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與健康教程》具有以下特點:(1)目標明確。緊緊圍繞我們國家提出的教育方針和“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突出大學體育教育的育人本質和特點,使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也形成了健康的心理素質。(2)內容精練。本教材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編寫原則,一切以夠用為度。既突出大學體育的本質、特點、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又突出促進身體健康所需要的運動技能等。(3)科學性強。本教材以大量的科學事實和科研成果為依據,傳授體育文化知識和健身方法。(4)實用性強。本教材闡述大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又密切聯系大學生的愛好、特點,為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和健身著想,考慮到他們的廣泛愛好,盡可能地介紹相關體育項目,希望能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第一章 體育與健康
第一節 體育的概念及組成
第二節 體育的功能
第三節 健康的概述
第四節 體育鍛煉對健康的影響
第二章 體育鍛煉與大學生身心健康
第一節 體育鍛煉與大學生生理機能
第二節 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形體健美
第三節 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第四節 體育鍛煉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第三章 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生理衛生
第一節 體育鍛煉的原則
第二節 體育鍛煉的方法
第三節 體育鍛煉的運動處方
第四節 體育鍛煉的生理衛生
第五節 運動中常見的生理反應及處理
第六節 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置
第四章 競技體育賞析
第一節 體育競賽概述
第二節 體育競賽的觀賞
第三節 國際國內大型的運動競賽
第五章 田徑運動
第一節 跑
第二節 跳躍
第三節 投擲
第六章 球類運動
第一節 籃球
第二節 排球
第三節 足球
第四節 乒乓球
第五節 羽毛球
第六節 網球
第七章 形體與健美
第一節 健身操運動
第二節 健美操運動
第三節 體育舞蹈概述
第八章 武術與防身運動
第一節 武術運動概述
第二節 武術的基本功及動作組合
第三節 太極拳
第四節 實用防身術
第五節 跆拳道
第九章 游泳運動
第一節 游泳運動對人體的作用
第二節 游泳運動技術及其訓練
第三節 游泳運動競賽規則簡介
第四節 游泳時的注意事項
第五節 游泳救護
第十章 時尚運動
第一節 登山
第二節 攀巖
第三節 定向越野
第四節 輪滑
第五節 瑜伽
第六節 高爾夫球
第七節 沙灘排球
第八節 竹竿舞
附錄一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附錄二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
(二)領悟人生真諦
按照自然法則,人類生存與發展都是競爭的結果。體育競賽中的競爭,實質是體力、智力和意志力的較量,它對現實生活的啟迪,在于為人們提供實現人生價值應具有的信念、勇氣和力量。由于這些極具內涵的精神品質,通常更容易在競技場上得到最形象化的表現,因而通過觀賞體育競賽,在享受運動美感的同時,若能進一步深刻體驗運動員為爭取比賽勝利,在激烈競爭中表現的堅定不移、臨危不懼和頑強拼搏等優秀品質,內心情感就會發生變化。而由此產生的激烈作用,往往可以使人在逆境中奮起,領悟唯有勇往直前、遇到困難也永不退縮,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人生真諦。
(三)品嘗體育文化
具有千姿百態的體育競賽發展至今,都有極其深遠的歷史背景。若就文化內涵而言,它們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又集中反映了不同國家、民族的風俗民情和意識觀念。比如,極富內向、務實和封閉性色彩的東方體育競賽,與表現外向競爭和開放性特征的西方體育競賽,就屬于兩種風格迥異的體育文化形式,這需要我們去細加品味。
體育文化的外在表現,則反映在圍繞體育競賽而進行的文化藝術活動中,它包括競賽期間的文藝演出、繪畫展覽、火炬接力、新聞報道、電視轉播、發行郵票及紀念幣等內容。由于這些活動的開展,色彩各異的體育文化形式得以在全世界傳播,因此通過觀賞體育比賽,人們不僅可以了解各種人文景觀,還能品嘗獨具風采的文化藝術表現。
(四)陶冶道德情操
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受內在和外部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作為外部影響因素,體育競賽所創造的文化環境是以其特有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和審美情趣,在健康、進取、意志、信念等方面,對人的行為施加影響,并為協調人際關系和化解社會矛盾創造有利條件。因此,人們通過觀賞體育競賽,不僅可以體驗奧林匹克精神和原則,使自己的行為與社會保持一致性,而且還能從運動員遵守道德、服從裁判、公平競爭等行為表現中接受道德情操的教育,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
(五)振奮民族精神
凡屬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均規定以國家為參賽單位,為了表達對優勝者的崇敬,且有升國旗、奏國歌、領獎杯、授金牌等禮儀。即使以個人名義參加的大型比賽,運動員也總是代表自己的國家。這表明,盡管世界各國的政治觀點和生活方式不同,但凡世界性體育競賽,都直接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尊嚴和榮譽,它必然對觀眾的思想、情感、精神和意志產生巨大的影響,并從本國運動員的勝利中,使民族自尊心得到滿足,自信心不斷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更加濃厚。但體育競賽場上的勝負,畢竟又不能與國家的強盛等同起來,如果過于宣傳狹隘的民族主義精神,觀眾面對失敗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會導致行為上的沖動。因此,我們對振奮民族精神的認識,是要從體育競賽的精神內涵中尋求動力,而決不單純以勝負論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