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作為管理學科體系中的基礎學科,其主要任務就是研究管理活動的共性,總結和提煉管理工作的一般規律,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地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水平。 為更好地向讀者展現管理學所反映的客觀規律以及對管理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本書分五個篇章,即導論篇、計劃篇、組織篇、領導篇、控制篇,對管理理論的發展以及管理所包含的基本職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因此,本書既作為中高等院校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一般性讀物進行知識了解。
前
言
管理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一,其形式多種多樣。但無論是對國家的管理、軍隊的管理,還是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管理、學校的管理,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除了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之外,還具有一般性,或者說共同性,都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原理和規律。管理學作為管理學科體系中的基礎學科,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揭示各種管理活動的共性,所要遵循的共同規律。這一思想在過去并不是很明確,如不少定名為管理學的教科書,所討論的卻只是以企業生產經營為對象的管理原理。理論上的這種模糊性致使不少人形成了這樣一種偏見: 只有工商企業的管理者才有必要學習與掌握管理學知識。其實,管理學知識應當是當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在一定的管理制度下完成角色定位的,每一個人都同時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個人提高工作效率,積極地參與社會、組織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管理。這就要求理論工作者建立起揭示管理的一般原理的管理學,本書力圖在這個方面作出嘗試。
本書共五篇十四章。第一篇為導論,主要探討管理的基本范疇、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組織與組織目標、利益相關者以及社會責任和道德;第二篇是計劃,所探討的主要內容是決策的基本理論、計劃的原理、計劃的方法和工具;第三篇是組織,所探討的主要是組織工作的原理、組織文化和變革;第四篇是領導,所探討的主要是領導與領導者,領導過程中的激勵、溝通的理論;第五篇是控制,主要討論控制的一般原理、預算控制與非預算控制的理論。
為了適應案例教學的發展趨勢,本書每章前后都附有案例,以幫助讀者進行案例分析,更好地理解每一篇所討論的原理和規律,舉一反三,提高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但是,管理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正在飛速發展。構建管理學原理的理論大廈是一項宏偉而艱巨的工程,需要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就是以科學的態度寫好一部管理學著作,也要有深厚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筆者在這兩個方面都存在著不足。如果本書能為我國的管理學發展起到一些積極作用,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管理學是一門致用之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們要研究的不僅是一般的管理學,而且是與我國管理實踐相適應的管理學。今天,我國正處于史無前例的經濟體制改革時期,這場偉大的革命,就其本質而言,與管理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對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特別是我國在管理體制上的創新、引發的管理思想的革命,都應在理論上得到反映。本書在這方面作了最大努力,但由于能力和時間所限,許多應當反映在本書中的成果沒有及時、全面地反映出來,這是一個遺憾,可是只能在以后彌補了。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的學生蔡海萍對資料的整理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同時,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大量有關的書籍和論文,從中獲益不少,有些資料在本書中以注明出處的方式作了引用,在此一并向這些作者表示感謝。
李 婧
上海政法學院明文苑
李婧,山東梁山人,上海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上海財經大學管理學博士。長期從事管理學方面的教學工作以及組織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出版專著一部,譯著一部,主持教育部課題一項,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項目一項,并參加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工作。
第壹章緒論
第壹節管理的含義
一、管理的產生與發展
二、管理的定義
三、管理的職能
四、管理的必要性
五、管理成效與組織成效
六、管理活動與具有組織特點的業務活動的區別
第二節管理者
一、誰是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類別
三、管理者的技能結構
四、有效的管理者
第三節管理學
一、什么叫管理學
二、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三、管理學的學科體系
四、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論
第二章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壹節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國早期管理思想
二、國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節西方古典管理理論
一、科學管理理論
二、古典管理理論
三、官僚組織理論
第三節行為管理理論
一、人際關系理論
二、行為管理理論的后期發展
第四節現代管理理論
一、系統管理理論
二、決策管理理論
三、經驗主義管理理論
四、權變管理理論
五、管理科學理論
第五節管理理論發展的新趨勢
一、第五代管理理論
二、業務流程再造理論
三、新興的戰略管理理論
四、以人為本理論
第三章組織與組織的目標
第壹節組織
一、什么叫組織
二、組織的類型
三、構成組織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組織的目標
一、管理的目標原則
二、目標的類型
三、目標手段鏈
四、組織目標的確定
第三節組織管理與組織目標
一、制定平衡的目標
二、調動組織成員實現組織目標的積極性
三、控制組織目標的實現過程
第四節組織的內外部環境
一、組織效能模型
二、組織的外部環境
三、組織的內部環境
第五節組織邊界
一、組織邊界的含義
二、組織邊界的作用
三、組織邊界的確定
第四章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與管理道德
第壹節利益相關者
一、組織的利益相關者
二、利益相關者的提出對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影響
第二節社會責任
一、社會責任的內涵
二、支持和反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理由
三、社會責任與經營業績
四、如何做到對社會負責
第三節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
一、企業對環境的責任
二、企業對員工的責任
三、企業對顧客的責任
四、企業對競爭對手的責任
五、企業對投資者的責任
六、企業對所在社區的責任
第四節管理道德
一、管理道德的內涵與層次
二、決定企業道德規范的因素
三、如何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
第二篇計劃
第五章決策
第壹節現代決策原理
一、決策的含義
二、決策的類型
三、決策在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四、決策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決策的程序
一、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確定決策層次
二、明確目標
三、制定備選方案
四、篩選方案
五、實施決策方案
六、檢查評估效果
第三節決策的影響因素
一、環境因素
二、組織自身的因素
三、決策問題的性質
四、決策主體的因素
第四節決策方法
一、定性決策方法
二、定量決策方法
第六章計劃的基礎
第壹節計劃概述
一、計劃的含義與性質
二、計劃的作用
三、計劃的形式
第二節計劃的類型
一、長期計劃、中期計劃與短期計劃
二、戰略性計劃與戰術性計劃
三、指導性計劃與具體性計劃
四、程序性計劃與非程序性計劃
第三節計劃編制的過程
一、確定目標
二、認清組織目前的狀況
三、研究組織過去
四、預測并有效地確定計劃的重要前提條件
五、擬訂和選擇可行性行動計劃
六、制訂主要計劃
七、制訂計劃需要派生計劃的支持
八、制訂預算,用預算使計劃數字化
第四節計劃的組織實施
一、目標管理法
二、滾動計劃法
三、網絡計劃技術
第三篇組織
第七章組織與組織工作
第壹節組織概述
一、組織的含義
二、組織的分類
三、組織的結構及結構形式
第二節分層與授權
一、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的關系
二、授權的作用與原則
三、授權程序
四、授權工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職權與職能部門設置
一、職權的種類
二、參謀機構的設立
三、專業職能部門的設置
四、處理好直線人員與職能部門的關系
第四節非正式組織
一、非正式組織的含義
二、非正式組織類型及其作用
三、對待非正式組織的態度
第八章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第壹節組織變革的一般規律
一、組織變革的動因
二、組織變革的類型和目標
三、組織變革的內容
第二節管理組織變革
一、組織變革的過程與程序
二、組織變革的阻力及其管理
三、組織變革中的壓力及其管理
四、組織沖突及其管理
第三節組織文化及其發展
一、組織文化的含義及其特征
二、組織文化的結構與內容
三、組織文化的功能與塑造
第四篇領導
第九章領導與領導者
第壹節領導概述
一、領導的定義
二、領導者與管理者
三、領導的權力
四、領導者的類型
五、領導的功能
第二節有關領導理論的研究
一、性格理論
二、行為方式理論
三、權變(或情境)理論
第三節領導藝術
一、領導藝術的含義
二、領導者決斷的藝術
三、領導者正確處理上下級關系的藝術
四、領導者用權藝術
五、領導者批評藝術
第十章激勵
第壹節對人的認識
一、經濟人的假設
二、社會人的假設
三、自我實現人的假設
四、復雜人的假設
第二節激勵理論
一、一般需求理論
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
三、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論
四、期望理論
五、公平理論
六、波特勞勒模式
七、激勵需求理論
八、我們的認識
第三節激勵方式與要求
一、激勵的方式
二、進行有效激勵的要求
第十一章溝通
第壹節溝通概述
一、溝通的含義
二、溝通的特點
三、溝通的作用
四、溝通的類別
第二節溝通過程
一、溝通的四個階段
二、溝通過程中的障礙
三、溝通網絡
第三節溝通藝術
一、掌握溝通藝術的重要性
二、語言表達藝術
三、聆聽藝術
四、管理者的面談藝術和溝通十戒
第四節非正式溝通
一、非正式溝通的含義
二、小道消息的性質與特征
三、正確對待小道消息
第五篇控制
第十二章控制原理
第壹節控制職能及作用
一、控制與控制系統的含義
二、控制的作用
三、控制的類別
第二節控制過程
一、控制過程的三個階段
二、控制的基礎與前提
三、控制的原則
第三節控制效率
一、評價控制效率的標準
二、影響控制效率的因素
三、提高控制效率的措施
第十三章預算控制
第壹節預算控制的重要性與普遍性
一、預算的含義
二、預算的種類
三、預算的普遍性
第二節零基預算法
一、傳統預算的缺陷與零基預算的提出
二、零基預算法的程序
三、采用零基預算法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企業預算控制
一、企業預算控制的特點
二、企業預算的內容
三、做好企業預算控制的要點
第十四章非預算控制
第壹節制度與程序控制
一、監督與檢查
二、報告制度
三、程序控制
第二節質量控制
一、質量控制的內容及意義
二、產品質量控制方法
三、ISO9000系列標準簡介
第三節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中的幾個概念
二、成本控制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