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監測與評價--理論方法與經驗研究/京師教育經濟研究叢書
定 價:¥68
中 教 價:¥51.00 (7.5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京師教育經濟研究叢書
為切實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務院于2005年啟動了在中國教育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改革——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政策。科學客觀地對新機制展開監測與評價,是政策執行中非常關鍵的環節。為此,杜育紅主編的這本《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監測與評價--理論方法與經驗研究》嚴格設計了新機制監測與評價的理論框架與研究工具,利用全國和省級層面教育公共數據、三省六縣實地調查數據以及個案省縣級經費數據,全面地評價了政策執行效果。研究發現,新機制的政策目標得到較好的實現,但在農村教師人員經費、學生資助以及財政管理制度等方面仍有很大改進空間。
杜育紅,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理事長等重要社會兼職。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經濟、教育財政學、教育政策評價。目前已出版多部學術著作,在國內外知名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多次榮獲學術界重要獎項。
第1章 引論 1.1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背景與實施內容 1.2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監測與評價 第2章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改革:歷史與現狀 2.1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的變遷 2.2 農村義務教育的重大工程及其成效 第3章 “新機制”的實施:步驟、總體成效與問題 3.1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實施步驟 3.2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總體成效 3.3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第4章 “新機制”的監測與評價體系:理論、實踐與改進 4.1 教育政策監測與評價體系的理論研究 4.2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監測體系的現狀分析 4.3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評價的現狀分析 4.4 “新機制”監測與評價的指標體系建構 4.5 本研究所構建“新機制”實施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 第5章 “新機制”實施效果: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和均衡性分析 5.1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總量評價 5.2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狀況的生均指標評價 5.3 義務教育階段經費支出的城鄉差異分析 5.4 總結與討論 第6章 “新機制”實施效果:三省六縣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狀況的評價 6.1 樣本縣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6.2 樣本縣義務教育發展狀況 6.3 樣本縣義務教育投入整體狀況 6.4 樣本縣義務教育政府投入努力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新機制”實施效果:三省六縣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的評價 7.1 樣本縣辦學條件基本狀況描述 7.2 樣本縣辦學條件達標狀況評價 7.3 抽樣學校辦學條件評價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新機制”實施效果:三省六縣農村家庭義務教育負擔狀況的評價 8.1 農村家庭義務教育負擔文獻綜述 8.2 入戶調研樣本的分布情況 8.3 樣本學生家庭義務教育支出及負擔狀況分析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新機制”實施效果:黑龍江省縣級面板數據的雙重差分模型評價 9.1 黑龍江省“新機制”實施情況梳理 9.2 評估的研究設計與數據描述 9.3 “新機制”政策對黑龍江省義務教育經費支出的影響 9.4 “新機制”政策對黑龍江省辦學條件的影響 9.5 本章小結 第10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10.1 “新機制”實施成效總結 10.2 “新機制”改進方向分析 10.3 完善義務教育財政保障機制的對策思路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