發展與醫療衛生保障
1.3.1 人的健康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1.3.2 醫療衛生保障與經濟社會發展
1.4 本章小結
2.公共醫療衛生保障制度的國際比較與啟示
2.1 美國的醫療保障制度
2.1.1 美國的醫療保障模式
2.1.2 美國的老年醫療保險計劃
2.1.3 美國的窮人醫療補助計劃
2.1.4 美國的職工商業醫療保險
2.1.5 美國醫療保險的未覆蓋面
2.1.6 美國的全民社會醫療保險計劃
2.2 英國、加拿大、韓國和新加坡的醫療保障制度
2.2.1 英國的國家健康保障制度
2.2.2 加拿大的國家健康保險制度
2.2.3 韓國的醫療保障制度
2.2.4 新加坡的強制儲蓄醫療保障制度
2.3 美國、英國的公共衛生管理制度
2.3.1 美國的公共衛生管理制度
2.3.2 英國的公共衛生管理制度
……
3.新中國公共醫療衛生保障制度的回顧與反思
4.我國公共醫療衛生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
5.城鄉復式全民社會醫療保障制度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