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循公司治理的法律金融學、政治經濟學理論等前沿理論所奠定的基礎而展開,緊密結合中國語境,探討了中國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礎性制度結構、真實立法、演化過程及實際運行中的治理績效等問題。書中指出:中國公司法律制度的生成、演化與治理績效有其政治經濟學事理邏輯,(上市)公司所有權結構從根本上為政治權利結構所形塑,公司治理實踐中的困惑也源于上位制度的轉型未竟全功。因此,中國公司法律制度欲實現從書本、法條到實際運行的真正現代化,急需前提性制度變革的配合。
《中國公司法律制度:政治經濟學維度的解讀》在廣泛汲取既有理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中國實踐,對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的多年實際工作及問題的根本癥結所進行的深入思考和理論反思,力圖提出一個基礎性、系統性的具有強烈中國實際問題意識的理論解釋框架。特別是關于公司所有權結構、公司法質量與公司所嵌入的基礎性制度結構之間關系的研究結論,對于當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論研究、問題及實際效果透視以及有效解決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劉安,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經濟法學博士后。自2007年起于上海任執業律師,執業專長主要為公司證券、資本市場法律業務;多篇論文發表于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法苑》等刊物,并獲得"上證法治論壇"優秀論文獎等多項獎項。理論研究志趣為資本市場的政治基礎、金融法律制度的政治經濟。
緒論1
第一節 非理性繁榮:公司法基礎理論研究
的“貧困” 1
第二節 問題的界定:從對公司法合同理論
的繼承出發9
第三節 理論基礎和文獻綜述15
第四節 本書結構安排與其他說明23
第一章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模型:
經典體制與轉型語境26
第一節 社會主義元制度:經典體制的
“三位一體”模型27
第二節 經典體制的變遷:轉型之路32
第三節 理論模型對于中國公司治理
現實的概括性解釋40
第二章 中國公司法律制度變遷史:
分析性敘述的啟示43
第一節 分析性敘述:對于理性選擇理論
的揚棄45
第二節 中國現代公司法律制度的萌芽
(1979—1993年) 46
。 中國公司法律制度:政治經濟學維度的解讀
第三節 新中國現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奠基
(1993—2005年) 52
第四節 新中國現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再造
(2006—2013年) 62
第五節 新中國現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十字
路口(2014年至今) 74
第三章 中國公司法律制度的立法學:
政治觀點84
第一節 中國當代立法制度概述86
第二節 中國當代立法制度的政治決策
模型91
第三節 公司法立法的政治決策:模型
構建95
第四章 中國公司法質量與政治約束的影響:
基于上市公司所有權結構的檢驗103
第一節 問題的背景介紹與文獻綜述104
第二節 理論演繹與待檢驗假說107
第三節 研究設計111
第四節 實證結果118
第五節 結論與啟示128
。 目 錄
第五章 中國公司法律制度的政治異化:
官僚化治理130
第一節 公司中的官僚133
第二節 獨立董事官僚化研究146
第三節 經理人市場:在假說與現實
之間153
結論168
第一節 本是同根生:現代公司與現代
國家之間的制度共源性168
第二節 工具論批判:資本市場的政治
基礎173
第三節 改革新議程:公司法律制度治理
績效提升與政治改革178
參考文獻180
家史、國運與金融變遷(代后記)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