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和傳統零售的融合發展,新零售應運而生。《新零售:吹響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號角》系統性地解讀了新零售的概念、特征和形態,詳細介紹了在新零售時代零售企業如何重構商業模式。本書還創新性地提出了新零售的女性主義特征、升維打擊的思想,為零售企業打造出一個新零售之錐的商業模式,并通過豐富的案例介紹了新零售時代升維體驗的四種玩法。作者預言未來的新零售終極形態是云零售,供應鏈和零售渠道將會實現云轉型,未來零售企業的商業模式將是S2b。
什么是新零售?
為什么新零售是女性?
新零售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新零售時代企業如何重構商業模式,打造升維體驗?
演變的必然嗎云零售和S2b的商業模式!
……
以上問題,盡在《新零售:吹響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號角》!
推薦序一
新零售是大變革的序章
穆 勝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Thinkers50思想實驗室(中國)秘書長
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創始人
誠如范鵬所言,對于零售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新零售的興起,已經是正在發生的未來。但是,新零售絕對不僅僅是零售領域的變化,而是又一次大變革的序章。
其實,在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前,to C市場的萬千變化已經呼之欲出。原來胸有成竹的流量電商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帶頭大哥已經吹響了自我革命的號角。難道,又一輪的商業邏輯迭代已經不期而至?
在我的研究體系中,互聯網商業世界分為需求側的商業互聯網和供給側的產業互聯網。前者是從零售終端向上游延伸的若干環節,負責挖掘用戶需求形成訂單,最典型的就是B2C、C2C電子商務、O2O服務、在線消費金融等to C業態;后者是從研發、設計、采購、生產向下游延伸的若干環節,負責組織資源實現訂單,最典型的就是B2B大宗電商、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to B業態。當然,兩者之間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反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互相影響。甚至,也有一個在線平臺打穿兩段的C2B、C2M業態。
所以,如果從這個結構去看互聯網商業世界,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是如此有趣。2015年,不少人大呼產業互聯網的風口即將來臨,后來看到的卻是無數倒下的B2B和C2M。大量事實證明,一來產業鏈水太深,做不透,二來有的商業邏輯根本就是錯誤的。2016年,正當大多數人高呼消費互聯網的格局已定,大流量入口之外再無風口(除了摩拜這類現象級商業模式)時,卻發現IP電商、社群電商、新場景電商悄然興起,馬云也高呼新零售時代來臨。
大家的判斷都沒有錯,因為大家的商業邏輯清晰,當變量有限時,答案一定是正確的。但錯就錯在互聯網時代的變量太多了,而且不斷冒出新的變量,此時,你的商業邏輯必須不斷迭代,否則就不能包容那些變量,更無法預判未來。試問,當VR、AR技術興起,難道交互用戶的場景不會發生變化?當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90后00后一代成為主力消費群體時,難道用戶購買的行為模式不會發生變化?當價值觀多元,細分族群無處不在時,難道用戶購買的偏好不會發生變化?
在經濟學領域,是需求引致供給還是供給引致需求,一直都存在爭議。但我堅信,在互聯網時代,需求引致供給是必然的真理。道理很簡單,消費端用戶的力量崛起了,他們手握財富、信息對稱,面對豐饒的產品,他們已經成為真正的上帝。正因為如此,不少投資機構才死賭消費升級。
于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開始發生,從商業互聯網蔓延到了產業互聯網。消費變革導致了渠道變革,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成了大趨勢,一兩個平臺充當流通環節,原來的深度分銷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渠道變革又導致了生產變革,大規模定制成了先鋒企業的進化方向,當用戶需求直連供應鏈,0成品庫存成了可能。一切都在變,從用戶手握鼠標開始,整個供應鏈條就必須重組,才能跟得上用戶點擊鼠標的速度。
如果說,用戶是那個解互聯網商業邏輯難題的題眼,那么,用戶究竟怎么了?毫無疑問,必須要窺視零售端才能發現其中玄機,而范鵬這本書就是要給出這個答案。
在我看來,這本書有若干精彩的地方都切中了時代的節奏,值得細細品讀。這里列舉三點:
其一,范鵬提出,新零售是圍繞著消費體驗的零售革命,具有典型的女性主義特征。這個定義我很贊同,在我2014年出版的《疊加體驗:用互聯網思維設計商業模式》一書中,就提出體驗感是互聯網時代所有商業模式的終極目的。而范鵬更詳細陳述了這種體驗感,將用戶的訴求定義為一種女性主義特征,這是非常準確的。其實,在這之前也有人提出濕營銷右腦時代等概念,無非是說明感性的要素在消費環節會越來越突出。但范鵬用女性主義來隱喻變化,認為新零售是玩場景、玩數據、玩情懷,打造有趣、有心、有愛的零售體驗,從概念上無疑更有穿透力。
其二,范鵬認為,用升維打擊的思想,為零售企業給出一個新零售之錐的升維體驗商業模式,即通過消費場景、數據賦能和會員營銷三個維度的疊加組合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這個解釋也很貼切,互聯網連接萬端,讓企業能夠由賣產品升級到賣解決方案,升維攻擊是必然的,而用戶需要的也正是解決方案。這里,范鵬實際上將新零售解釋為溫度 理性的混合體,溫度是消費場景和會員營銷,而理性則是數據賦能。當然了,三個路徑之間也有交融,共同支撐了一種立體的解決方案。
其三,范鵬沒有僅僅就新零售而談新零售,而是看到了后端供應鏈對于消費場景的支撐,探討了時下熱門的S2b模式(實際上完整的應該是S2b2c)。零售不僅僅是場景,更是后端柔性供應鏈的強力支撐。只有這條柔性供應鏈才能賦能于c,為c提供極致體驗。我將新零售說成大變革的序章,正是基于這個原因產業互聯網和商業互聯網是渾然一體的。當然,范鵬在這里將后端的柔性供應鏈總結為超級數據中心和資源平臺,也是可圈可點的。我在2016年的《云組織》一書中,就提出資源的在線云化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組織才能延展到整個供應鏈范疇,供應鏈才可能柔性。
總之,范鵬這本書從時下大熱的新零售的視角切入,有相對完整的邏輯體系,有讓人矚目的新鮮概念,有比較落地的方法論,的確可以算得上是當下鮮有的誠意之作。具體還有哪些精彩,這里就不一一贅述,留給讀者們去發現了。
但是,我依然要提醒范鵬的是,互聯網的商業邏輯是一個漫無邊際的海洋,僅僅從一個海域切入,的確能夠看到精彩,但卻不能夠洞悉全局,掌控未來。正如,不少的企業家看得見商業模式的迭代方向,但自己的命令卻出不了辦公室,組織猶如一個體態笨重的胖子,看得見欄,跨不過去。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進入組織模式的研究,這又是一個新的海域。說到底,這個時代要求觀察者們在海洋里跨界,要跨越不同的海域(專業)去思考解決方案。當然,這就對范鵬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要求他不斷升維。
回想起來,范鵬是我最先手把手指導的兩名學生之一。幾年光景過來,同期與他進入咨詢行業的年輕人,多數已經離開了這個挑戰極限的行業,開始尋求安逸與穩定,而他卻一直堅持,從未動搖,不忘初心,俯首前行。他的努力,我看得到;他的成績,我由衷高興。他對于知識的渴望,從他閃光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出。我想,一個人如果不熱愛一個事物,不可能做到這樣的持之以恒。
不久前,范鵬鼓起勇氣告訴我:穆老師,您知道嗎?我寫文章的啟蒙就是從拆您的文章開始的,您的文章我都基本都能背下來了。
我笑著問:哪些文章?
他認真地說:所有。
我一個月要寫若干專欄和深度長文,大約在3萬字以上,他居然能夠把每篇都拆下來,還幾乎能背下來。我一時無語,仿佛看到了凌晨4點在洛杉磯球場苦練的科比。
他又說:知道您很忙,但能幫我的新書寫篇序嗎?
我笑了:為什么不呢?
請記住這個叫范鵬的年輕人,他配得上所有人的尊重。
推薦序二
適應力和創新力是零售企業的生命力
張一夫
資深零售業專家、知名財經專欄作者
每一家企業,就像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思想。有思想力的企業才有活力。
很長時間以來,很多傳統實體零售企業丟失了思想不,是思想停止了更新和行進的步伐。
新技術浪潮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人在它面前都顯得不堪一擊。于是我們束手無策了,于是我們在恐懼和弱小狀態里開始有色厲內荏的傲慢了。
這是一種心魔,它給我們的思想力加上桎梏,控制我們的思想向著相反的極端前進。
于是,我們在焦慮之余,狂躁地對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變革選擇了排斥。
馬云先生解釋這種現象時說,這是技術的進化革新,但他們就像躲在繭里,依然喜歡舊經濟模式。
當范鵬先生把這本《新零售:吹響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號角》的書稿傳給我后,我花了很長時間靜靜地讀完,心中有一種感慨,因為我不知道這位年輕的新零售學者費盡心血奉獻給大家的這本頗具價值的關于新零售的專著,會為我們仍舊在蹣跚憂慮的企業帶來多少警醒。也許,限于成本,我們的企業對這種融合了科技和管理層面的技術變革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但是,你是否想到,所謂新零售,關鍵字就是一個新字,這是一場新技術浪潮推動的新的變革轉型,更是一場企業管理者思想的革新,脫胎換骨的革新。
陳春花教授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價值型企業模型這種說法。最近她又指出,價值型企業的核心能力第一是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力,這是一種既抽象又具體的核心差距。她認為,企業跟企業的差距,不是技術,不是資金,不是市場,最終的核心是你的企業價值和精神追求。第二是戰略洞察力,這是企業對未來的預判。第三是計劃控制力,長期保證企業目標實現的可控,讓目標和資源很好地結合。第四是組織適應力和創新力能不能與時俱進。
所以,企業的轉變和發展首先是思想的變革。做一個價值型企業,首先是企業家要樹立與時俱進的、適應時代變革的能力和創新力,也就是說,企業有沒有價值,決定于企業家和管理者有沒有相應的價值觀。
零售企業的價值觀,體現在企業為顧客和社會所提供的服務的價值之上。顧客是上帝這句話我們喊了幾十年,但骨子里的自我才真實地映照出我們其實對顧客和社會充滿了傲慢因為我們還在排斥進步、墨守成規;因為我們面對變更與轉型的浪潮一籌莫展,進而逃避和怨懟。而這種新零售轉型,正是基于顧客體驗和服務價值的提升,換句話說,這種變革促使零售服務業更貼近顧客,使企業的一切行為真正以顧客為核心,那么我們為什么要排斥呢?
非常可怕,那種號稱以不變應萬變真的是一種荒唐的誤導,這種無知的自信比葉公好龍還要可笑可悲。
馬云先生提出新零售概念已經有些時間了,我們看到很多冷嘲熱諷,質疑排斥。
這讓我想起阿Q說別人的話: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么東西!
所以我更加堅信,當下傳統企業的新零售轉型,更迫切、更要緊的倒不是企業,而是企業家們,管理者太缺
范鵬 新零售專家廈門大學經濟學、法學雙學士。《銷售與市場》、《今日零售》、《營銷界》、《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等知名雜志特約作者,微博粉絲達2934萬的《每日經濟新聞》的特約評論員。以客戶為中心為各類零售企業進行管理咨詢和信息化咨詢等服務,以專業主義探索新零售的未來,發表了《新零售的新未來》、《新零售的女性主義特征》、《零售渠道"云轉型》、《新零售時代中國百貨業的出路在哪里?》、《中國為什么沒有7-11?》、《人力資源效能監測研究》等商業及學術文章,引起今日頭條、虎嗅網、聯商網、龍商網等各媒體平臺大量轉載。云零售、云供應鏈、零售4.0等概念的首次提出和撰稿者。
目 錄
第1章 三大變革催生新零售1
電子商務從誕生以來就經歷了一個被實體零售業看不見、看不懂、看不起、來不及的過程,馬云卻給正如火如荼的電子商務澆了一瓢冷水,提出了新零售。新零售讓電子商務與實體零售從水火不容、有你沒我的相殺,到主動擁抱對方、互相融合的相愛,帶來的既不是電子商務的滅亡,也不是傳統零售的終結,它是兩者媾和在新消費刺激下進化的新物種。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又將引發怎樣的蝴蝶效應?
1.1 什么是新零售2
1.1.1 電子商務將死嗎2
1.1.2 舊零售喪鐘為誰而鳴5
1.1.3 新零售不是什么8
1.1.4 新零售是什么11
1.2 消費變革19
1.2.1 消費4.0時代到來19
1.2.2 從二八定律到新長尾效應22
1.2.3 新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25
1.2.4 消費者主權時代,用戶為體驗買單28
1.3 渠道變革30
1.3.1 零售渠道的五次演化30
1.3.2 零售渠道呼喚云轉型33
1.3.3 零售渠道云轉型的三種可能35
1.3.4 場景革命讓零售更有溫度39
1.4 技術變革43
1.4.1 大數據、云計算技術讓精準營銷成為可能44
1.4.2 商業智能極致化消費體驗45
1.4.3 VR/AR是未來消費體驗升級的終極武器50
1.4.4 DT時代:從互聯網 到大數據52
1.4.5 Made in Internet:因特網制造54
1.5 零售新物種56
1.5.1 盒馬鮮生:精品超市的網紅56
1.5.2 無人門店: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零售黑科技59
1.5.3 軟件硬件化:三只松鼠投食店60
1.5.4 智慧門店:卡西歐的云轉型62
1.5.5 線下的天貓:淘寶便利店63
1.5.6 WeStore:微信的新零售跨界64
第2章 解讀新零售68
零售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人問過,其實,它確實是個問題。至少,筆者認為,新零售一定是女的。新零售具有追求體驗式消費、強調高性價比、注重社交情感交流等特征,而這些都是女性主義特征。回溯零售發展的歷程,可以發現零售確有女性化的趨勢,而互聯網等新技術就是驅動這種改變的底層力量。
2.1 零售的本質69
2.1.1 日本的零售哲學69
2.1.2 日本的新零售模式71
2.1.3 世界零售之王:7-1174
2.1.4 零售之輪理論81
2.1.5 回歸零售的本質84
2.2 新零售的女性主義特征88
2.2.1 新特征:零售開始女性化89
2.2.2 零售心法:得女性者得天下92
2.2.3 法則:新零售構建競爭優勢的三部曲93
2.3 新零售的三生三世97
2.3.1 誰主沉浮:誰是新零售的主導者98
2.3.2 未來版圖:三足鼎立抑或四海八荒100
2.3.3 勝負關鍵:糧草運輸103
第3章 零售企業的轉型105
To be or not to be,對傳統零售企業而言,卻真的成了一個問題。中國有句古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說明在面臨難以發展的困局時,就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轉型。多數企業卻在不轉型是等死,轉型可能是找死的魔咒中患得患失,躊躇不前,也有勇敢者用自己的身軀趟出來一條光明之路。轉型,首先要轉心,新零售亦是心零售。
3.1 轉型的方法論106
3.1.1 商業邏輯的改變106
3.1.2 傳統線下零售企業的困境113
3.1.3 乏力的破局:傳統零售企業轉型的三重境界114
3.1.4 新競爭下的新玩法:轉型的道、法和術116
3.2 零售企業的成功轉型案例124
3.2.1 終端制勝:海瀾之家商業模式分析125
3.2.2 算法為王:亞馬遜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營銷132
3.2.3 粉絲經濟:小米之家坪效世界第二136
3.2.4 步步為營:永輝超市轉型記140
3.2.5 組織重構:蘇寧的組織轉型狂想曲145
3.3 三巨頭的新零售戰略布局151
3.3.1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生態151
3.3.2 彎道超車:京東的反擊159
3.3.3 萬達的小目標168
第4章 升維體驗(Lift Experience):
新零售的商業模式174
戰略是權變的,商業模式卻是恒定的盈利邏輯,零售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在新零售時代,企業更要以升維思考的方式,提高認知力,形成對競爭對手的降維打擊。升維體驗的商業模式會告訴你,新零售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么。
4.1 新零售商業模式分析175
4.1.1 商業模式的前生今世175
4.1.2 互聯網經濟的升維思考與降維打擊179
4.1.3 新零售就是圍繞升維體驗的零售變革185
4.1.4 新零售之錐模型193
4.2 升維模式1:消費場景(終端) 數據賦能(算法)195
4.2.1 模式分析196
4.2.2 素型生活館:用大數據做消費場景198
4.2.3 宏圖Brookstone:另辟蹊徑的新零售202
4.2.4 良品鋪子:零食的數字化革命207
4.3 升維模式2:消費場景(終端) 會員營銷(社群)211
4.3.1 模式分析211
4.3.2 宜家家居:軟銷(Soft Sell)模式的領導者213
4.3.3 興隆大家庭:得會員者得天下218
4.3.4 名創優品:顛覆傳統零售的鯰魚221
4.4 升維模式3:數據賦能(算法) 會員營銷(社群)225
4.4.1 模式分析225
4.4.2 孩子王:經營顧客關系的數據公司227
4.4.3 拼多多:社交零售的領導者231
4.4.4 百度糯米:會員 智能推薦236
4.5 升維模式3:消費場景(終端) 數據賦能(算法)
會員營銷(社群)239
4.5.1 模式分析239
4.5.2 盒馬鮮生:新零售的樣板241
4.5.3 國美零售:重新定義零售249
4.5.4 王府井百貨:零售大哥的全方位轉型256
4.5.5 新零售時代百貨業轉型的新選擇261
第5章 云零售:新零售的未來簡史272
翻云覆雨,未來可期。馬化騰認為,互聯網 基礎設施的第一要素就是云,并提出云 未來的愿景。云是一種分享經濟,把社會中的服務能力分享出去,把每個企業、每個人擁有的生產力能夠放到云端,實現生產力的云化。新零售吹響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號角,伴隨著零售渠道云轉型,供應鏈云化,未來的終極演化形態也將是云零售。
5.1 吹響第四次零售革命的號角273
5.1.1 歷次零售革命273
5.1.2 3I 3P=3S279
5.1.3 零售業數字化轉型280
5.2 供應鏈4.0:云供應鏈282
5.2.1 失控:供應鏈4.0時代到來283
5.2.2 顛覆:新零售時代呼喚新型供應鏈286
5.2.3 重構:云供應鏈將主導未來289
5.3 云零售:新零售的終極演化進化形態292
5.3.1 新零售的云轉型293
5.3.2 S2b是云零售的商業模式296
5.3.3 阿里巴巴零售通:賦能百萬商店299
5.3.4 京東新通路:打造B2B領域新渠道307
5.4 新零售的新未來312
5.4.1 新零售對整個零售行業的影響312
5.4.2 新零售未來事件的6大預測315
后 記328