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治理
定 價:¥78
中 教 價:¥54.60 (7.0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后期資助課題成果文庫
本書以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理論作為潛在的理論基礎,借用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對美國大學治理的結構、過程與人際關系的特征進行了探索。就其治理結構而言,表現為共享性、制衡性、松散性和法治性,這與美國的低權力距離文化和短期導向文化緊密相關;就其治理過程而言,表現為模糊性和政治性,這與美國的弱不確定性規避文化和個體主義文化緊密相關;就其人際關系而言,美國大學教師與行政人員之間呈現出一種“七分信任、三分沖突”的特征,這與美國的低權力距離文化和個體主義文化緊密相聯。總的來看,大學作為中世紀的產物,在美國得到很好地發展。美國文化維度中所蘊含的理性、自由和平等思想,是大學能夠實現有效治理的基石。
劉愛生(1984-),男,江西余干人,浙江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美國大學治理研究。2013年6月博士畢業后,加盟浙江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杭州校區),后申請調至浙江師范大學田家炳教科院(金華本部)工作,在職攻讀博士后。2016年1月-2017年1月,赴斯坦福大學訪學。榮獲第10屆高等教育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發表論文40余篇,并有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科學報》轉載或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